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内湖湾型城区的典型代表,无锡市的滨湖区虽资源禀赋绝佳,但在以往发展中,坐拥雄厚发展基础,却未能孕育真正地标产业;富集海量院所资源,却未能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独揽最美湖光山色,却未能吸附高端产业人才。以至于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只见高原,不见高峰;只见报道,不见爆发。
这在客观上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对人才、资源的虹吸效应较强有关。但问题的根源更多还出在自身,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态红线制约。由于受太湖和梅梁湖生态保护红线的“双线”管控,土地开发利用受限,湖湾沿线只有生态,没有业态,只能见水,不能亲水,生态与产业(企业)基本割裂,想要发展也只能望湖兴叹。二是政策优势不大。由于滨湖和周边湖湾型城区发达程度近似,“双招双引”政策也大同小异,没有突出的政策优势,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弱于周边,解决不了高端产业、高端企业、高端项目、高端人才为什么“一定”要来滨湖落户这一基本问题,想要竞争也只是有心无力。
此外,在与产业和创新相关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招商不够精准、产业集聚度低、转型升级不快、营商环境待提升、科创氛围不浓、人才档次不高、人才粘性不强、载体建设改造不快、院地合作不多、重大战略融入不深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疫情风险未散、中美关系僵持、“双循环”新格局开启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外循环,利用和创造优势,走出一条独具滨湖特色的发展之路,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基于此,无锡市级层面近期对滨湖区提出了“要构造优势独具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这一新要求,这既是对“湖湾型城区”未来发展可能的精准研判,又是对当下“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考量。围绕“两体系”的打造,结合相关调研及区情实际,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中有所作为。
一、做强优势与再造优势
1.借势与借力相结合破围土地红线困扰,做强湖湾优势。力争将生态红线转化为生态红利。一方面是借势,以重量级产业发展规划创造规模化产业集聚可能。邀请国内最顶尖、最权威的生态经济专家来滨湖区调研并撰写高水平沿湖产业发展规划,递交高层领导批示,推动有关产业项目落户滨湖。另一方面是借力,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落户来推动土地空间的释放。根据滨湖产业优势,招引类似贵州平塘“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项目、东莞散列中子源实验室、合肥量子实验室等顶尖国家级实验室落户滨湖,借助国家层面力量推动沿湖土地资源瓶颈的重新疏通并在项目周边集聚一大批科研机构、团队、产业项目,这样就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为滨湖经济发展松绑。
2.调优与调准相结合破围体制机制困扰,做强政策优势。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是许多城市竞相追捧的发展热点,而与之相关联的企业究竟选择在何地落户与税收(特别是高管、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高低密不可分。目前国内针对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45%,从全球范围来讲都是比较高的,意味着百万年薪者每年实际到手收入仅为55万。这也是一些高科技企业为了规避公司高管、高端研发人才收入缩水而将企业总部迁往香港(个人所得税上限17%)、新加坡(个人所得税上限20%)等地的背后原因。滨湖有必要邀请顶尖智库团队,在优化、改进税收政策方面进行研究或通过对上争取,以财税改革试验区形式做先行先试,减少落户企业负担和高端人才隐忧,这将是决定滨湖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未来走势的关键所在。此外,滨湖各类人才补贴有限且多以“撒胡椒粉”形式发放,普通毕业生感觉“隔靴搔痒”,高端人才对其“不屑一顾”,难以对引进高水平人才起到真正作用,建议调整优化此类政策,将补贴有针对性地集中、大额度发放给一定范围的高端人才,用“滴灌”取代“漫灌”,避免宝贵资金“打水漂”。
3.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破围经济下行困扰,再造发展优势。在融入国内大循环方面,组织专业人士对疫情突袭、灾情突发、世情突变形势下有哪些产业、行业异军突起进行分析研判和梳理,对其中具有可持续性、高成长性的产业、企业做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对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中亚、西亚、东南欧、非洲等地)投资建设的无锡企业(项目)进行摸排接洽,了解其所在国家的产品供销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外贸进出口方案,大力融入国际大循环。
二、筑牢现代产业体系
1.以“两部”型领军企业为目标,实施精准招商。编制滨湖区相关产业《头部企业、总部企业名录》,实施精准定向招商。高规格举办好太湖创“芯”峰会、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等高端行业论坛,开展全媒体推介,吸引“两部”型企业落户。高水平打造“总部经济综合体”。加大“尖子生”扶植力度,培育更多“雛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
2.以地标性产业集群为支撑,细化规划布局。以产业链延伸、特色集群打造、产业联盟构建为方向,精心擘画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车联网、信息技术、影视文化、金融创投六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推进中科芯FPGA、胜科纳米、金诚滨湖天使基金等项目加速落地。助力建适医疗、智康弘义、华瑞特医、微研股份、宇辰新能源等项目实施。形成多片高密度、高成长性的“企业森林”。以“集群发展、丰富供给、跨界融合、品牌引领”为路径,着力引进文创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具有无锡特质的文化地标,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街区,培育更多省级以上文创产业示范点。
3.以数字化智能升级为方向,加速产业提档。围绕装备化、融合化、数字化大力促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通过“工业上楼”“机器换人”加快推进医药、装备、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在内的一批企业加速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一批“黑灯工厂”“无人车间”。引导制造企业加强智能关键技术开发,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推动区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培育数字文化、数字艺术、网络直播、网络文学、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推动区内优秀数字文化企业在技术、创意、资本等领域与市场需求对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4.以亲情式营商环境为保障,提升区域魅力。压缩审批时限、压减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要件,精梳“证明类”事项。对于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投资项目110指挥平台”建设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对审批事项、法律依据、所需资料、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进行明确。深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条”。深化行政审批“一窗式”改革,充分利用好“灵锡”“惠企通”平台,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建设电子印章系统,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构建信贷融资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 信用”转型,对投资者权益、合同执行、知识产权和市场主体退出进行全程护航。
三、塑强科技创新体系
1.提升人才粘性,滋养创新土壤。深度实施“滨湖创新30条”“滨湖之光”人才计划。主动招引、承接受中美关系恶化影响而失业、回国的海外科研人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高端人才驻留粘性。以海吉亚医院等高端医院的落户为契机,招引更多高水平三甲医院入驻。力争引入宋庆龄、蒙台梭利等国内知名幼儿园。吸引全国排名前十的中小学在滨湖设立分校。着眼本土人才培养,参考西湖大学模式,瞄准前沿学科,以博士培养为起点,以颠覆性技术研究为方向,争创一所高端研究型大学(以无锡市委党校老校区地块为本部,分设蠡园开发区校区和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校区和胡埭校区)。针对高科技人才集聚的蠡园开发区打造“工程師小镇”,针对生物医药人才集聚的马山度假区高水平建好“祥云小镇”高端商务综合体。调研考察科研人才生活需求,对促动发展“宅经济”“夜经济”“沉浸体验经济”“场景经济”“二次元经济”进行探索和尝试。
2.推进载体建设,拓展创新空间。聚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全程双创载体链条打造,建设科创高地。排查各板块楼宇、标房内的企业状况,对低效、僵尸、污染企业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邀请高端专业设计公司,对梅园电梯厂地块、勤新工业园、青龙山工业园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创业环境。
3.强化院地合作,转化创新成果。以共建太湖实验室为契机,加强与702研究所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加快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民用化步伐,在蓝藻打捞、河道清淤、环保监测、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为滨湖区的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优化与中科芯、清华研究院的联结协调机制。建立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日常对接机制。推进哈工大机器人项目、深海空间站项目落地。为凯美锡、油泵油嘴等军转民项目和河埒传感器、继平锻造等民参军项目做好全程服务。
4.融入重大战略,汲取创新红利。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及锡宜一体化战略规划,编制并实施《滨湖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1—2025)》。加速布设5G、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为承接高端科创企业、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牵头与太湖湾科创带沿线的21家高校院所,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创新平台,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太湖实验室等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与联盟单位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中的协同合作。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 )
这在客观上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对人才、资源的虹吸效应较强有关。但问题的根源更多还出在自身,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态红线制约。由于受太湖和梅梁湖生态保护红线的“双线”管控,土地开发利用受限,湖湾沿线只有生态,没有业态,只能见水,不能亲水,生态与产业(企业)基本割裂,想要发展也只能望湖兴叹。二是政策优势不大。由于滨湖和周边湖湾型城区发达程度近似,“双招双引”政策也大同小异,没有突出的政策优势,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弱于周边,解决不了高端产业、高端企业、高端项目、高端人才为什么“一定”要来滨湖落户这一基本问题,想要竞争也只是有心无力。
此外,在与产业和创新相关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招商不够精准、产业集聚度低、转型升级不快、营商环境待提升、科创氛围不浓、人才档次不高、人才粘性不强、载体建设改造不快、院地合作不多、重大战略融入不深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疫情风险未散、中美关系僵持、“双循环”新格局开启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外循环,利用和创造优势,走出一条独具滨湖特色的发展之路,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基于此,无锡市级层面近期对滨湖区提出了“要构造优势独具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这一新要求,这既是对“湖湾型城区”未来发展可能的精准研判,又是对当下“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考量。围绕“两体系”的打造,结合相关调研及区情实际,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中有所作为。
一、做强优势与再造优势
1.借势与借力相结合破围土地红线困扰,做强湖湾优势。力争将生态红线转化为生态红利。一方面是借势,以重量级产业发展规划创造规模化产业集聚可能。邀请国内最顶尖、最权威的生态经济专家来滨湖区调研并撰写高水平沿湖产业发展规划,递交高层领导批示,推动有关产业项目落户滨湖。另一方面是借力,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落户来推动土地空间的释放。根据滨湖产业优势,招引类似贵州平塘“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项目、东莞散列中子源实验室、合肥量子实验室等顶尖国家级实验室落户滨湖,借助国家层面力量推动沿湖土地资源瓶颈的重新疏通并在项目周边集聚一大批科研机构、团队、产业项目,这样就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为滨湖经济发展松绑。
2.调优与调准相结合破围体制机制困扰,做强政策优势。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是许多城市竞相追捧的发展热点,而与之相关联的企业究竟选择在何地落户与税收(特别是高管、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高低密不可分。目前国内针对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45%,从全球范围来讲都是比较高的,意味着百万年薪者每年实际到手收入仅为55万。这也是一些高科技企业为了规避公司高管、高端研发人才收入缩水而将企业总部迁往香港(个人所得税上限17%)、新加坡(个人所得税上限20%)等地的背后原因。滨湖有必要邀请顶尖智库团队,在优化、改进税收政策方面进行研究或通过对上争取,以财税改革试验区形式做先行先试,减少落户企业负担和高端人才隐忧,这将是决定滨湖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未来走势的关键所在。此外,滨湖各类人才补贴有限且多以“撒胡椒粉”形式发放,普通毕业生感觉“隔靴搔痒”,高端人才对其“不屑一顾”,难以对引进高水平人才起到真正作用,建议调整优化此类政策,将补贴有针对性地集中、大额度发放给一定范围的高端人才,用“滴灌”取代“漫灌”,避免宝贵资金“打水漂”。
3.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破围经济下行困扰,再造发展优势。在融入国内大循环方面,组织专业人士对疫情突袭、灾情突发、世情突变形势下有哪些产业、行业异军突起进行分析研判和梳理,对其中具有可持续性、高成长性的产业、企业做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对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中亚、西亚、东南欧、非洲等地)投资建设的无锡企业(项目)进行摸排接洽,了解其所在国家的产品供销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外贸进出口方案,大力融入国际大循环。
二、筑牢现代产业体系
1.以“两部”型领军企业为目标,实施精准招商。编制滨湖区相关产业《头部企业、总部企业名录》,实施精准定向招商。高规格举办好太湖创“芯”峰会、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等高端行业论坛,开展全媒体推介,吸引“两部”型企业落户。高水平打造“总部经济综合体”。加大“尖子生”扶植力度,培育更多“雛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
2.以地标性产业集群为支撑,细化规划布局。以产业链延伸、特色集群打造、产业联盟构建为方向,精心擘画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车联网、信息技术、影视文化、金融创投六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推进中科芯FPGA、胜科纳米、金诚滨湖天使基金等项目加速落地。助力建适医疗、智康弘义、华瑞特医、微研股份、宇辰新能源等项目实施。形成多片高密度、高成长性的“企业森林”。以“集群发展、丰富供给、跨界融合、品牌引领”为路径,着力引进文创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具有无锡特质的文化地标,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街区,培育更多省级以上文创产业示范点。
3.以数字化智能升级为方向,加速产业提档。围绕装备化、融合化、数字化大力促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通过“工业上楼”“机器换人”加快推进医药、装备、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在内的一批企业加速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一批“黑灯工厂”“无人车间”。引导制造企业加强智能关键技术开发,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推动区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培育数字文化、数字艺术、网络直播、网络文学、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推动区内优秀数字文化企业在技术、创意、资本等领域与市场需求对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4.以亲情式营商环境为保障,提升区域魅力。压缩审批时限、压减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要件,精梳“证明类”事项。对于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投资项目110指挥平台”建设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对审批事项、法律依据、所需资料、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进行明确。深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条”。深化行政审批“一窗式”改革,充分利用好“灵锡”“惠企通”平台,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建设电子印章系统,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构建信贷融资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 信用”转型,对投资者权益、合同执行、知识产权和市场主体退出进行全程护航。
三、塑强科技创新体系
1.提升人才粘性,滋养创新土壤。深度实施“滨湖创新30条”“滨湖之光”人才计划。主动招引、承接受中美关系恶化影响而失业、回国的海外科研人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高端人才驻留粘性。以海吉亚医院等高端医院的落户为契机,招引更多高水平三甲医院入驻。力争引入宋庆龄、蒙台梭利等国内知名幼儿园。吸引全国排名前十的中小学在滨湖设立分校。着眼本土人才培养,参考西湖大学模式,瞄准前沿学科,以博士培养为起点,以颠覆性技术研究为方向,争创一所高端研究型大学(以无锡市委党校老校区地块为本部,分设蠡园开发区校区和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校区和胡埭校区)。针对高科技人才集聚的蠡园开发区打造“工程師小镇”,针对生物医药人才集聚的马山度假区高水平建好“祥云小镇”高端商务综合体。调研考察科研人才生活需求,对促动发展“宅经济”“夜经济”“沉浸体验经济”“场景经济”“二次元经济”进行探索和尝试。
2.推进载体建设,拓展创新空间。聚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全程双创载体链条打造,建设科创高地。排查各板块楼宇、标房内的企业状况,对低效、僵尸、污染企业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邀请高端专业设计公司,对梅园电梯厂地块、勤新工业园、青龙山工业园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创业环境。
3.强化院地合作,转化创新成果。以共建太湖实验室为契机,加强与702研究所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加快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民用化步伐,在蓝藻打捞、河道清淤、环保监测、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为滨湖区的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优化与中科芯、清华研究院的联结协调机制。建立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日常对接机制。推进哈工大机器人项目、深海空间站项目落地。为凯美锡、油泵油嘴等军转民项目和河埒传感器、继平锻造等民参军项目做好全程服务。
4.融入重大战略,汲取创新红利。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及锡宜一体化战略规划,编制并实施《滨湖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1—2025)》。加速布设5G、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为承接高端科创企业、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牵头与太湖湾科创带沿线的21家高校院所,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创新平台,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太湖实验室等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与联盟单位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中的协同合作。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