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木病虫害一般包括生理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和各种虫害等。
1、林木病虫害的分类
1.1 生理性病害土壤缺乏营养,树木会表现某种症状,当补充营养后,症状逐渐消失。干旱会使树木萎蔫、落叶、干枯、死亡。环境污染形成的酸雨会对树木产生酸害,树叶出现魔块、槐色等症状,污染原消除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农药使用过量,会使叶子枯焦、落花、落果;除草剂使用不当会使苗木死亡。
1.2 侵染性病害一是真菌病害。发病部位出现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病状和霉状物、白粉、锈粉等病症。二是细菌病害。发病部位的症状与真菌症状相似。三是病毒病害。发病树木表现为叶片黄化、发皺、畸形、坏死等病状,但不出现病症,通过这一点可以与真菌细菌区分出来。四是菌质体病害。靠蚜虫等昆虫传播,发病植株出现黄化、丛枝等症状。
1.3 园林树木害虫
1.3.1 根部害虫这类害虫栖居于土壤,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及幼芽或蛀入幼树根内取食,其发生与土壤的类型及水肥管理、圃地的前作、林木和灌木的种类等有关。
1.3.2 干部害虫林中的被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是这类害虫长期维持一定数量的基本依托,当林分因受叶部害虫、风、火、水、旱灾害而生长趋弱时,干部害虫乘虚而入,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
1.3.3 枝梢害虫一是钻蛀害虫,它们影响主梢生长或主干形成,或使主干扭曲,顶梢丛生,降低木材利用价值,甚至引起整株枯死。二是刺吸害虫,可引起枝叶萎缩和枯黄,或形成痪瘤,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枯死。
1.3.4 叶部害虫大多数食叶害虫裸露生活,生殖力大,受气候、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显著,近老熟时幼虫食量剧增,因而在发生数量上带有明显的爆发性或周期性,迁移扩散速度快、范围广,林木健康与否都能受害,林木叶片被吃光后常导致小蠹、天牛等干部害虫大量发生。
2、防治方法
2.1 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lO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1.5米处为宜。
2.2 农药埋施法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孔)内放70-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2.3 注药法注药法是在树干周围钻孔注药,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农药应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如:50%甲胺磷乳油、406氧化乐果乳油、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5帆久效磷乳油等。具体选择药因不同害虫、树种而异。注药方法:采取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直径O.8—1厘米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10厘米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可钻3-5个孔,中树可钻2~3个孔,小树可钻1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注药完毕后,孔口要用蜡、泥巴或胶布封闭,注药孔两个月左右即可愈合。注药量应根据树木大小确定,按原液计算,一般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40毫升;胸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每株注药4-6毫升;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小树,每株注药2-4毫升。
2.4 树干涂胶法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桦、槭等树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办法粘着力强、药效长、无毒、无污染、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方法: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3~2厘米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涂抹时不要粘着杂草,以防杂草搭桥,产生离体,使害虫摆脱粘胶逃离。
2.5 树干疗伤法因树木病、虫、冻、日灼、修剪、风雹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园林树木干枝及苗木伤口,往往是病虫的侵入口。对伤口及时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尽快地恢复树势,是防止病虫侵入的有效方法。对已经枯死的苗干及树枝,要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除,对于轻伤枝、发生抽条的枝干,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并涂保护剂或涂蜡,以利伤口愈合。腐烂树皮要用快刀及时刮净病部,涂刷75%的酒精或1%-3%的高锰酸钾液消毒,然后涂蜡或保护剂,促进伤口愈合。
1、林木病虫害的分类
1.1 生理性病害土壤缺乏营养,树木会表现某种症状,当补充营养后,症状逐渐消失。干旱会使树木萎蔫、落叶、干枯、死亡。环境污染形成的酸雨会对树木产生酸害,树叶出现魔块、槐色等症状,污染原消除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农药使用过量,会使叶子枯焦、落花、落果;除草剂使用不当会使苗木死亡。
1.2 侵染性病害一是真菌病害。发病部位出现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病状和霉状物、白粉、锈粉等病症。二是细菌病害。发病部位的症状与真菌症状相似。三是病毒病害。发病树木表现为叶片黄化、发皺、畸形、坏死等病状,但不出现病症,通过这一点可以与真菌细菌区分出来。四是菌质体病害。靠蚜虫等昆虫传播,发病植株出现黄化、丛枝等症状。
1.3 园林树木害虫
1.3.1 根部害虫这类害虫栖居于土壤,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及幼芽或蛀入幼树根内取食,其发生与土壤的类型及水肥管理、圃地的前作、林木和灌木的种类等有关。
1.3.2 干部害虫林中的被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是这类害虫长期维持一定数量的基本依托,当林分因受叶部害虫、风、火、水、旱灾害而生长趋弱时,干部害虫乘虚而入,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
1.3.3 枝梢害虫一是钻蛀害虫,它们影响主梢生长或主干形成,或使主干扭曲,顶梢丛生,降低木材利用价值,甚至引起整株枯死。二是刺吸害虫,可引起枝叶萎缩和枯黄,或形成痪瘤,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枯死。
1.3.4 叶部害虫大多数食叶害虫裸露生活,生殖力大,受气候、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显著,近老熟时幼虫食量剧增,因而在发生数量上带有明显的爆发性或周期性,迁移扩散速度快、范围广,林木健康与否都能受害,林木叶片被吃光后常导致小蠹、天牛等干部害虫大量发生。
2、防治方法
2.1 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lO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1.5米处为宜。
2.2 农药埋施法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孔)内放70-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2.3 注药法注药法是在树干周围钻孔注药,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农药应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如:50%甲胺磷乳油、406氧化乐果乳油、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5帆久效磷乳油等。具体选择药因不同害虫、树种而异。注药方法:采取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直径O.8—1厘米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10厘米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可钻3-5个孔,中树可钻2~3个孔,小树可钻1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注药完毕后,孔口要用蜡、泥巴或胶布封闭,注药孔两个月左右即可愈合。注药量应根据树木大小确定,按原液计算,一般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40毫升;胸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每株注药4-6毫升;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小树,每株注药2-4毫升。
2.4 树干涂胶法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桦、槭等树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办法粘着力强、药效长、无毒、无污染、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方法: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3~2厘米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涂抹时不要粘着杂草,以防杂草搭桥,产生离体,使害虫摆脱粘胶逃离。
2.5 树干疗伤法因树木病、虫、冻、日灼、修剪、风雹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园林树木干枝及苗木伤口,往往是病虫的侵入口。对伤口及时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尽快地恢复树势,是防止病虫侵入的有效方法。对已经枯死的苗干及树枝,要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除,对于轻伤枝、发生抽条的枝干,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并涂保护剂或涂蜡,以利伤口愈合。腐烂树皮要用快刀及时刮净病部,涂刷75%的酒精或1%-3%的高锰酸钾液消毒,然后涂蜡或保护剂,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