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的“衣”的概念不同于今天,它既泛指从头到脚的全部装束,也专指上衣。
古人的上衣亦分内外。贴身穿着的衣服,称作私衣、衷(中)衣、汗衣、内衣、亵衣、汗衫等。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释衣服》解释说:“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
在古人的内衣中,还有兴起于宋代的抹胸和裹肚。“抹胸,胸间小衣也。……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徐珂《清稗类钞》)抹胸,是用于覆盖前胸的内衣。在明清的小说中,常见对女性抹胸的描述。“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裹肚,是用于覆盖前胸和上腹部的内衣。在冯梦龙《喻世明言》的《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讲道:“单说有一人,姓金,名孝,年长未娶。家中只有老母,自家卖油为生。一日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因里急,走上茅厕大解。拾得一个布裹肚,内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裹肚能包裹30两白银,可见它比抹胸要更长一些。裹肚虽是内衣,但人们还是对它作一些装饰,以使其更加美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道:“裹肚则紫地皂绣。”即在紫色的面料上刺绣黑色的图案花纹。
古人的外衣不仅款式多样,名目繁多,还有长短之分。短上衣统称襦,“襦,短上衣也。”(《说文解字》)襦亦分长短。衣长至膝者为长襦,衣长至腰际者为短襦,也称腰襦或小襦。因季节不同,襦还有单、夹的区别。单襦称禅,夹衣称袷或複。
除襦外,古人还有一些性质、角途各异的短外衣,如衫、衫子、半臂、半袖、背子、背心等。
衫是短袖的单衣。“衫末无袖端也。”(《释名·释衣服》)衫子则是短身外衣。这种外衣在秦朝的宫廷里穿着比较普遍。“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日半衣,盖取便于侍奉。”(崔豹《中华古今注》)“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加背子。”(高承《事物纪原》)
古人的衫也可以穿在里面,即为衬衫。“衬衫,里衣也。《东京梦华录》云:‘兵士皆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青窄衬衫。’此二字之所由起也。衬衫之用有二;其一,以礼服之开禊袍前后有衩,衬以衫而掩之。二,凡便服之细毛皮袍,如貂、狐、猞猁者,毛细易损,衬以衫而护之也。衬衫之制如常衫,惟衬开禊袍所用,有不用两袖者,有上布而下绸者。”(《清稗类钞》)
背子,又名褙子、绰子,是一种短身礼服。秦二世就曾在朝服外加背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高承《事物纪原》)背子流行于隋唐。到宋代,无论是皇帝、。官吏还是百姓,亦不分男女,均穿背子。且背子还有长短、宽窄袖之分。在宋人的文集中,有不少关于背子的记载。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媒人”时,就提到当时的媒人有等级之分。“其媒人有数等。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凉伞儿,皆两人同行。”背子的两裾(衣服的下摆)不缝合,类似今天旗袍的“开衩”。长背子能下垂至足。
半袖为短袖上衣,半臂则为短袖或袖子极短的单上衣均属于便装。这两种服装穿着都比较随和,因此不能穿于正式场合。《晋书·五行志上》记载,魏明帝就曾在朝上“披缥纨半袖”,面见大臣。结果被劝谏:“此礼何法服也?”可见这种服装被认为是不合朝仪规定的。
背心,又名背搭、坎肩、马甲,也称柄裆(两当),是从半臂演进而成的一种服装,为穿着在上衣外面的无袖衣服,属于便装。“半臂,汉时名绣屈,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隋大業時,内官多服半臂。”(《清稗类钞》)背心又称裲裆,则是取自服装样式的特点。“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释名·释衣服》)宋代,人们还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背心。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街市就出售生绢背心、苎布背心。一些专营某类商品的经营者,还穿着特定颜色的背心,作为一种标示。“御街扑卖摩侯罗(用图泥或木雕塑成的孩童形象,用于七夕节供奉。后亦为儿童玩具),多著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西湖老人繁胜录》)
古人穿着的长外衣,主要有袍、襺、裘等。“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释名·释衣服》)即袍是古代男子穿着的外衣,衣长至脚背。不过,袍也指古代平民用于冬天御寒的主要服装,袍内絮有旧丝绵或乱麻。至于达官贵人冬天穿着的长外衣,则称为襺。襺与袍的样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襺内絮的是新丝绵。
裘,即皮衣。是古代人冬季重要的御寒服装。古人穿着皮衣,须将兽毛朝外。“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说文解字》)制作裘的材料,有狐、虎、狼、犬、羊皮等。其中君王、贵族穿狐裘,武士穿虎裘、狼裘,普通百姓则穿犬、羊之裘。
不过,裘衣兽毛朝外,通体覆毛,不太雅观,故君王及贵族在行朝礼、祭祀,以及接待宾客时,再于裘外罩一件外衣,称为裼。裼实为裘衣的装饰性服装。裼也因裘皮不同而有区别。“君子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褏(即袖),玄绡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礼记·玉藻》)只有犬、羊之裘,外面不罩裼衣。
古代达官贵人制作上衣的材料,主要是各种丝织物,如绢、帛、绫、缎等。至于普通百姓通常穿着的是“褐”或“布”。褐,是用麻或葛等植物纤维织造的衣料,比较粗糙,但价格便宜。所以“衣褐者”就专指古代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比“褐”织造得再精细些的衣料,则称为“布”。布相对比较细柔,价格要比褐贵,所以“布衣”便代指社会处境相对“衣褐者”要好一些的平民。
宋代,棉花开始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人们原有衣着的麻、葛等织物,逐渐被棉织物所取代。“布”从此不再作为麻布的简称,而是棉布的代称。
古人的上衣亦分内外。贴身穿着的衣服,称作私衣、衷(中)衣、汗衣、内衣、亵衣、汗衫等。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释衣服》解释说:“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
在古人的内衣中,还有兴起于宋代的抹胸和裹肚。“抹胸,胸间小衣也。……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徐珂《清稗类钞》)抹胸,是用于覆盖前胸的内衣。在明清的小说中,常见对女性抹胸的描述。“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裹肚,是用于覆盖前胸和上腹部的内衣。在冯梦龙《喻世明言》的《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讲道:“单说有一人,姓金,名孝,年长未娶。家中只有老母,自家卖油为生。一日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因里急,走上茅厕大解。拾得一个布裹肚,内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裹肚能包裹30两白银,可见它比抹胸要更长一些。裹肚虽是内衣,但人们还是对它作一些装饰,以使其更加美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道:“裹肚则紫地皂绣。”即在紫色的面料上刺绣黑色的图案花纹。
古人的外衣不仅款式多样,名目繁多,还有长短之分。短上衣统称襦,“襦,短上衣也。”(《说文解字》)襦亦分长短。衣长至膝者为长襦,衣长至腰际者为短襦,也称腰襦或小襦。因季节不同,襦还有单、夹的区别。单襦称禅,夹衣称袷或複。
除襦外,古人还有一些性质、角途各异的短外衣,如衫、衫子、半臂、半袖、背子、背心等。
衫是短袖的单衣。“衫末无袖端也。”(《释名·释衣服》)衫子则是短身外衣。这种外衣在秦朝的宫廷里穿着比较普遍。“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日半衣,盖取便于侍奉。”(崔豹《中华古今注》)“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加背子。”(高承《事物纪原》)
古人的衫也可以穿在里面,即为衬衫。“衬衫,里衣也。《东京梦华录》云:‘兵士皆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青窄衬衫。’此二字之所由起也。衬衫之用有二;其一,以礼服之开禊袍前后有衩,衬以衫而掩之。二,凡便服之细毛皮袍,如貂、狐、猞猁者,毛细易损,衬以衫而护之也。衬衫之制如常衫,惟衬开禊袍所用,有不用两袖者,有上布而下绸者。”(《清稗类钞》)
背子,又名褙子、绰子,是一种短身礼服。秦二世就曾在朝服外加背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高承《事物纪原》)背子流行于隋唐。到宋代,无论是皇帝、。官吏还是百姓,亦不分男女,均穿背子。且背子还有长短、宽窄袖之分。在宋人的文集中,有不少关于背子的记载。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媒人”时,就提到当时的媒人有等级之分。“其媒人有数等。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凉伞儿,皆两人同行。”背子的两裾(衣服的下摆)不缝合,类似今天旗袍的“开衩”。长背子能下垂至足。
半袖为短袖上衣,半臂则为短袖或袖子极短的单上衣均属于便装。这两种服装穿着都比较随和,因此不能穿于正式场合。《晋书·五行志上》记载,魏明帝就曾在朝上“披缥纨半袖”,面见大臣。结果被劝谏:“此礼何法服也?”可见这种服装被认为是不合朝仪规定的。
背心,又名背搭、坎肩、马甲,也称柄裆(两当),是从半臂演进而成的一种服装,为穿着在上衣外面的无袖衣服,属于便装。“半臂,汉时名绣屈,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隋大業時,内官多服半臂。”(《清稗类钞》)背心又称裲裆,则是取自服装样式的特点。“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释名·释衣服》)宋代,人们还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背心。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街市就出售生绢背心、苎布背心。一些专营某类商品的经营者,还穿着特定颜色的背心,作为一种标示。“御街扑卖摩侯罗(用图泥或木雕塑成的孩童形象,用于七夕节供奉。后亦为儿童玩具),多著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西湖老人繁胜录》)
古人穿着的长外衣,主要有袍、襺、裘等。“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释名·释衣服》)即袍是古代男子穿着的外衣,衣长至脚背。不过,袍也指古代平民用于冬天御寒的主要服装,袍内絮有旧丝绵或乱麻。至于达官贵人冬天穿着的长外衣,则称为襺。襺与袍的样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襺内絮的是新丝绵。
裘,即皮衣。是古代人冬季重要的御寒服装。古人穿着皮衣,须将兽毛朝外。“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说文解字》)制作裘的材料,有狐、虎、狼、犬、羊皮等。其中君王、贵族穿狐裘,武士穿虎裘、狼裘,普通百姓则穿犬、羊之裘。
不过,裘衣兽毛朝外,通体覆毛,不太雅观,故君王及贵族在行朝礼、祭祀,以及接待宾客时,再于裘外罩一件外衣,称为裼。裼实为裘衣的装饰性服装。裼也因裘皮不同而有区别。“君子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褏(即袖),玄绡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礼记·玉藻》)只有犬、羊之裘,外面不罩裼衣。
古代达官贵人制作上衣的材料,主要是各种丝织物,如绢、帛、绫、缎等。至于普通百姓通常穿着的是“褐”或“布”。褐,是用麻或葛等植物纤维织造的衣料,比较粗糙,但价格便宜。所以“衣褐者”就专指古代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比“褐”织造得再精细些的衣料,则称为“布”。布相对比较细柔,价格要比褐贵,所以“布衣”便代指社会处境相对“衣褐者”要好一些的平民。
宋代,棉花开始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人们原有衣着的麻、葛等织物,逐渐被棉织物所取代。“布”从此不再作为麻布的简称,而是棉布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