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小麦品质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主题。小麦品质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改善小麦品质有多种途径,为切实提高今年秋种播种质量,打好小麦丰产基础,确保明年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沈丘县在分析总结小麦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栽培措施也可显著改善小麦品质,其关键技术如下。
1 精细耕地
耕地前尽量把雨季降水保蓄起来,同时对地面不平的于耕翻前削高填洼、增加平整度。耕地后整地主要是进一步对土壤结块破碎,增加表层土壤紧密度和地面平整状态,在打畦之前、之后都可以根据需要整地。机耕要和机耙结合,整地要满足如下农艺要求:及时,以利于防旱保墒;表土层松软细碎,表土层下有一定的紧密度;工作深度要达到规定要求并保持深浅一致;地面平整,无漏耙、漏压现象。常用的整地机械是圆盘耙、钉齿耙、旋耕机等。在整好地的基础上,一定要造好墒,保证足墒播种。旱地麦田,遇雨要抢时播种,以确保苗全、苗齐。
2 合理地选用良种。
选用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每个良种都有其固有的特性,都要求一定的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合理地选用对路的良种,搞好品种布局。但所选的品种不宜过多或过少。品种过多易造成种子混杂,过少则会降低整体抗灾能力。在品种选用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选用中早熟品种,以避免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便于及时收割和下茬作物的生长。二是选用适播期较长、播期弹性大的品种。三是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并配套推广精播半精播技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后期倒伏危险。
3 田间管理
(1)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促进根系发育。
(2)拔节期浇水并及时松土可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健生长。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小麦生育期间水分不足,产量下降,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随之增加,但最终蛋白产量不高,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量可大幅度增加,蛋白质含量却不增加或有所下降。因此在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上应根据气象条件而定,但灌水过多则对品质不利,灌水次数以冬前、起身、拔节、灌浆四水为宜。
4 配方施肥
除了早耕地和水浇地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外,还应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是小麦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要注意合理施用化肥,重点调整好氮磷配比,以提高肥效。高产田要“控氮、增磷、增钾”,高中产田要“稳氮、增磷”,低产田要“增氮、增磷”。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50-70千克,标准磷肥40-50千克,钾肥10千克,锌肥1.5千克左右,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中产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50-60千克,标准磷肥50千克,钾肥5-10千克;低产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40-50千克,标准磷肥50千克。同时要注意施肥办法,提高肥效。施用碳酸氢铵要跟犁撒施,以免肥料挥发,降低肥效。
5 适深播种、合理密植。
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层中内,而浅耕粗作情况下,分布在0-20厘米土层中内,根深才能叶茂产量多。而小麦的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播种过深,小麦地中茎伸长过长,使正常情况下不伸长的分蘖节第一节以至第二节间伸长,出苗过程中消耗种子中营养物质过多,麦苗生长细弱,分蘖少,植株内养分积累少,抗冻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播种过浅,种子在萌发出苗过程中会因土壤失墒而落干,出现缺苗断垄问题,同时播种过浅分蘖节离地面过近,抗冻能力弱,不利于安全越冬。播种量过大,有的每亩用种量高达20公斤,使每亩穗数在70万-80万,造成穗粒数少,子粒小,茎秆细,易倒伏。
6 增施有机肥。
选择高产、优质和熟期适中同一类型的优良品种群,确定适宜密度区间的下限,采用经济最佳施肥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含有较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一般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增施不同有机肥均可提高产量,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不一样,在肥力较差时效果较好,在一定范围内依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随之提高,但从经济施肥的原则出发,应因地制宜选择肥效最佳的施肥量。
7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其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要求在全生育期进行预防性防治。对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每亩用15%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植株。对麦蚜和麦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力争全面控制麦田病虫危害,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1 精细耕地
耕地前尽量把雨季降水保蓄起来,同时对地面不平的于耕翻前削高填洼、增加平整度。耕地后整地主要是进一步对土壤结块破碎,增加表层土壤紧密度和地面平整状态,在打畦之前、之后都可以根据需要整地。机耕要和机耙结合,整地要满足如下农艺要求:及时,以利于防旱保墒;表土层松软细碎,表土层下有一定的紧密度;工作深度要达到规定要求并保持深浅一致;地面平整,无漏耙、漏压现象。常用的整地机械是圆盘耙、钉齿耙、旋耕机等。在整好地的基础上,一定要造好墒,保证足墒播种。旱地麦田,遇雨要抢时播种,以确保苗全、苗齐。
2 合理地选用良种。
选用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每个良种都有其固有的特性,都要求一定的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合理地选用对路的良种,搞好品种布局。但所选的品种不宜过多或过少。品种过多易造成种子混杂,过少则会降低整体抗灾能力。在品种选用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选用中早熟品种,以避免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便于及时收割和下茬作物的生长。二是选用适播期较长、播期弹性大的品种。三是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并配套推广精播半精播技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后期倒伏危险。
3 田间管理
(1)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促进根系发育。
(2)拔节期浇水并及时松土可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健生长。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小麦生育期间水分不足,产量下降,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随之增加,但最终蛋白产量不高,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量可大幅度增加,蛋白质含量却不增加或有所下降。因此在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上应根据气象条件而定,但灌水过多则对品质不利,灌水次数以冬前、起身、拔节、灌浆四水为宜。
4 配方施肥
除了早耕地和水浇地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外,还应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是小麦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要注意合理施用化肥,重点调整好氮磷配比,以提高肥效。高产田要“控氮、增磷、增钾”,高中产田要“稳氮、增磷”,低产田要“增氮、增磷”。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50-70千克,标准磷肥40-50千克,钾肥10千克,锌肥1.5千克左右,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中产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50-60千克,标准磷肥50千克,钾肥5-10千克;低产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标准氮肥40-50千克,标准磷肥50千克。同时要注意施肥办法,提高肥效。施用碳酸氢铵要跟犁撒施,以免肥料挥发,降低肥效。
5 适深播种、合理密植。
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层中内,而浅耕粗作情况下,分布在0-20厘米土层中内,根深才能叶茂产量多。而小麦的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播种过深,小麦地中茎伸长过长,使正常情况下不伸长的分蘖节第一节以至第二节间伸长,出苗过程中消耗种子中营养物质过多,麦苗生长细弱,分蘖少,植株内养分积累少,抗冻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播种过浅,种子在萌发出苗过程中会因土壤失墒而落干,出现缺苗断垄问题,同时播种过浅分蘖节离地面过近,抗冻能力弱,不利于安全越冬。播种量过大,有的每亩用种量高达20公斤,使每亩穗数在70万-80万,造成穗粒数少,子粒小,茎秆细,易倒伏。
6 增施有机肥。
选择高产、优质和熟期适中同一类型的优良品种群,确定适宜密度区间的下限,采用经济最佳施肥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含有较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一般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增施不同有机肥均可提高产量,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不一样,在肥力较差时效果较好,在一定范围内依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随之提高,但从经济施肥的原则出发,应因地制宜选择肥效最佳的施肥量。
7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其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要求在全生育期进行预防性防治。对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每亩用15%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植株。对麦蚜和麦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力争全面控制麦田病虫危害,确保小麦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