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下面是我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以情感铺垫为基石,预设教学的“有效土壤”
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情感对人的思想、行为、言语会产生导向和驱动的作用。实施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情感为纽带,预设好教学的“有效土壤”,让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1.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要有亲和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胆怯与依赖,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所以说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2.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主动,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持久取决于教师的诱导。可以说,一个总是重视学生兴趣的教师,会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八年级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教师若能在此时积极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适时适度地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
3.特别关注“学困生”
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特别关注“学困生”。第一是加大对“学困生”的感情投资与精力,做到热情、细心、耐心,多沟通、多交流;第二是帮“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进行目标诱导,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第三是坚持面批“学困生”作业,及时补缺、补漏,讲评中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第四是充分利用优等生资源,借助集体的力量转化“学困生”。
二、以课堂优化为焦点,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过程的优化程度密切相关,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合理、科学。
1.优化课堂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承上启下,为新课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直接引入法。对学生渴求了解的内容,教师没有必要拐弯抹角,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即可。如“引言”课。
(2)温故引入法。在教学中,同一单元前后两节课有时联系较大,学生学习了旧课后可能还有一些疑点,需教师帮助解决,这时教师乘热打铁,有意识地提示、分析与本节课要传授的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学生原有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如“反射”到“折射”。
(3)故事引入法。在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我国还是他国都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物理故事,这些故事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新课。如:阿基米德“王冠” 的故事。
(4)置疑导入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悬念疑问,往往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在讲授新课前,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置一定的悬念和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有时会比没目的的直奔课堂要好的多。如:“一枚铁钉在水中下沉,而钢铁做的轮船却浮在水中,为什么?”。
(5)实验导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种方法直观、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教材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较多。另外,如果教师能够再找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实验器材,做一些新鲜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的话,效果将会更佳。如:“覆杯实验”引入大气压强。
(6)笑话、游戏、魔术引入法。“笑话、游戏、魔术”是初中生极感兴趣的有效资源,教师若能巧妙地用一些小笑话、小游戏、小魔术做引入,必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它既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境来学习新课。
新课引入的方法还很多,新课引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实现的手段也不尽相同,有时是单一的,有时可以是综合的,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引入新课,教师都一定要紧紧抓住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吸入到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磁场”,那才是最有效的。
2.优化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有效程度。问题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问题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有层次性,要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但同时又必须是“跳一跳”才有可能触到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才最甜,但也要注意学生的现有能力,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难。
(2)问题设计要以“生”为本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计划地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口味的问题。
(3)问题设计要以“本”为本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题,要围绕教学目标,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同时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精心设计物理问题情境。
3.优化教学语言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再配合恰当的手势、温情的眼神,那他就会创设出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也一定会事半功倍。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物理学习的一种依据。
(1)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为避免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情况,作业设计要注意“基础”与“拓展”并用,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从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让不同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2)作业设计要有时代性。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物理作业设计应具有时代鲜明的特点,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必须关注实际,关注生活、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多一点学生生活中的模型,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实例及现象为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落实教学的“有效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如何将物理课中抽象的内容转换为生活中直观的东西,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结合日常的生活体验进行讲解,才是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应该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收集和挖掘生活中的实例,积极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从生活中来”知识才有意义,“到生活中去”知识才有价值,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注意积累,不断钻研,细心琢磨,善于实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就能不断发掘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创设新颖的开场,生动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自觉、自愿地走进课堂去学习、去探索,从而真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情感铺垫为基石,预设教学的“有效土壤”
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情感对人的思想、行为、言语会产生导向和驱动的作用。实施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情感为纽带,预设好教学的“有效土壤”,让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1.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要有亲和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胆怯与依赖,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所以说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2.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主动,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持久取决于教师的诱导。可以说,一个总是重视学生兴趣的教师,会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八年级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教师若能在此时积极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适时适度地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
3.特别关注“学困生”
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特别关注“学困生”。第一是加大对“学困生”的感情投资与精力,做到热情、细心、耐心,多沟通、多交流;第二是帮“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进行目标诱导,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第三是坚持面批“学困生”作业,及时补缺、补漏,讲评中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第四是充分利用优等生资源,借助集体的力量转化“学困生”。
二、以课堂优化为焦点,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过程的优化程度密切相关,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合理、科学。
1.优化课堂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承上启下,为新课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直接引入法。对学生渴求了解的内容,教师没有必要拐弯抹角,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即可。如“引言”课。
(2)温故引入法。在教学中,同一单元前后两节课有时联系较大,学生学习了旧课后可能还有一些疑点,需教师帮助解决,这时教师乘热打铁,有意识地提示、分析与本节课要传授的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学生原有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如“反射”到“折射”。
(3)故事引入法。在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我国还是他国都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物理故事,这些故事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新课。如:阿基米德“王冠” 的故事。
(4)置疑导入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悬念疑问,往往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在讲授新课前,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置一定的悬念和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有时会比没目的的直奔课堂要好的多。如:“一枚铁钉在水中下沉,而钢铁做的轮船却浮在水中,为什么?”。
(5)实验导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种方法直观、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教材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较多。另外,如果教师能够再找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实验器材,做一些新鲜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的话,效果将会更佳。如:“覆杯实验”引入大气压强。
(6)笑话、游戏、魔术引入法。“笑话、游戏、魔术”是初中生极感兴趣的有效资源,教师若能巧妙地用一些小笑话、小游戏、小魔术做引入,必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它既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境来学习新课。
新课引入的方法还很多,新课引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实现的手段也不尽相同,有时是单一的,有时可以是综合的,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引入新课,教师都一定要紧紧抓住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吸入到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磁场”,那才是最有效的。
2.优化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有效程度。问题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问题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有层次性,要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但同时又必须是“跳一跳”才有可能触到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才最甜,但也要注意学生的现有能力,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难。
(2)问题设计要以“生”为本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计划地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口味的问题。
(3)问题设计要以“本”为本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题,要围绕教学目标,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同时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精心设计物理问题情境。
3.优化教学语言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再配合恰当的手势、温情的眼神,那他就会创设出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也一定会事半功倍。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物理学习的一种依据。
(1)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为避免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情况,作业设计要注意“基础”与“拓展”并用,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从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让不同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2)作业设计要有时代性。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物理作业设计应具有时代鲜明的特点,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必须关注实际,关注生活、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多一点学生生活中的模型,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实例及现象为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落实教学的“有效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如何将物理课中抽象的内容转换为生活中直观的东西,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结合日常的生活体验进行讲解,才是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应该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收集和挖掘生活中的实例,积极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从生活中来”知识才有意义,“到生活中去”知识才有价值,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注意积累,不断钻研,细心琢磨,善于实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就能不断发掘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创设新颖的开场,生动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自觉、自愿地走进课堂去学习、去探索,从而真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