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上海中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磊,他率先走出办公室,迎接笔者并握手问候。这在我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实不多见,笔者心中不禁一热并窃喜。一热是因为陈磊的热情和对人的尊重;窃喜是依笔者所见,采访这样的老总,一定会比较顺利。果然,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佐证了我的这一预感。
有资料显示,近一半的民营企业家子女不愿接父母亲的班,陈磊却不仅愿意,而且还接得不错。采访就从他的接班说起。陈磊说:父亲几十年创业的喜悦、困惑、成就感,自己耳闻目睹,我的喜怒哀乐也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起伏,我对这份家产是有感情的。前不久看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感同身受。剧中仿佛再现了我家的经历。父亲创业时十分艰辛,我们一家人刚来上海时吃住都很差,日子过得很艰苦。何况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产总得有人继承,自己在大学时学的是市场营销,用得上,也可检验和实践一下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陈磊从2005年的大四开始就到公司实习。第一年被他父亲“发配”到了西北分公司锻炼和熟悉市场,一年多后回到上海,先后任董事长助理、副董事长、工业园区总经理、公司总栽,2012年正式独当一面。现在他父亲陈庆钱只是偶尔来公司一次,尽管随时可以通电话,但毕竟与以前手把手的指导有着天壤之别。除了公司的长远规划、重大人事变动,老夫子已彻底交班了,这意味着陈磊身上的担子是实实在在的了。
十多家子公司,五六百号人,二十亿资产,业务从高低压输配电成套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医疗设备,还有全国百强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尽管陈磊到公司已有7个年头,情况已熟,但要管理好绝非易事。陈磊明白,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自己再怎么学习也不可能掌握那么多专业技术,只有通过人、制度和管理,才能把企业管好。他认为,工作都是人做的,要做好工作这个做工作的人就应该有积极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领导就要看到这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如果不能发现员工的长处并安排适当的工作,则是领导的失职。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
为此,公司买了一批《色眼识人》的书在管理人员中开展学习和讨论,陈磊经常在会上与大家平等地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学习,大家不仅学会了观察和使用人,还学会了尊重人和管理人,使广大员工有一个更为宽松舒畅的人文工作环境,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陈磊经常说,招来的人不可能都是最优秀的,但要善于挖掘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告诉员工不是来享福的,同时告诉他们努力的方向,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公司工作。要克服浮躁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为了克服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现象,陈磊在公司的局域网上开设了沟通平台,公司上中下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直接向他反映各类意见、建议,为他做好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参谋。
说起对人的管理陈磊讲了这么一件事。一次对一个管理人员的去留问题他与父亲意见相左。他认为,一个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就走人。而他父亲认为,犯错的人不等于没有优点,一犯错就走人不合适。后来此人选择了自行离开公司。但这件事给陈磊留下了思考:优缺点总是在一个人身上兼有,简单或孤立地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都是片面的。为什么自己的看法会和父亲不一样呢?自那以后,陈磊不再轻易否定一个人,而是学着看一个人时先欣赏他的优点,并同时容忍他的瑕疵,进而学会与人融合和合作。他尤其认为,在公司有许多比他年长和在公司比他时间长的同志,自己特别要重视这一点。
说起与父亲在一些问题上的冲突时,陈磊说,父亲有时会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先告诉自己,但有时是不说的,让你自己在实践中、在碰壁中去理解。后来我特别理解父亲的这番用意,那些让我自己去理解的道理,当我理解时都感到特别有收获,记得特别牢,以后也能运用。而那些一开始就告诉我的道理,尽管也记住了,但往往体会不深,用得也会少一些。
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制度重于技术。采访中陈磊一再强调,守好业靠创新,否则守不住。他认为起家靠产品,壮大靠制度,光靠市场和技术是不行的。陈磊上任后,对施行多年的《企业管理大全》进行修改和完善,从制度上鼓励员工学科技知识,对激励政策进一步在表彰和奖励方面给予细化及落实。其次,在民主测评方面把过去干部考核员工的单向做法改为双向考评,为员工提供“背靠背”的发言机会。他认为:无论员工的意见正确与否,总要让他把话说出来,一个人只有心无顾忌地把话说出来才有可能心情舒畅。让人说话是尊重他人和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的表现。一定要让员工也有话语权,有一个平等竞争和晋升的环境及机会,这是我的责任。
在市场营销方面,科班出身的陈磊认为,只有掌握好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手段,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发挥最大的作用。他首先革新了中科的网站;其次,注重和及时利用行业内网站的动向。他说,利用好这些信息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是在有些免费网站上增加发布信息的内容和频率,尤其要及时发布新产品的信息。但无论有多少营销手段,陈磊最青睐的是“服务营销”,他特别赞成青岛海尔的“服务的价值高于广告和公关”这一营销论断。他表示要把“服务营销”放到营销的战略位置、核心位置、前端位置。利用网络是像陈磊这一批青年人都有的优势,但陈磊把它利用起来了,利用好了。
说到对集团今后的前景期盼,陈磊稳重地说道,一定要结合集团的实际,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升级换代上面,不断地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问世。一个销售多年的产品没有创新必然会走向死亡。
二十多年来,中科公司获得近百项荣誉:国家甲级机电设备成套单位、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奖牌和虹口区光彩事业先进单位等。陈磊本人也有近二十个社会职务:上海市工商联执委、各地在沪企业(协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虹口区工商联副主席、虹口区工商联非公经济新生代联谊会会长等。面对这些荣誉、压力和动力,陈磊胸有成竹地说,正在努力学习“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过去,公司每年总是提出要增加多少产值的目标,但具体的分解和落实不够。从他开始就把目标具体化,落实到每个总经理身上,同时真正地放职放权。这样他就有更多时间考虑公司长远和重大的事情,平时只要多与那些总经理沟通就行。看来陈磊的钢琴弹得是有声有色了。
采访尾声,摄影师为陈磊拍照。身高一米八的他在“拗”了几个常规造型后,突然一改采访中的沉稳,微笑着张开双臂,来了个欢迎大自然的动作,尽显青春的蓬勃活力。此时,笔者的脑海中顿时蹦出一个念头:有这样洒脱年轻的人带领企业,企业一定能不辍创新,阔步前进。
有资料显示,近一半的民营企业家子女不愿接父母亲的班,陈磊却不仅愿意,而且还接得不错。采访就从他的接班说起。陈磊说:父亲几十年创业的喜悦、困惑、成就感,自己耳闻目睹,我的喜怒哀乐也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起伏,我对这份家产是有感情的。前不久看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感同身受。剧中仿佛再现了我家的经历。父亲创业时十分艰辛,我们一家人刚来上海时吃住都很差,日子过得很艰苦。何况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产总得有人继承,自己在大学时学的是市场营销,用得上,也可检验和实践一下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陈磊从2005年的大四开始就到公司实习。第一年被他父亲“发配”到了西北分公司锻炼和熟悉市场,一年多后回到上海,先后任董事长助理、副董事长、工业园区总经理、公司总栽,2012年正式独当一面。现在他父亲陈庆钱只是偶尔来公司一次,尽管随时可以通电话,但毕竟与以前手把手的指导有着天壤之别。除了公司的长远规划、重大人事变动,老夫子已彻底交班了,这意味着陈磊身上的担子是实实在在的了。
十多家子公司,五六百号人,二十亿资产,业务从高低压输配电成套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医疗设备,还有全国百强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尽管陈磊到公司已有7个年头,情况已熟,但要管理好绝非易事。陈磊明白,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自己再怎么学习也不可能掌握那么多专业技术,只有通过人、制度和管理,才能把企业管好。他认为,工作都是人做的,要做好工作这个做工作的人就应该有积极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领导就要看到这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如果不能发现员工的长处并安排适当的工作,则是领导的失职。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
为此,公司买了一批《色眼识人》的书在管理人员中开展学习和讨论,陈磊经常在会上与大家平等地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学习,大家不仅学会了观察和使用人,还学会了尊重人和管理人,使广大员工有一个更为宽松舒畅的人文工作环境,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陈磊经常说,招来的人不可能都是最优秀的,但要善于挖掘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告诉员工不是来享福的,同时告诉他们努力的方向,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公司工作。要克服浮躁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为了克服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现象,陈磊在公司的局域网上开设了沟通平台,公司上中下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直接向他反映各类意见、建议,为他做好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参谋。
说起对人的管理陈磊讲了这么一件事。一次对一个管理人员的去留问题他与父亲意见相左。他认为,一个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就走人。而他父亲认为,犯错的人不等于没有优点,一犯错就走人不合适。后来此人选择了自行离开公司。但这件事给陈磊留下了思考:优缺点总是在一个人身上兼有,简单或孤立地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都是片面的。为什么自己的看法会和父亲不一样呢?自那以后,陈磊不再轻易否定一个人,而是学着看一个人时先欣赏他的优点,并同时容忍他的瑕疵,进而学会与人融合和合作。他尤其认为,在公司有许多比他年长和在公司比他时间长的同志,自己特别要重视这一点。
说起与父亲在一些问题上的冲突时,陈磊说,父亲有时会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先告诉自己,但有时是不说的,让你自己在实践中、在碰壁中去理解。后来我特别理解父亲的这番用意,那些让我自己去理解的道理,当我理解时都感到特别有收获,记得特别牢,以后也能运用。而那些一开始就告诉我的道理,尽管也记住了,但往往体会不深,用得也会少一些。
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制度重于技术。采访中陈磊一再强调,守好业靠创新,否则守不住。他认为起家靠产品,壮大靠制度,光靠市场和技术是不行的。陈磊上任后,对施行多年的《企业管理大全》进行修改和完善,从制度上鼓励员工学科技知识,对激励政策进一步在表彰和奖励方面给予细化及落实。其次,在民主测评方面把过去干部考核员工的单向做法改为双向考评,为员工提供“背靠背”的发言机会。他认为:无论员工的意见正确与否,总要让他把话说出来,一个人只有心无顾忌地把话说出来才有可能心情舒畅。让人说话是尊重他人和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的表现。一定要让员工也有话语权,有一个平等竞争和晋升的环境及机会,这是我的责任。
在市场营销方面,科班出身的陈磊认为,只有掌握好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手段,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发挥最大的作用。他首先革新了中科的网站;其次,注重和及时利用行业内网站的动向。他说,利用好这些信息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是在有些免费网站上增加发布信息的内容和频率,尤其要及时发布新产品的信息。但无论有多少营销手段,陈磊最青睐的是“服务营销”,他特别赞成青岛海尔的“服务的价值高于广告和公关”这一营销论断。他表示要把“服务营销”放到营销的战略位置、核心位置、前端位置。利用网络是像陈磊这一批青年人都有的优势,但陈磊把它利用起来了,利用好了。
说到对集团今后的前景期盼,陈磊稳重地说道,一定要结合集团的实际,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升级换代上面,不断地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问世。一个销售多年的产品没有创新必然会走向死亡。
二十多年来,中科公司获得近百项荣誉:国家甲级机电设备成套单位、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奖牌和虹口区光彩事业先进单位等。陈磊本人也有近二十个社会职务:上海市工商联执委、各地在沪企业(协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虹口区工商联副主席、虹口区工商联非公经济新生代联谊会会长等。面对这些荣誉、压力和动力,陈磊胸有成竹地说,正在努力学习“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过去,公司每年总是提出要增加多少产值的目标,但具体的分解和落实不够。从他开始就把目标具体化,落实到每个总经理身上,同时真正地放职放权。这样他就有更多时间考虑公司长远和重大的事情,平时只要多与那些总经理沟通就行。看来陈磊的钢琴弹得是有声有色了。
采访尾声,摄影师为陈磊拍照。身高一米八的他在“拗”了几个常规造型后,突然一改采访中的沉稳,微笑着张开双臂,来了个欢迎大自然的动作,尽显青春的蓬勃活力。此时,笔者的脑海中顿时蹦出一个念头:有这样洒脱年轻的人带领企业,企业一定能不辍创新,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