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心灵世界的觉醒往往会表现为一种勃发的求知欲,对书籍产生热烈的向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一切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对于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绝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幼稚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读这种无聊的东西上。
(选自《周国平论阅读:做大师的学生》,周国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周国平的散文笔法灵活,平易流畅,充满哲思。在这篇千字短文里,他用浅白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读书的思考,提出了要读永恒的书的观点。文章围绕这一观点,从何谓“永恒的书”,为什么要读“永恒的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永恒的书”等方面展开论述,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在行文上自然亲切,仿佛娓娓道来,又似谆谆告诫,使读者在轻松的语境中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获得心灵的启迪。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论证,如文章的结尾部分,将“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幼稚故事的人”进行对比,揭示了阅读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使一个人所读的书与他的精神品位关联起来,从而论证了读“永恒的书”的必要性。初初认为,在正面论述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理,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论述也更加全面、有力。
读有所思
1.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2.读完全文,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为“永恒的书”?除了文中列举的《论语》《史记》《红楼梦》之外,你还能列举出一本“永恒的书”吗?
然而,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一切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对于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绝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幼稚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读这种无聊的东西上。
(选自《周国平论阅读:做大师的学生》,周国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周国平的散文笔法灵活,平易流畅,充满哲思。在这篇千字短文里,他用浅白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读书的思考,提出了要读永恒的书的观点。文章围绕这一观点,从何谓“永恒的书”,为什么要读“永恒的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永恒的书”等方面展开论述,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在行文上自然亲切,仿佛娓娓道来,又似谆谆告诫,使读者在轻松的语境中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获得心灵的启迪。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论证,如文章的结尾部分,将“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幼稚故事的人”进行对比,揭示了阅读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使一个人所读的书与他的精神品位关联起来,从而论证了读“永恒的书”的必要性。初初认为,在正面论述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理,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论述也更加全面、有力。
读有所思
1.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2.读完全文,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为“永恒的书”?除了文中列举的《论语》《史记》《红楼梦》之外,你还能列举出一本“永恒的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