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俐蕴的水墨与装置的主题涉及日常用品及自然因素。无论是水墨宣纸的平面作品,还是用棉布棉花做的雕塑,它们都带有轻松,飘逸的表象,自然轻易地把观众引入她的世界,就好像艺术家在分发糖果一样。
那些“糖果”,有可爱的玩具样式,亲切的尺寸,柔软得让人不禁想去触摸。它们有用丝绸、棉布做成的雕塑,造型或是漂浮的云、成串的雨滴、星星、山脉,或是汽车、电视机、台灯、烤箱、飞机等;也有恬淡如儿童插图般的纸上水墨。当你“尝”过以后,留下的不是甜腻的奶油或是水果的味道,而是一种若有似无甚至困惑的感受。
刘俐蕴从小受艺术熏陶,经历了八年的学院教育,因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而无所适从,“只有下乡写生时才感到快乐自由,大概是平和的自然和简单的农村生活让我有机会聆听自己的内心。”
1999年夏,刘俐蕴决定到英国坎特伯雷的肯特艺术学院读书,这段经历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她放弃了伦敦歌德史密斯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录取,选择了在安静中找寻自我:坎特伯雷美丽如花园,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宗教的中心,完好的保留着古城的面貌。此地的居民似乎还依循已逝的时间节奏,悠然地享受着生活。
突然从喧闹的北京跌入宁静的宗教之城,同时经常往返于当代艺术活跃的伦敦,时空的转换迫使她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和面对自己,回答逡巡在心中许久的问题。
得益于肯特艺术学院注重讨论、对话与思考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意识到一直寻找的东西似乎就在触手可及之处。循着独特的感受和直觉,刘俐蕴用一年的时间,基于日常生活物品创作完成了“物质之上”系列和以自己为原形的“轻”系列两组装置作品。其中“物质之上”由三十多件作品组成。刘俐蕴如同探险的孩子发现了埋藏已久的宝藏一样,乐此不疲地创作。这件作品在毕业展上获得了好评。她在肯特期间的创作已具备了日后艺术表达的基本因素,从此创作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作品。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立体作品是在天津的一个艺术展上,她展出的是一组名为《山水图卷》的大型装置作品,中心一组悬挂的物体,四周墙壁上五件大型的浮雕依次垂落。被棉花填充的丝绸泛着银光,云、山、树木、岩石等错落有致地漂浮在空中,一片云朵垂坠着不成比例的雨滴,如珍珠散落在地面。
不同于她早期作品中关涉的日常物品,这次她将目光转向自然以及中国山水画。材料也由棉布换为丝绸,这种变化拓展了她作品的空间,并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物件的外形是意象的。如果艺术家更多地把意志强加于材料上,那么所获得的形象会更逼真,但这并不是她的用心所在。相反,她选择了最符合其材料物理性的方式,如同被随意揉捏而成,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意象,需要观众的想象和推测来确定眼前之物。艺术家的注意力在于作品整体气氛的把握,呈现方式和空间摆放。
墙面的作品肖似国画山水的长卷。题材也是山水,只是变成了浮雕的形式。视觉上很新颖,可以看出她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建立联系。但因其在形式上与过去相似,精神上(与中间部分相比)便显得疏远了。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完整性,与中心悬挂的作品略有抵触之感。
在刘俐蕴的绘画作品中,形象是具象的,带有朦胧的叙事性。作品《轻——之一》中,一辆小汽车,好像因一个急迫的动机冲入画面中心,如无意中滴落的一个墨点,正想离开时,你会突然发现车的右前轮是扭曲的,那么司机是为躲避一场事故的发生而狠踩刹车,还是对前轮的掉落浑然不觉?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司机在场?
作品《轻—之十四》近看是饮水机。当你离远再看,饮水机消失了,成了一个古典的罗马肖像,似乎在做着鬼脸。接下来作品《轻—之十》是一架疲惫不堪、昏然欲睡的客机。一次又一次,观众被这种陌生的、欲言又止的陈述方式所困扰,这困扰似乎已延伸到我们身边的现实,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在刘俐藴的绘画中,物体形单影只地处在大面积的空白之中,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代山水画大师作品中的空间—在马远夏圭那里似乎暗示着宇宙的浩渺,而这些作品中的空白,真是彻底的空—只有画面中的形象撞击着你。主体消失了,而物品像有了生命似的在向你发问,如同在黑暗中直面斯芬克斯的微笑,只是在这里斯芬克斯并非狮身人面像,而以烤面包机、吸尘器呈现面容。
“梦”这个字时常出现在我与艺术家的谈话中,如“对我来说,梦就是另一个我对自己的审视”。刘俐藴似乎是一个本然的做梦者……她习惯了如此的存在方式,把梦当成调料,又像是玩具,比如就像踢毽子,只要有机会就踢几下。换句话说,她给自己发明了一个游戏,以频繁的节奏自由地游走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并通过作品把这种体验传达给观者。
刘俐藴所用的技巧是朴素的、自然的,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制,用笔墨一点一点地涂抹。材料是原始的,棉布、棉花,宣纸、水和墨块,虽然是花费时间的细活儿,但不需要较着劲来做,这让她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她的艺术,让我想起英国的Belle Sebastian乐队,柔软、缓慢、诗般的歌词,悦耳动听。然而纯感官的享受之外,传达出来的信息却是不平衡的矛盾的生活状态。
刘俐藴的艺术单纯朴素,耐人寻味。她用最诚实的方式去捕捉、呈现自己和周遭的生活,于具体事物中回归内心,回归近似直觉的体验,以悟性自然地将个体生命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
那些“糖果”,有可爱的玩具样式,亲切的尺寸,柔软得让人不禁想去触摸。它们有用丝绸、棉布做成的雕塑,造型或是漂浮的云、成串的雨滴、星星、山脉,或是汽车、电视机、台灯、烤箱、飞机等;也有恬淡如儿童插图般的纸上水墨。当你“尝”过以后,留下的不是甜腻的奶油或是水果的味道,而是一种若有似无甚至困惑的感受。
刘俐蕴从小受艺术熏陶,经历了八年的学院教育,因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而无所适从,“只有下乡写生时才感到快乐自由,大概是平和的自然和简单的农村生活让我有机会聆听自己的内心。”
1999年夏,刘俐蕴决定到英国坎特伯雷的肯特艺术学院读书,这段经历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她放弃了伦敦歌德史密斯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录取,选择了在安静中找寻自我:坎特伯雷美丽如花园,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宗教的中心,完好的保留着古城的面貌。此地的居民似乎还依循已逝的时间节奏,悠然地享受着生活。
突然从喧闹的北京跌入宁静的宗教之城,同时经常往返于当代艺术活跃的伦敦,时空的转换迫使她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和面对自己,回答逡巡在心中许久的问题。
得益于肯特艺术学院注重讨论、对话与思考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意识到一直寻找的东西似乎就在触手可及之处。循着独特的感受和直觉,刘俐蕴用一年的时间,基于日常生活物品创作完成了“物质之上”系列和以自己为原形的“轻”系列两组装置作品。其中“物质之上”由三十多件作品组成。刘俐蕴如同探险的孩子发现了埋藏已久的宝藏一样,乐此不疲地创作。这件作品在毕业展上获得了好评。她在肯特期间的创作已具备了日后艺术表达的基本因素,从此创作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作品。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立体作品是在天津的一个艺术展上,她展出的是一组名为《山水图卷》的大型装置作品,中心一组悬挂的物体,四周墙壁上五件大型的浮雕依次垂落。被棉花填充的丝绸泛着银光,云、山、树木、岩石等错落有致地漂浮在空中,一片云朵垂坠着不成比例的雨滴,如珍珠散落在地面。
不同于她早期作品中关涉的日常物品,这次她将目光转向自然以及中国山水画。材料也由棉布换为丝绸,这种变化拓展了她作品的空间,并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物件的外形是意象的。如果艺术家更多地把意志强加于材料上,那么所获得的形象会更逼真,但这并不是她的用心所在。相反,她选择了最符合其材料物理性的方式,如同被随意揉捏而成,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意象,需要观众的想象和推测来确定眼前之物。艺术家的注意力在于作品整体气氛的把握,呈现方式和空间摆放。
墙面的作品肖似国画山水的长卷。题材也是山水,只是变成了浮雕的形式。视觉上很新颖,可以看出她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建立联系。但因其在形式上与过去相似,精神上(与中间部分相比)便显得疏远了。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完整性,与中心悬挂的作品略有抵触之感。
在刘俐蕴的绘画作品中,形象是具象的,带有朦胧的叙事性。作品《轻——之一》中,一辆小汽车,好像因一个急迫的动机冲入画面中心,如无意中滴落的一个墨点,正想离开时,你会突然发现车的右前轮是扭曲的,那么司机是为躲避一场事故的发生而狠踩刹车,还是对前轮的掉落浑然不觉?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司机在场?
作品《轻—之十四》近看是饮水机。当你离远再看,饮水机消失了,成了一个古典的罗马肖像,似乎在做着鬼脸。接下来作品《轻—之十》是一架疲惫不堪、昏然欲睡的客机。一次又一次,观众被这种陌生的、欲言又止的陈述方式所困扰,这困扰似乎已延伸到我们身边的现实,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在刘俐藴的绘画中,物体形单影只地处在大面积的空白之中,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代山水画大师作品中的空间—在马远夏圭那里似乎暗示着宇宙的浩渺,而这些作品中的空白,真是彻底的空—只有画面中的形象撞击着你。主体消失了,而物品像有了生命似的在向你发问,如同在黑暗中直面斯芬克斯的微笑,只是在这里斯芬克斯并非狮身人面像,而以烤面包机、吸尘器呈现面容。
“梦”这个字时常出现在我与艺术家的谈话中,如“对我来说,梦就是另一个我对自己的审视”。刘俐藴似乎是一个本然的做梦者……她习惯了如此的存在方式,把梦当成调料,又像是玩具,比如就像踢毽子,只要有机会就踢几下。换句话说,她给自己发明了一个游戏,以频繁的节奏自由地游走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并通过作品把这种体验传达给观者。
刘俐藴所用的技巧是朴素的、自然的,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制,用笔墨一点一点地涂抹。材料是原始的,棉布、棉花,宣纸、水和墨块,虽然是花费时间的细活儿,但不需要较着劲来做,这让她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她的艺术,让我想起英国的Belle Sebastian乐队,柔软、缓慢、诗般的歌词,悦耳动听。然而纯感官的享受之外,传达出来的信息却是不平衡的矛盾的生活状态。
刘俐藴的艺术单纯朴素,耐人寻味。她用最诚实的方式去捕捉、呈现自己和周遭的生活,于具体事物中回归内心,回归近似直觉的体验,以悟性自然地将个体生命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