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和网络化对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近年从国家到学校都在研究怎样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将教学资源方便快捷有效的呈现在学习者以及教学者面前。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老师已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中来。从2015年开始,我们的团队参与了电气自动化国家资源库的建设,承担的是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资源建设。具体来说是怎样将课程以碎片化的资源呈现出来,再怎样将碎片化的资源组织成方便学习及教学的线上课程,最后要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中进行推广。这个工作已开展三年,现在正处于资源补充更新与推广应用阶段,今年这个项目的资源已经载入到职教云平台,想必会有更好的推广效果。
关键词:技工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应用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技师学院,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技工教育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侧重工作任务的建立,将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目的。所以我们将课程资源碎片化上传线上,对老师的组课显得尤为重要。碎片化资源的研究与呈现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推广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在线上的资源组合形式,课程表现方法。在推广应用方面,是以职教云平台和教育企业的UMU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综上所述,研究报告分为: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分析;以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研讨技师学院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应用。
1.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推广分析
1.1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改革
如何使技工教育对接国家号召及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技工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国家规划内容涵盖技工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就提高技工教育质量而言,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已和国家战略对接。要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提高技工教育质量资源,再把资源充分利用。现在最缺的就是资源以及应用资源的平台。就单独的一门课程来讲,一体化改革的老师需要什么资源,学生需要什么资源,这些资源怎样进行体现,是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2课程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分析
1.2.1课程资源建设分析
在课程资源上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资源的基本承载形式,以文本、图片、课件、动画、微课、视频等作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基本表现形式最终形成资源。在该课题研究中,首先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划分最为基础,能体现团队对该课程以及一体化改革的理解程度,只有各个环节做到合理有效,才能为资源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源建设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怎样很好的制作将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资源应用上要依托信息化平台,学院没有先例可寻,也是该课题的难点。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应用也最终会成为教师丰富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平台上整合资源为一体化教学服务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1.2.2课程资源应用分析
在课程资源应用方面,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将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进行整合。使信息化平台成为教师一体化课程素材的来源和组合平台,成为学生线上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平台,也成为社会学习者远程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推广应用上与互联网对接,将资源进一步整合,学习者可进行线上学习,开拓了教育教学新思路,扩大了应用范围,符合现代教育推广理念。
2.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知识点和技能点,即知识点及技能点的范畴是什么?二是表现知识点的形式有哪些,哪些能够应用于线上应用,怎样划分侧重点?下面的论述将以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2.1什么是知识点和技能点
碎片化资源,绕不开知识点和技能点,碎片化资源只求碎是不行的。碎的资源,片面来讲没有任何意义,通过说明资源要碎到什么程度,产生了知识点和技能点,也就是用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最小的碎片。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知识和技能的最小单元,有独立意义。可以与其它知识点或技能点构成联系,在网络课程中能够承载独立信息的最小单元。很显然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不是简单的单个名词或者简单的动作,比如说“主控制卡”就不能称之为知识点,再比如“主控制卡地址”显然对于工作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来讲也不能称之为符合该课程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假如说我们把它改成“主控制卡地址設置”,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在这样一个点里面包含了主控制卡地址设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说首先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有独立的意义,围绕着这个点可以丰富它的知识内涵和技能内涵,围绕着这个点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呈现。另外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点与点之间具有平行的关系,递进的关系等。所以说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我们也要考虑,可以减少重复,可以按照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科学的进行划分。
2.2知识点和技能点体现的形式和侧重方向
知识点和技能点体现的形式多样,关键在于这个点所要承载和表达的信息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方便快捷有效的把承载和表达的信息体现出来。根据点所要承载和表达的信息不同,可以使用文本、图片、PPT、动画、微课、音频、试题等形式来支撑知识点。虽然手段很多,现阶段信息化水平高,方法不断更新,但归根结底是要表达知识点和技能点上。就“主控制卡地址设置”为例,在这个点里面有知识的内涵也有技能的内涵,所以体现起来内容就会比较丰富,地址设置的方法可以用文本及PPT体现,主控制卡外观及拨码可以用图片体现,而地址设置可以用微课活着动画体现。再比如“数据转发卡地址设置”,由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这个点的知识内涵就可以弱化,这样可以偏重于技能内涵。
课程资源开发以知识点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图片、课件等多种形式呈现,形式多样,思路新颖。在研究课题时,研究方法上注重实际,边研究边实践,可操作性强,使研究有可信度。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也值得思考:课程资源建设信息及资源繁杂,怎样合理的进行梳理与整合,这是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关联性问题;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创新,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知识和技能的最小单元,有独立意义,这种最小单元又与关联其它知识点。 3.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线上课程推广应用研究
将课程以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呈现出来,虽然解决了资源建设的问题,但是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碎片化的资源已经不是一门课程了,也就是说碎片化的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来讲没有逻辑性和整体性,对于教师来讲不能直接拿来授课。所以,要想将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这门课开展下去,就要对该课程的碎片化的资源进行二次加工,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一定的手段来辅助教师授课,促进学生学习。所以我们通过平台应用和课程推广开展研究。
3.1平台的应用研究
课程资源的载体是网络平台。从最初国家资源库建设使用的资源库平台(高教社联系开发),到职教云平台,以及我们所熟知的UMU、雨课堂等,每个网络平台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资源库平台有其局限性,没有融入到职教大家庭,应用热度不够,在推广应用上存在困难。职教云平台是一个大型的平台,将资源库平台和慕课平台进行了整合。UMU平台和雨课堂等都不是国家投入推广的平台,但社会知名度相对较高,使用也更加灵活,但资源量相对有限。我们重点对职教云和UMU平台进行了应用研究和推广。
3.1.1职教云平台的应用和推广
职教云平台在整合了资源库之后,将资源库的碎片化资源进行导入。既节省时间,也减少教师劳动量。职教云平台的资源量有国家级和省级资源库还有慕课学院,平台提供教师组课和授课入口以及学生学习入口。在教师平台可以利用资源创建课程,也可以在线创建班级,在班级中添加学生,然后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由添加学生创建自己的班级,进入到班级的同学就可以学习该教师组建的课程了。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线上作业布置与批改、组织考试以及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交流互动方面,具有通知和信件功能,能够在线处理学生的问题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
学生可根据教师搭建的课程进行学习。线上课程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教师可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了线上课程学习者就有了很大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终端登录,也可通过移动终端下载APP或者扫描二维码进行登录,使学习变得更快捷、更方便。在校学生可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提升学习效果,拓展知识。社会学习者,可与教师线上互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1.2 UMU平台的应用
职教云平台的好处是资源丰富,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资源进行组课来满足自己教学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课程的需要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但在使用的灵活性和快捷行上还需要其他平台来补充,这就是有所侧重不同,有得有失。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使用小快灵的UMU平台对职教云平台进行补充。UMU平台的特点就是可以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发送二维码,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识别即可学习,使用UMU平台进行组课不大现实,但在一些小规模学习上应用还是比较好的。
通过该平台我们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课程,然后再课程中添加自已需要的元素,比如说问卷、提问、签到、考试、作业、微课、视频等,甚至有可以提高课堂气氛的小游戏。所有这些教师可以添加的教学元素都可以生成二维码,然后推送给学生。在2018年十月份,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比赛培训中,我们就使用UMU平台对参加大赛的选手进行了培训,尤其是集散控制系统项目的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培训的内容有每天的签到、调查问卷的分发、理论试题学习、模拟考试、微课学习、往届大赛资料的学习等,时间持续约两个月,最终我们指导的学生在高职组比赛中取得了全国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比赛选手在规定学期内都进行了职教云平台集散控制系统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
3.2课程推广研究
课程推广对象是学习者,要把资源进行组合展现给学习者。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可适用不同的学习者。推广平台有职教云平台、UMU平台而学习者则包括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
3.2.1在校学生使用线上课程研究
在校学生通过线下和线上的结合完成学习。在推广职教云平台时,应该注意在校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开课情况和进度来灵活安排线下和线上的时间。因在校学生每周都有固定时间和教师见面解决问题,故线上交流相对较少。但可能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这就要求老师每天有固定时间在线帮助解决学生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由于其它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所以大型线上平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推送信息,教师可以更快捷的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这种移动终端实时推送学习信息的功能可以借鉴UMU平台,UMU平台可以实时的将平台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的微信平台上。例如,使用UMU课程以二维码的形式向学生推送一个小测验,假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了测验并提交了试卷,那么UMU平台就会立即通过微信向开课的教师推送提交试卷的信息,提醒教师查看。这也是我们在使用不同平台推广应用时发现的问题,也是值得平台开发者研究的地方。
3.2.2社会学习者使用线上课程研究
社会学习者和在校学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群体,社会学习者不能够到校开展系统完整的课程学习,线上课程对于他们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线上信息交流可解决很多问题。社会学习者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者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为开展教学提供了便利。因而可把企業员工培训作为社会学习者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同时把一些技能竞赛的学生也划归到社会学习者行列,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两部分人员具有基本相同的特质。社会学习者通过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图片、微课等课程资源独自开展自主学习,如果学习中遇到问题再通过线上信息与教师交流,不失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学习形式。我们使用职教云平台对鲁西化工培训班进行了培训,使用UMU平台对参加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国赛的同学进行了培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4.结束语
技师学院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知识是在更新的,更多的资源还需要去补充、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些前沿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习主席说改革的大潮不会停止,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只有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熊慕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与优化——基于学堂在线的比较[J].教育现代化.2018(53)
[2]吕桂军,袁巧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实践与反思[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3]姜铖镭,曾璐,王黠平,王迎锦.基于情境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学习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2019(01)
[4]孙田琳子,石福新,王子权,翁可立,谢文斌,赵阳,李婧,权文天,张丽明,林莉兰,洪叶.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
[5]顾至欣.高职学生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9(02)
[6]李鑫.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
[7]张燕红.“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01)
[8]孙豪.“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06)
作者简介:朱静山(1981.5-),男,汉族,籍贯:山东巨野,本科,十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关键词:技工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应用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技师学院,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技工教育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侧重工作任务的建立,将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目的。所以我们将课程资源碎片化上传线上,对老师的组课显得尤为重要。碎片化资源的研究与呈现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推广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在线上的资源组合形式,课程表现方法。在推广应用方面,是以职教云平台和教育企业的UMU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综上所述,研究报告分为: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分析;以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研讨技师学院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应用。
1.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推广分析
1.1技工教育现状与课程改革
如何使技工教育对接国家号召及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技工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国家规划内容涵盖技工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就提高技工教育质量而言,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已和国家战略对接。要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提高技工教育质量资源,再把资源充分利用。现在最缺的就是资源以及应用资源的平台。就单独的一门课程来讲,一体化改革的老师需要什么资源,学生需要什么资源,这些资源怎样进行体现,是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2课程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分析
1.2.1课程资源建设分析
在课程资源上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资源的基本承载形式,以文本、图片、课件、动画、微课、视频等作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基本表现形式最终形成资源。在该课题研究中,首先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划分最为基础,能体现团队对该课程以及一体化改革的理解程度,只有各个环节做到合理有效,才能为资源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源建设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怎样很好的制作将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资源应用上要依托信息化平台,学院没有先例可寻,也是该课题的难点。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应用也最终会成为教师丰富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平台上整合资源为一体化教学服务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1.2.2课程资源应用分析
在课程资源应用方面,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将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进行整合。使信息化平台成为教师一体化课程素材的来源和组合平台,成为学生线上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平台,也成为社会学习者远程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推广应用上与互联网对接,将资源进一步整合,学习者可进行线上学习,开拓了教育教学新思路,扩大了应用范围,符合现代教育推广理念。
2.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知识点和技能点,即知识点及技能点的范畴是什么?二是表现知识点的形式有哪些,哪些能够应用于线上应用,怎样划分侧重点?下面的论述将以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2.1什么是知识点和技能点
碎片化资源,绕不开知识点和技能点,碎片化资源只求碎是不行的。碎的资源,片面来讲没有任何意义,通过说明资源要碎到什么程度,产生了知识点和技能点,也就是用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最小的碎片。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知识和技能的最小单元,有独立意义。可以与其它知识点或技能点构成联系,在网络课程中能够承载独立信息的最小单元。很显然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不是简单的单个名词或者简单的动作,比如说“主控制卡”就不能称之为知识点,再比如“主控制卡地址”显然对于工作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来讲也不能称之为符合该课程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假如说我们把它改成“主控制卡地址設置”,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在这样一个点里面包含了主控制卡地址设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说首先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有独立的意义,围绕着这个点可以丰富它的知识内涵和技能内涵,围绕着这个点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呈现。另外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点与点之间具有平行的关系,递进的关系等。所以说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我们也要考虑,可以减少重复,可以按照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科学的进行划分。
2.2知识点和技能点体现的形式和侧重方向
知识点和技能点体现的形式多样,关键在于这个点所要承载和表达的信息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方便快捷有效的把承载和表达的信息体现出来。根据点所要承载和表达的信息不同,可以使用文本、图片、PPT、动画、微课、音频、试题等形式来支撑知识点。虽然手段很多,现阶段信息化水平高,方法不断更新,但归根结底是要表达知识点和技能点上。就“主控制卡地址设置”为例,在这个点里面有知识的内涵也有技能的内涵,所以体现起来内容就会比较丰富,地址设置的方法可以用文本及PPT体现,主控制卡外观及拨码可以用图片体现,而地址设置可以用微课活着动画体现。再比如“数据转发卡地址设置”,由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这个点的知识内涵就可以弱化,这样可以偏重于技能内涵。
课程资源开发以知识点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图片、课件等多种形式呈现,形式多样,思路新颖。在研究课题时,研究方法上注重实际,边研究边实践,可操作性强,使研究有可信度。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也值得思考:课程资源建设信息及资源繁杂,怎样合理的进行梳理与整合,这是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关联性问题;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创新,知识点和技能点是知识和技能的最小单元,有独立意义,这种最小单元又与关联其它知识点。 3.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线上课程推广应用研究
将课程以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呈现出来,虽然解决了资源建设的问题,但是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碎片化的资源已经不是一门课程了,也就是说碎片化的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来讲没有逻辑性和整体性,对于教师来讲不能直接拿来授课。所以,要想将集散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这门课开展下去,就要对该课程的碎片化的资源进行二次加工,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一定的手段来辅助教师授课,促进学生学习。所以我们通过平台应用和课程推广开展研究。
3.1平台的应用研究
课程资源的载体是网络平台。从最初国家资源库建设使用的资源库平台(高教社联系开发),到职教云平台,以及我们所熟知的UMU、雨课堂等,每个网络平台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资源库平台有其局限性,没有融入到职教大家庭,应用热度不够,在推广应用上存在困难。职教云平台是一个大型的平台,将资源库平台和慕课平台进行了整合。UMU平台和雨课堂等都不是国家投入推广的平台,但社会知名度相对较高,使用也更加灵活,但资源量相对有限。我们重点对职教云和UMU平台进行了应用研究和推广。
3.1.1职教云平台的应用和推广
职教云平台在整合了资源库之后,将资源库的碎片化资源进行导入。既节省时间,也减少教师劳动量。职教云平台的资源量有国家级和省级资源库还有慕课学院,平台提供教师组课和授课入口以及学生学习入口。在教师平台可以利用资源创建课程,也可以在线创建班级,在班级中添加学生,然后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由添加学生创建自己的班级,进入到班级的同学就可以学习该教师组建的课程了。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线上作业布置与批改、组织考试以及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交流互动方面,具有通知和信件功能,能够在线处理学生的问题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
学生可根据教师搭建的课程进行学习。线上课程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教师可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了线上课程学习者就有了很大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终端登录,也可通过移动终端下载APP或者扫描二维码进行登录,使学习变得更快捷、更方便。在校学生可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提升学习效果,拓展知识。社会学习者,可与教师线上互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1.2 UMU平台的应用
职教云平台的好处是资源丰富,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资源进行组课来满足自己教学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课程的需要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但在使用的灵活性和快捷行上还需要其他平台来补充,这就是有所侧重不同,有得有失。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使用小快灵的UMU平台对职教云平台进行补充。UMU平台的特点就是可以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发送二维码,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识别即可学习,使用UMU平台进行组课不大现实,但在一些小规模学习上应用还是比较好的。
通过该平台我们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课程,然后再课程中添加自已需要的元素,比如说问卷、提问、签到、考试、作业、微课、视频等,甚至有可以提高课堂气氛的小游戏。所有这些教师可以添加的教学元素都可以生成二维码,然后推送给学生。在2018年十月份,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比赛培训中,我们就使用UMU平台对参加大赛的选手进行了培训,尤其是集散控制系统项目的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培训的内容有每天的签到、调查问卷的分发、理论试题学习、模拟考试、微课学习、往届大赛资料的学习等,时间持续约两个月,最终我们指导的学生在高职组比赛中取得了全国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比赛选手在规定学期内都进行了职教云平台集散控制系统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
3.2课程推广研究
课程推广对象是学习者,要把资源进行组合展现给学习者。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可适用不同的学习者。推广平台有职教云平台、UMU平台而学习者则包括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
3.2.1在校学生使用线上课程研究
在校学生通过线下和线上的结合完成学习。在推广职教云平台时,应该注意在校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开课情况和进度来灵活安排线下和线上的时间。因在校学生每周都有固定时间和教师见面解决问题,故线上交流相对较少。但可能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这就要求老师每天有固定时间在线帮助解决学生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由于其它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所以大型线上平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推送信息,教师可以更快捷的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这种移动终端实时推送学习信息的功能可以借鉴UMU平台,UMU平台可以实时的将平台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的微信平台上。例如,使用UMU课程以二维码的形式向学生推送一个小测验,假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了测验并提交了试卷,那么UMU平台就会立即通过微信向开课的教师推送提交试卷的信息,提醒教师查看。这也是我们在使用不同平台推广应用时发现的问题,也是值得平台开发者研究的地方。
3.2.2社会学习者使用线上课程研究
社会学习者和在校学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群体,社会学习者不能够到校开展系统完整的课程学习,线上课程对于他们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线上信息交流可解决很多问题。社会学习者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者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为开展教学提供了便利。因而可把企業员工培训作为社会学习者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同时把一些技能竞赛的学生也划归到社会学习者行列,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两部分人员具有基本相同的特质。社会学习者通过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图片、微课等课程资源独自开展自主学习,如果学习中遇到问题再通过线上信息与教师交流,不失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学习形式。我们使用职教云平台对鲁西化工培训班进行了培训,使用UMU平台对参加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国赛的同学进行了培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4.结束语
技师学院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知识是在更新的,更多的资源还需要去补充、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些前沿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习主席说改革的大潮不会停止,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只有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熊慕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与优化——基于学堂在线的比较[J].教育现代化.2018(53)
[2]吕桂军,袁巧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实践与反思[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3]姜铖镭,曾璐,王黠平,王迎锦.基于情境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学习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2019(01)
[4]孙田琳子,石福新,王子权,翁可立,谢文斌,赵阳,李婧,权文天,张丽明,林莉兰,洪叶.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
[5]顾至欣.高职学生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9(02)
[6]李鑫.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
[7]张燕红.“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01)
[8]孙豪.“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06)
作者简介:朱静山(1981.5-),男,汉族,籍贯:山东巨野,本科,十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化工自动化及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