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室带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整喉及颈廓清大块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会厌室带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特别是颈淋巴结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会厌室带癌是声门上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颈淋巴转移率为54%,转移部位主要位于颈内静脉淋巴链的上、中部。临床N。者有26.9%已发生了颈淋巴结转移。根据颈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来确定转移率误差较大,大约有61%的转移者被漏掉,分析了漏诊的原因。为更深入研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问题,将转移淋巴结分为三个类型和四个时期。

其他文献
报告6例囊性垂体瘤,颅咽管瘤患者,经鼻腔、蝶窦注入32磷胶体内照射治疗。治疗后头痛均消失,视力提高,4例视野扩大,5例男性患者性功能改善。随访2~13年,均正常工作、生活。故本法是简单、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用探管传声器系统对60名,109耳的外耳(外耳道及耳廓),59耳耳廓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真耳测量。结果表明,国人外耳及耳廓的共振频率和峰增益分别为3287Hz、17.7dB;4048Hz、12.5dB。耳廓对来自+45°掠射角的4kHz的声波集声作用最强。助听器蘑菇形耳塞、带耳钩的耳塞或耳模堵耳时,可使外耳共振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分别为1196、1977和1660Hz;峰增益分别下降3.7、9.6和1
通过1990、1991年对47例花粉症患者进行的快速免疫治疗的初步总结分析,证明此种治疗方案不但达到维持剂量的时间大大缩短,注射次数明显减少,顺应性增加,方便了患者,而且两年治疗结果表明其有效率达91.3%。治疗中虽有不良反应发生,但无1例因此而中止治疗。结合本临床观察对国外快速免疫的现状简加介绍。
期刊
期刊
期刊
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白色豚鼠耳蜗外毛细胞静纤毛束变异,受累外毛细胞表现纤毛束转位及不规整形排列,可见于蜗管各回及外毛细胞各排中,但以第1排外毛细胞发生最多且最严重。内毛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对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变异纤毛束可能对耳蜗细微机械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