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三个自信”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的理论化色彩与大学生娱乐化偏好的问题;单一知识论灌输与大学生丰富价值观塑造;理论性、复杂性、生动性要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能力不足等三对矛盾和挑战。为此,“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寓教于乐、实现理论化与娛乐化之间的平衡,必须内外兼修、化解理论说服难度大与思政课教师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必须知行统一、实现理论认知与实际践行之间的统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自信”;挑战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230-02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而青年群体是否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直接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三个自信”中的挑战与对策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入贯彻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成为该门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贯彻“三个自信”还存在不少困难。
1.“三个自信”教育中的理论化倾向与大学生娱乐化偏好之间的挑战。随着社会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各种相亲节目、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宫斗剧、仙侠剧、“穿越”剧大行其道,就连传播大众文化的一些论坛、财经节目也日益呈现出“去知识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呈现出“贫困化”、“娱乐化”的倾向。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的占80.0%,娱乐消遣(68.3%)、获取新闻信息(57.5%)、交流沟通(57.2%)和学习(49.0%)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娱乐化偏好使得大学生对待思政课重故事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重实践教学轻传统课堂,他们对党史人物、党史故事很感兴趣,但对课本上的经典论断、文件语言“视而不见”,对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很感兴趣,但对思政课的课堂讲授“漠不关心”,喜欢并尝试将娱乐行业的某些元素带入课堂,搞娱乐游戏和表演,但对教师的理论讲解却“不予配合”。不少大学生反映他们并不是天生理论冷漠,只是思治课的课程内容理论色彩太浓,都是一些“高大上”的大道理,是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上报告的摘录。他们听久了也会感到厌倦和抵触,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上单调枯燥的教材体系没有被很好地转化为生动丰富的教学体系,党的报告中博大精深的论断并没有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
2.“三个自信”教育中的单一知识论灌输与大学生丰富价值观塑造之间的挑战。“三个自信”的教育立足于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是典型的知识论,实质上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文化内涵,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合格青年的人文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存意义的价值论。然而当前以“通约式”的命题、“知识性”的灌输、“常识性”的记忆为表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呈现知识论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单一的知识灌输,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特征,把思政课当作一门纯粹学理性的课来上,忽视了思政课的价值导向,从而加剧了理论的“空洞化”、知识的“单一化”,价值导向功能的弱化。而另一方面“工具化”的实践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大学生之间也沦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青年大学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成手段,为应付考试,简单记忆、不求甚解,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价值论内容。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价值的追求是冲突的,必将导致人在内在价值和意义追求上受到排斥,背离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强调的精神追求和情感意义的价值向度,加剧了其理论贫乏和思想僵化。
3.“三个自信”教育中的理论性、复杂性、生动性要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能力不足之间的挑战。大学生对国外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很感兴趣,想在中外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但这也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不少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的是“应然”方式,价值判断先入为主,从不深入讲“所以然”,不善于从中外比较互鉴中讲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之谜到底好在哪里,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无法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然,这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少教师是某个学科的博士、硕士毕业,对该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津津乐道、信手拈来,但出国留学的经历不多,视野不开阔,人生阅历和经验不足,他们又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精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专业知识呢?又如何能在中外对比中纵横捭阖、说服学生呢?
此外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很感兴趣,在他们关注的事件中,时事政治类排在第一位,占23.6%,其后依次是文化事件、娱乐事件、财经事件,占比分别为21.5%、19.9%、7.1%。他们期待老师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讲清讲透,但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思政课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把理说清。大学生不仅把思政课教师当成传道授业的恩师,而且要求教师成为解疑释惑的智者,十分渴望老师们能指出有效解决纷繁复杂社会问题的高招奇招。而这些问题的形成具有各自复杂的成因体系,政府部门都要假以时日解决,思政课教师不是政府决策部门,鲜有有机会参与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又如何能对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有力解答呢? 二、“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思政课教材体系、教师视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三个自信”中還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应掌握艺术性、把握主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难题。
1.寓教于乐:实现“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化与娱乐化之间的平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党史知识和党史故事,争取把教材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中央对于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就是说教学中要有所侧重、有所深入,争取把理讲清讲透,把故事讲好讲活。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和初中、高中阶段的有所不同,才能赢得大学生的欣赏和尊重。但这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修养;注意将教材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生活语言,让枯燥、单调的内容既理论化又生活化、故事化。
2.内外兼修:化解“三个自信”的理论说服难度大与思政课教师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创新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在确保思政课教师享有国内参观考察机会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国外交流培训的模式和渠道。我们知道,有比较才能有借鉴。要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字讲清,就要对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有感性认识,再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和批判,我们一定能洞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繁荣背后的制度危机、诚信危机、社会危机,一定能说服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一定能坚定对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理论、发展自己制度的自信。这就需要创造和扩大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国外参观考察机会,拓展“三个自信”理解的国际视域和世界眼光,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来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此外,创新社会热点问题的讲授方式,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的同时,探索政府主要部门领导定期到高校做报告的制度。政府主要部门领导可以深入一线,深入到青年大学生中间,引导他们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变革中的难题,从而不断增强青年人对我们这个大国的理解和认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知行统一:实现“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认知与实际践行之间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也是以人为本,保障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青年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发展并不矛盾。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契合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契合点,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契合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思想理念,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段立国.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EB/OL].光明网[2015-11-20]
http://news.gmw.cn/2015-05/07/content_15589487_3.htm.
[2]中共中央党校第32期中青一班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调研报告[EB/OL].人民网[2012-11-2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716/c83861-18526841-3.html.
[3]任小艳.简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回归——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倾向的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自信”;挑战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230-02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而青年群体是否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直接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三个自信”中的挑战与对策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入贯彻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成为该门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贯彻“三个自信”还存在不少困难。
1.“三个自信”教育中的理论化倾向与大学生娱乐化偏好之间的挑战。随着社会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各种相亲节目、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宫斗剧、仙侠剧、“穿越”剧大行其道,就连传播大众文化的一些论坛、财经节目也日益呈现出“去知识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呈现出“贫困化”、“娱乐化”的倾向。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的占80.0%,娱乐消遣(68.3%)、获取新闻信息(57.5%)、交流沟通(57.2%)和学习(49.0%)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娱乐化偏好使得大学生对待思政课重故事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重实践教学轻传统课堂,他们对党史人物、党史故事很感兴趣,但对课本上的经典论断、文件语言“视而不见”,对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很感兴趣,但对思政课的课堂讲授“漠不关心”,喜欢并尝试将娱乐行业的某些元素带入课堂,搞娱乐游戏和表演,但对教师的理论讲解却“不予配合”。不少大学生反映他们并不是天生理论冷漠,只是思治课的课程内容理论色彩太浓,都是一些“高大上”的大道理,是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上报告的摘录。他们听久了也会感到厌倦和抵触,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上单调枯燥的教材体系没有被很好地转化为生动丰富的教学体系,党的报告中博大精深的论断并没有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
2.“三个自信”教育中的单一知识论灌输与大学生丰富价值观塑造之间的挑战。“三个自信”的教育立足于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是典型的知识论,实质上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文化内涵,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合格青年的人文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存意义的价值论。然而当前以“通约式”的命题、“知识性”的灌输、“常识性”的记忆为表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呈现知识论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单一的知识灌输,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特征,把思政课当作一门纯粹学理性的课来上,忽视了思政课的价值导向,从而加剧了理论的“空洞化”、知识的“单一化”,价值导向功能的弱化。而另一方面“工具化”的实践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大学生之间也沦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青年大学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成手段,为应付考试,简单记忆、不求甚解,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价值论内容。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价值的追求是冲突的,必将导致人在内在价值和意义追求上受到排斥,背离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强调的精神追求和情感意义的价值向度,加剧了其理论贫乏和思想僵化。
3.“三个自信”教育中的理论性、复杂性、生动性要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能力不足之间的挑战。大学生对国外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很感兴趣,想在中外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但这也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不少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的是“应然”方式,价值判断先入为主,从不深入讲“所以然”,不善于从中外比较互鉴中讲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之谜到底好在哪里,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无法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然,这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少教师是某个学科的博士、硕士毕业,对该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津津乐道、信手拈来,但出国留学的经历不多,视野不开阔,人生阅历和经验不足,他们又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精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专业知识呢?又如何能在中外对比中纵横捭阖、说服学生呢?
此外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很感兴趣,在他们关注的事件中,时事政治类排在第一位,占23.6%,其后依次是文化事件、娱乐事件、财经事件,占比分别为21.5%、19.9%、7.1%。他们期待老师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讲清讲透,但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思政课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把理说清。大学生不仅把思政课教师当成传道授业的恩师,而且要求教师成为解疑释惑的智者,十分渴望老师们能指出有效解决纷繁复杂社会问题的高招奇招。而这些问题的形成具有各自复杂的成因体系,政府部门都要假以时日解决,思政课教师不是政府决策部门,鲜有有机会参与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又如何能对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有力解答呢? 二、“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思政课教材体系、教师视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三个自信”中還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应掌握艺术性、把握主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难题。
1.寓教于乐:实现“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化与娱乐化之间的平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党史知识和党史故事,争取把教材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中央对于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就是说教学中要有所侧重、有所深入,争取把理讲清讲透,把故事讲好讲活。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和初中、高中阶段的有所不同,才能赢得大学生的欣赏和尊重。但这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修养;注意将教材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生活语言,让枯燥、单调的内容既理论化又生活化、故事化。
2.内外兼修:化解“三个自信”的理论说服难度大与思政课教师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创新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在确保思政课教师享有国内参观考察机会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国外交流培训的模式和渠道。我们知道,有比较才能有借鉴。要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字讲清,就要对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有感性认识,再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和批判,我们一定能洞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繁荣背后的制度危机、诚信危机、社会危机,一定能说服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一定能坚定对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理论、发展自己制度的自信。这就需要创造和扩大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国外参观考察机会,拓展“三个自信”理解的国际视域和世界眼光,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来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此外,创新社会热点问题的讲授方式,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的同时,探索政府主要部门领导定期到高校做报告的制度。政府主要部门领导可以深入一线,深入到青年大学生中间,引导他们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变革中的难题,从而不断增强青年人对我们这个大国的理解和认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知行统一:实现“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认知与实际践行之间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也是以人为本,保障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青年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发展并不矛盾。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契合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契合点,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契合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思想理念,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段立国.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EB/OL].光明网[2015-11-20]
http://news.gmw.cn/2015-05/07/content_15589487_3.htm.
[2]中共中央党校第32期中青一班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调研报告[EB/OL].人民网[2012-11-2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716/c83861-18526841-3.html.
[3]任小艳.简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回归——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倾向的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