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步日落大道
菲律宾人的悠闲是出了名的。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代表礼貌,说起话来都面带微笑、慢条斯理。入乡随俗,黄昏时分,在有着日落大道之称的罗哈斯大道上晃悠了一番。
这条大道濒临马尼拉湾,南北延伸,全长10公里,贯穿市内最繁华的街区。夕阳下的马尼拉湾美得让人心醉.海面金光闪耀,岸边椰影婆娑。晚霞给沿岸的建筑、树丛以及海轮抹了一层淡红色的胭脂,岸堤情人的喁喁情话也掺杂其中,浪漫怡人。
晃悠归晃悠,血拼还是不会忘记的。
马卡迪商业中心聚集了诸多高级百货商场、影剧院、餐厅、酒吧以及古董店、珠宝店。不过我却偏爱一家叫Blikbayan的特色商店。商店共有三层楼,类似于上海的宜家,挎着硕大的藤编购物篮,能泡上一个下午。小到贝壳、椰壳饰物、刺绣手袋,大到民族礼服、木雕、藤制家具,包罗了菲律宾的特产,而且相对低廉的价格绝对让人双目放光、大呼过瘾!
小贩也是马尼拉的特色街景,他们多是兜售旅游纪念品和饮料零食。一个身挂长串子弹排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才知道那香肠般一节一节的原来是装着长生果的塑料袋。如果顾客要买,小男孩就从身上掐下一节来,颇具创意,而且方便得很。
声声巴鲁特(balut)的叫卖声也抓住了我的耳朵。循声望去,原来巴鲁特就是鸭胎蛋。鸭蛋孵化成小鸭一般需要28天。当18天鸭胎成形的时候,就可以食用了。卖蛋的大婶还特意叮嘱我,吃的时候先将蛋的大头轻轻敲开,吮吸汤汁,然后剥开蛋壳,撒上一点盐,吃起来味道才好。
惊艳吉普尼
在菲律賓首都马尼拉的街头,代表自由不羁的吉普车却捞演着公交车的角色,并且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吉普尼”(Jeepneeys)。惊艳是我对它们的第一感觉。街上的吉普尼就像橱窗里的玩具车一样,缤纷光鲜、花哨热闹。没有煞风景的车身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十足的彩色喷绘。
吉普尼没有固定的车站,它的行走线路和起点终点都标在车身和车头上,随时随地接受路人的扬招。在马尼拉,每天有3万辆以上的吉普尼行驶在750条线路上。
一般一辆吉普尼可容纳8—10人。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信仰天主教的国家,83%的菲律宾人是天主教徒,所以吉普尼的车头一般都悬挂着保平安的十字架念珠,车辆的后门则是敞开的。拥挤的时候,还可以看见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镜头——吊在车门口和坐在车顶上的乘客。车上没有售票员,你可以把车钱放在车头的小柜子里。司机会把不同面额的钱币夹在十指缝里,由乘客自行找零。更有趣的是菲律宾人喊停车的方式。除了开口喊停外,还可以用手敲打车顶或者发出“嘘嘘”的口哨声,司机听到了就会停靠。
直面“大火锅”
离开马尼拉市区,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两边LUX、POND•S的户外广告牌上,菲律宾混血美女的笑容灿烂了一路。
此行目的地是地球上最低最小的活火山,海拔仅300米的大雅台(下agatay)火山。大约5000年前,这座位于马尼拉以南,坐落在塔阿尔湖中间的小火山忽然爆发,顶部大幅下陷,又恰逢暴雨,雨水灌入凹陷就成了一个小火山湖。
当我第一眼见到这“湖中山,山中湖”时,联想到的居然是火锅。全长20多公里、宽约15公里,蓝汪汪的塔阿尔湖温柔宽广宛如底汤,而直径420米、面积只有大约1平方公里的小火山湖便是浓浓的蘸酱。
你可别小看了这只“大火锅”,在菲律宾50多座火山中,它可是最活跃的一座,四五百年来已爆发了40余次。湖水也很深。围绕塔阿尔湖而建的度假村,据说是10年前华人投资开发的。高尔夫、SPA、Casino(赌场)应有尽有,现在已成为菲律宾人最喜欢的避暑和蜜月胜地之一。
感动螃蟹船
坐缆车下山后,我坐上了向往已久的螃蟹船(又叫蜘蛛船)出海。船身左右向外伸出的八支竹竿还真像蟹脚呢,这是用来保持平衡的。菲律宾的船夫很客气,光着脚板沿着扶梯一字排开,向上船的游客伸出手。我便如公主般被接上了船,坐定后一抬头,忽然看见一行字,译成中文是“上帝指引我方向”的意思。不知道为了什么,一阵感动突如其来,可能是因为想到了阿甘和他的“珍妮号”捕虾船。
不远处就是白滩岛了。往下看是清澈见底的湛蓝海水,远眺则是洁白如玉的连绵沙滩,船下是斑斓的珊瑚礁,岸边则是高大的椰子树,不同肤色的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溺爱。
潜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闭目试想,浮潜在蓝天之下,荡漾在碧波之中,珊瑚妖娆,鱼群环绕,惬意至极.仿佛在海底触摸到了天堂。可惜我没有那份胆量,只得从包里掏出深蓝色的小圆罐,将满满一罐白沙连同回忆一并带走。
铭记历史风
菲律宾是个古老的热带岛国.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来此定居。在经过了漫长的西班牙统治时期、美国殖民时代后,菲律宾终于在1945年获得了独立。
黎刹公园(Rizal Park)位于罗哈斯大道旁.面对马尼拉湾。入口处伫立着菲律宾国父、领导菲律宾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黎刹纪念碑。在高耸的长方形石碑的正面,有黎刹的全身铜像,由两名武装士兵日夜守护。园内有黎刹遭枪决的实景雕塑和遗书墙,雕塑栩栩如生,遗书字字刻骨。再看看公园里嬉戏的人群,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圣地牙哥堡始建于1571年,临向大海。1945年的马尼拉之役,这里不但受到美军的猛烈炮轰,亦是日军的最后死守之地。残忍成性的日军建筑了一个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水牢,将大批菲律宾士兵监禁其中。每天涨潮时,海水大量流入,然后带走淹死的尸体。站在废弃的炮台上低头俯视,脚下水牢的石阶已然长满青苔,它们曾经见证了怎样一段屈辱的岁月呢?
马尼拉市内的美军纪念墓园同样有着深深的战争烙印。
这片面积达152公顷的绿地安葬了二战期间万余名美国和菲律宾的阵亡士兵。纯白的十字架整齐地排列在翠绿的草地上,加上周围茂密的槐洋树,显得雄浑悲壮。除了代表天主教的十字形墓碑外,还有少数代表犹太教的星形墓碑以及代表回教的半圆形墓碑。
墓地中央,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广场由两道巨型回廊包围,墙壁上刻着阵亡士兵的姓名、出生地,并有25幅大型地图说明了当年激战的情形,回廊的地面上还刻着直径一米左右的美国各州州徽。
无法想象这片安详宁静的绿地曾受过战争的洗礼。也许在炮火纷飞后的和平年代,它们留给后人的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历史印记而已.关于战役、战士,战衣、战地。
菲律宾人的悠闲是出了名的。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代表礼貌,说起话来都面带微笑、慢条斯理。入乡随俗,黄昏时分,在有着日落大道之称的罗哈斯大道上晃悠了一番。
这条大道濒临马尼拉湾,南北延伸,全长10公里,贯穿市内最繁华的街区。夕阳下的马尼拉湾美得让人心醉.海面金光闪耀,岸边椰影婆娑。晚霞给沿岸的建筑、树丛以及海轮抹了一层淡红色的胭脂,岸堤情人的喁喁情话也掺杂其中,浪漫怡人。
晃悠归晃悠,血拼还是不会忘记的。
马卡迪商业中心聚集了诸多高级百货商场、影剧院、餐厅、酒吧以及古董店、珠宝店。不过我却偏爱一家叫Blikbayan的特色商店。商店共有三层楼,类似于上海的宜家,挎着硕大的藤编购物篮,能泡上一个下午。小到贝壳、椰壳饰物、刺绣手袋,大到民族礼服、木雕、藤制家具,包罗了菲律宾的特产,而且相对低廉的价格绝对让人双目放光、大呼过瘾!
小贩也是马尼拉的特色街景,他们多是兜售旅游纪念品和饮料零食。一个身挂长串子弹排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才知道那香肠般一节一节的原来是装着长生果的塑料袋。如果顾客要买,小男孩就从身上掐下一节来,颇具创意,而且方便得很。
声声巴鲁特(balut)的叫卖声也抓住了我的耳朵。循声望去,原来巴鲁特就是鸭胎蛋。鸭蛋孵化成小鸭一般需要28天。当18天鸭胎成形的时候,就可以食用了。卖蛋的大婶还特意叮嘱我,吃的时候先将蛋的大头轻轻敲开,吮吸汤汁,然后剥开蛋壳,撒上一点盐,吃起来味道才好。
惊艳吉普尼
在菲律賓首都马尼拉的街头,代表自由不羁的吉普车却捞演着公交车的角色,并且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吉普尼”(Jeepneeys)。惊艳是我对它们的第一感觉。街上的吉普尼就像橱窗里的玩具车一样,缤纷光鲜、花哨热闹。没有煞风景的车身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十足的彩色喷绘。
吉普尼没有固定的车站,它的行走线路和起点终点都标在车身和车头上,随时随地接受路人的扬招。在马尼拉,每天有3万辆以上的吉普尼行驶在750条线路上。
一般一辆吉普尼可容纳8—10人。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信仰天主教的国家,83%的菲律宾人是天主教徒,所以吉普尼的车头一般都悬挂着保平安的十字架念珠,车辆的后门则是敞开的。拥挤的时候,还可以看见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镜头——吊在车门口和坐在车顶上的乘客。车上没有售票员,你可以把车钱放在车头的小柜子里。司机会把不同面额的钱币夹在十指缝里,由乘客自行找零。更有趣的是菲律宾人喊停车的方式。除了开口喊停外,还可以用手敲打车顶或者发出“嘘嘘”的口哨声,司机听到了就会停靠。
直面“大火锅”
离开马尼拉市区,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两边LUX、POND•S的户外广告牌上,菲律宾混血美女的笑容灿烂了一路。
此行目的地是地球上最低最小的活火山,海拔仅300米的大雅台(下agatay)火山。大约5000年前,这座位于马尼拉以南,坐落在塔阿尔湖中间的小火山忽然爆发,顶部大幅下陷,又恰逢暴雨,雨水灌入凹陷就成了一个小火山湖。
当我第一眼见到这“湖中山,山中湖”时,联想到的居然是火锅。全长20多公里、宽约15公里,蓝汪汪的塔阿尔湖温柔宽广宛如底汤,而直径420米、面积只有大约1平方公里的小火山湖便是浓浓的蘸酱。
你可别小看了这只“大火锅”,在菲律宾50多座火山中,它可是最活跃的一座,四五百年来已爆发了40余次。湖水也很深。围绕塔阿尔湖而建的度假村,据说是10年前华人投资开发的。高尔夫、SPA、Casino(赌场)应有尽有,现在已成为菲律宾人最喜欢的避暑和蜜月胜地之一。
感动螃蟹船
坐缆车下山后,我坐上了向往已久的螃蟹船(又叫蜘蛛船)出海。船身左右向外伸出的八支竹竿还真像蟹脚呢,这是用来保持平衡的。菲律宾的船夫很客气,光着脚板沿着扶梯一字排开,向上船的游客伸出手。我便如公主般被接上了船,坐定后一抬头,忽然看见一行字,译成中文是“上帝指引我方向”的意思。不知道为了什么,一阵感动突如其来,可能是因为想到了阿甘和他的“珍妮号”捕虾船。
不远处就是白滩岛了。往下看是清澈见底的湛蓝海水,远眺则是洁白如玉的连绵沙滩,船下是斑斓的珊瑚礁,岸边则是高大的椰子树,不同肤色的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溺爱。
潜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闭目试想,浮潜在蓝天之下,荡漾在碧波之中,珊瑚妖娆,鱼群环绕,惬意至极.仿佛在海底触摸到了天堂。可惜我没有那份胆量,只得从包里掏出深蓝色的小圆罐,将满满一罐白沙连同回忆一并带走。
铭记历史风
菲律宾是个古老的热带岛国.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来此定居。在经过了漫长的西班牙统治时期、美国殖民时代后,菲律宾终于在1945年获得了独立。
黎刹公园(Rizal Park)位于罗哈斯大道旁.面对马尼拉湾。入口处伫立着菲律宾国父、领导菲律宾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黎刹纪念碑。在高耸的长方形石碑的正面,有黎刹的全身铜像,由两名武装士兵日夜守护。园内有黎刹遭枪决的实景雕塑和遗书墙,雕塑栩栩如生,遗书字字刻骨。再看看公园里嬉戏的人群,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圣地牙哥堡始建于1571年,临向大海。1945年的马尼拉之役,这里不但受到美军的猛烈炮轰,亦是日军的最后死守之地。残忍成性的日军建筑了一个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水牢,将大批菲律宾士兵监禁其中。每天涨潮时,海水大量流入,然后带走淹死的尸体。站在废弃的炮台上低头俯视,脚下水牢的石阶已然长满青苔,它们曾经见证了怎样一段屈辱的岁月呢?
马尼拉市内的美军纪念墓园同样有着深深的战争烙印。
这片面积达152公顷的绿地安葬了二战期间万余名美国和菲律宾的阵亡士兵。纯白的十字架整齐地排列在翠绿的草地上,加上周围茂密的槐洋树,显得雄浑悲壮。除了代表天主教的十字形墓碑外,还有少数代表犹太教的星形墓碑以及代表回教的半圆形墓碑。
墓地中央,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广场由两道巨型回廊包围,墙壁上刻着阵亡士兵的姓名、出生地,并有25幅大型地图说明了当年激战的情形,回廊的地面上还刻着直径一米左右的美国各州州徽。
无法想象这片安详宁静的绿地曾受过战争的洗礼。也许在炮火纷飞后的和平年代,它们留给后人的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历史印记而已.关于战役、战士,战衣、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