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我国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化分布,故而衍生出了很多微型教研组。微型教研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欠发达地区所在学科的教研能力,但其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组织松散、低效重复、参与度低等。那么如何更好地优化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发挥其在教研中的作用,则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微型教研组 教研组 教研活动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的差异化分布,教研组也根据学校自身的“人、财、物、时、地”等实际情况衍生出不同的教研组表现形式。微型教研组则是其突出的代表。微型教研组是指由于学校、学科规划的限制,学科教学人员控制在三人及以下的教研组织形式。这种微型教研组与常规教研组相比,由于人数少,具有高效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微型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处于低效运转的窘境。
一、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活动组织松散,氛围散漫。
由于受教研组规模、教学资源的限制,教研活动的开展虽说有一定的组织制度,但更多的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直接造成了类似于语文、数学、英语这样较大规模的备课活动就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不仅如此,甚至在某些规模很小的学校中,微型教研组从制度到活动实施都是完全缺失的。
同时,由于教研组成员属于一个学科,大家相互熟知,每个成员的知识架构、个人经历、信息来源、学生学情学力等都存在一定的类似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教研活动中所产生的想法和观点很难进行深挖细嚼,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还产生了一定的挫败感,长此以往,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热情就逐渐变得淡漠。一些微型教研组甚至需要外力才能正常开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机更为功利化,如评职称、说课比赛等。
(二)教研活动内涵较窄,低效重复。
常规教研活动包含的常见形式主要有集体备课、学科进修、课题研究、教学评比、师徒结对、网络交流研讨、课后教学反思等,但在微型教研活动中,其开展最多的是集体备课,其他教研活动开展相对困难,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这种对自身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活动。已开展的教研活动也大多以模仿为主,过于注重形式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1]。由于微型教研组自身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综合管理等条件的制约,综合实践课程在缺乏专家指导的情况,很难有效的开展科学备课与高效实施。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些年,师资得到相应的补充,但教育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这些地区的学校管理层也因为多方面的因素把一些教师从“语、数、外”这样的学科转入“生物、地理”这样的小学科,从客观上造成微型教研组教师整体专业素养较低。
(三)教研活动教师参与度低,动力缺乏。
由于教师在微型教研组中的获得感不强,再加上其他的工作任务和个人生活压力,会把教研活动当成一种负担,从内心中不愿参加教研活动,而这种心态决定了有些教师对教研活动应付了事。通过调查,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微型教研组中,由于外界对教师的期望值低、教师获得感弱和对职业的倦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微型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失去了信心,甚至是感觉教研活动成了某种负担,对教研活动效果持怀疑和否定态度,难以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有机统一。
第二:在微型教研组中,有部分成员对教研活动的内涵和重要性认知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研究好考试内容、提高教学成果即可,在他们眼中,教研工作和教研活动是教研组长或者是领导的任务,自身参与仅仅是为了他们完成任务而已,与自身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第三:多重工作压力也是影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一大因子。一般采用微型教研组模式的学校,其师资规模一般较小,又要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每个人需承担起不轻的教学任务,如有些学校的老师除满足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起诸如图书管理员、保管员、生活老师等非教学岗位工作,这就直接造成微型教研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优化策略分析
(一)强化组织建设,重视表率作用。
微型教研组低效开展的诱发因子可归结为教研组人数较少,组织比较松散。所以架构一种紧密高效的教研组组织则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微型教研组人数一般在3人以下,组织架构不像常规性教研组那么复杂,这便可以建立一种以教研组长带头,轮流任职的教研组织制度。一方面教研组长可以确定教研活动的议题,促使议题的集中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组员的积极参与性,提升对教研活动的自我认同。同时,组員为了扮演好教研组长一职,会不断地提高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认真研习教学大纲,努力成为具有“先锋”作用的领头羊。而这种职务上的表率作用,可以提升组员的教研活动参与度,强化组织制度,提升组员教研活动的获得感。
(二)加强目标指向,提升心理满足。
微型教研组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应当立足于校情学情,每次教研活动都要落到实处,不能是“嘴上讲讲、墙上挂挂、会上说说”,要敢讲真话,善于自我反思。由于微型教研组本身资源不广,如果流于形式,那么对所有的成员只能百害而无一益。只有每一次教研活动均围绕一个教研主题,群策群力,发挥创新和务实精神,实现教研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最终形成适合于本校本学科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要注意教研活动是公平的解决某一个集中性问题,无论问题出在哪个组员身上,均需客观对待,就事论事,一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的,这样有利于组员从教研活动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从而对教研组有更多的期待。
(三)注重资料积累,优化教研资源。
微型教研组欲改变教研资源少的窘境,方式之一便是要注重资料的积累,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教研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总结出专题性经验文章,提出不足,并思考具有可行性的方法,作为档案留存。同时还应注意其他材料的搜集,为教研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如: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校内外竞赛成绩和名次、评课记录、本学科各阶段测试成绩变化表、教案、大事记、教研活动纪要、校情学情分析等。不断的积累可以优化教研资源,为微型教研组长期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四)优化活动形式,共享教学资源。
解决教学资源贫乏,师资结构同质化的困境,单靠教研组内部的资源是不够的,还需共享外部资源。开展“走出去”的教研组织形式,与其他兄弟学校构建跨际教研组,把众多的微型教研组捆绑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网络的进步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微型学习的出现不仅适应了新媒介技术引发的学习媒介生态的变化,也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者对非正式学习的需求。”[2]通过这种微型学习,形成依托于网络的教师微型教研组,通过移动终端,以达到借助外界优势教研资源的目的。
三、总结
微型教研组作为教研组本土化的形式,其符合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现状,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不能否认其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我们必须重视微型教研组的建设,把学科教研能力提升上去,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改革红利。本文中对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形成的构想,在实施的过程中仍会有很多的困难,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校情学情,我们应当依托于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微型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新课标[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新课标。
[2]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
【关键词】: 微型教研组 教研组 教研活动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的差异化分布,教研组也根据学校自身的“人、财、物、时、地”等实际情况衍生出不同的教研组表现形式。微型教研组则是其突出的代表。微型教研组是指由于学校、学科规划的限制,学科教学人员控制在三人及以下的教研组织形式。这种微型教研组与常规教研组相比,由于人数少,具有高效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微型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处于低效运转的窘境。
一、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活动组织松散,氛围散漫。
由于受教研组规模、教学资源的限制,教研活动的开展虽说有一定的组织制度,但更多的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直接造成了类似于语文、数学、英语这样较大规模的备课活动就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不仅如此,甚至在某些规模很小的学校中,微型教研组从制度到活动实施都是完全缺失的。
同时,由于教研组成员属于一个学科,大家相互熟知,每个成员的知识架构、个人经历、信息来源、学生学情学力等都存在一定的类似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教研活动中所产生的想法和观点很难进行深挖细嚼,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还产生了一定的挫败感,长此以往,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热情就逐渐变得淡漠。一些微型教研组甚至需要外力才能正常开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机更为功利化,如评职称、说课比赛等。
(二)教研活动内涵较窄,低效重复。
常规教研活动包含的常见形式主要有集体备课、学科进修、课题研究、教学评比、师徒结对、网络交流研讨、课后教学反思等,但在微型教研活动中,其开展最多的是集体备课,其他教研活动开展相对困难,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这种对自身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活动。已开展的教研活动也大多以模仿为主,过于注重形式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1]。由于微型教研组自身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综合管理等条件的制约,综合实践课程在缺乏专家指导的情况,很难有效的开展科学备课与高效实施。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些年,师资得到相应的补充,但教育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这些地区的学校管理层也因为多方面的因素把一些教师从“语、数、外”这样的学科转入“生物、地理”这样的小学科,从客观上造成微型教研组教师整体专业素养较低。
(三)教研活动教师参与度低,动力缺乏。
由于教师在微型教研组中的获得感不强,再加上其他的工作任务和个人生活压力,会把教研活动当成一种负担,从内心中不愿参加教研活动,而这种心态决定了有些教师对教研活动应付了事。通过调查,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微型教研组中,由于外界对教师的期望值低、教师获得感弱和对职业的倦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微型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失去了信心,甚至是感觉教研活动成了某种负担,对教研活动效果持怀疑和否定态度,难以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有机统一。
第二:在微型教研组中,有部分成员对教研活动的内涵和重要性认知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研究好考试内容、提高教学成果即可,在他们眼中,教研工作和教研活动是教研组长或者是领导的任务,自身参与仅仅是为了他们完成任务而已,与自身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第三:多重工作压力也是影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一大因子。一般采用微型教研组模式的学校,其师资规模一般较小,又要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每个人需承担起不轻的教学任务,如有些学校的老师除满足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起诸如图书管理员、保管员、生活老师等非教学岗位工作,这就直接造成微型教研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优化策略分析
(一)强化组织建设,重视表率作用。
微型教研组低效开展的诱发因子可归结为教研组人数较少,组织比较松散。所以架构一种紧密高效的教研组组织则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微型教研组人数一般在3人以下,组织架构不像常规性教研组那么复杂,这便可以建立一种以教研组长带头,轮流任职的教研组织制度。一方面教研组长可以确定教研活动的议题,促使议题的集中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组员的积极参与性,提升对教研活动的自我认同。同时,组員为了扮演好教研组长一职,会不断地提高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认真研习教学大纲,努力成为具有“先锋”作用的领头羊。而这种职务上的表率作用,可以提升组员的教研活动参与度,强化组织制度,提升组员教研活动的获得感。
(二)加强目标指向,提升心理满足。
微型教研组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应当立足于校情学情,每次教研活动都要落到实处,不能是“嘴上讲讲、墙上挂挂、会上说说”,要敢讲真话,善于自我反思。由于微型教研组本身资源不广,如果流于形式,那么对所有的成员只能百害而无一益。只有每一次教研活动均围绕一个教研主题,群策群力,发挥创新和务实精神,实现教研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最终形成适合于本校本学科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要注意教研活动是公平的解决某一个集中性问题,无论问题出在哪个组员身上,均需客观对待,就事论事,一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的,这样有利于组员从教研活动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从而对教研组有更多的期待。
(三)注重资料积累,优化教研资源。
微型教研组欲改变教研资源少的窘境,方式之一便是要注重资料的积累,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教研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总结出专题性经验文章,提出不足,并思考具有可行性的方法,作为档案留存。同时还应注意其他材料的搜集,为教研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如: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校内外竞赛成绩和名次、评课记录、本学科各阶段测试成绩变化表、教案、大事记、教研活动纪要、校情学情分析等。不断的积累可以优化教研资源,为微型教研组长期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四)优化活动形式,共享教学资源。
解决教学资源贫乏,师资结构同质化的困境,单靠教研组内部的资源是不够的,还需共享外部资源。开展“走出去”的教研组织形式,与其他兄弟学校构建跨际教研组,把众多的微型教研组捆绑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网络的进步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微型学习的出现不仅适应了新媒介技术引发的学习媒介生态的变化,也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者对非正式学习的需求。”[2]通过这种微型学习,形成依托于网络的教师微型教研组,通过移动终端,以达到借助外界优势教研资源的目的。
三、总结
微型教研组作为教研组本土化的形式,其符合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现状,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不能否认其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我们必须重视微型教研组的建设,把学科教研能力提升上去,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改革红利。本文中对微型教研组教研活动形成的构想,在实施的过程中仍会有很多的困难,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校情学情,我们应当依托于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微型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新课标[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新课标。
[2]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