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18岁,发现颈部增粗3年,伴压迫感半年入院.查体:颈部增粗,甲状腺增大,左侧可及4.0 cm×6.0 cm×2.0 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偏硬,表面肤色正常,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气管偏右,周围未及肿大淋巴结.未闻及血管杂音及震颤,无声音嘶哑及呛咳.肝肋下1 cm,质软。
【机 构】
:
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18岁,发现颈部增粗3年,伴压迫感半年入院.查体:颈部增粗,甲状腺增大,左侧可及4.0 cm×6.0 cm×2.0 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偏硬,表面肤色正常,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气管偏右,周围未及肿大淋巴结.未闻及血管杂音及震颤,无声音嘶哑及呛咳.肝肋下1 cm,质软。
其他文献
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静脉性疾病,据报道在我国人群患病率高达27%,年新发病率为0.5%~3.0%[1].病因有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
例1女,48岁.9个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损伤胆总管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对端吻合修补、T管支架引流术.带管出院.门诊拔T管.回家后感上腹痛逐渐加剧,第3日入院.体查:T 36.4℃,无黄疸,腹平,右上腹压痛明显.彩超示下腹腔内4 cm宽液暗区.腹穿刺抽出胆汁,行剖腹探查术.见T管瘘管与腹壁间无粘连,T管瘘管壁极薄,予以结扎瘘管.痊愈出院。
患者,女,32岁,发现右侧颈上部肿物1年入院.查体: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右侧颈部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胸锁乳突肌深部位置可触及一近圆形肿物,大小约3 cm×2 cm,质地中等,无压痛,无搏动感,边界清楚,不随吞咽活动,听诊无血管杂音.颈部B超示:双侧甲状腺末见异常,右叶甲状腺上极外侧可探及-3.7 cm×1.7 cm的低回声,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
目的 探讨通过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诱导供体胰岛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高表达对异种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对小鼠胰岛移植模型,分为对照组、体内诱导组、体外诱导组、体内阻断组及体外阻断组5组,改良Gotoh法提取胰岛,移植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肾包膜下.比较各组受体移植后血糖维持正常时间,糖刺激试验检测胰岛功能
例1男,19岁.拖拉机翻车轧伤腹部后上腹部疼痛,恶心未呕吐,伤后4 h来诊.查体:P 96次/min,BP 120/80mm Hg,神志清楚,一般状态佳,贫血貌.腹部稍胀,呼吸运动不受限,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腹部X线检查无异常所见.腹穿抽出不凝血。
例1 女,50岁,因心慌、胸闷不适6 d,加重1 h于2007年3月19日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血压正常,左上腹扪及直径约8.0 cm大小囊性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
患者女,58岁.发现颈前区无痛性肿块1月余入院.B超:甲状腺右叶及峡部见一偏低回声团块,范围约42 mm×28 mm×37 m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血流信号增多.团块体积较大,仅上极残留少量腺体组织.甲状腺左叶上极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1 mm×2.8 mm.诊断为甲状腺右叶巨大肿块,甲状腺左叶小结节。
目前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的确切发病率还不清楚,但由于肝硬化常出现腹水、凝血功能障碍、术后高腹压、腹水渗漏等因素,易导致疝修补术失败和术后复发,其治疗远较普通腹股沟疝困难.我院1999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合并肝硬化的腹股沟疝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伴消瘦"入院,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黑便等症状.既往无胆囊炎、上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未见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Hb 122 g/L.肠镜检查见结肠多发性息肉样隆起,黏膜水肿,肠壁增厚。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0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204例按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18例,Ⅱ型40例,Ⅲa型30例,Ⅲb型53例,Ⅳ型57例.其余6例未分型.术前行彩超、CT检查和MRCP检查与术中Bismuth分型对照,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