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中职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国中职学生特别是农村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令人担忧。下面就新时期我国农村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来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再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提高我国农村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教育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新时期农村中职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LG339。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9-01
  导言
  当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导致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一、当今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1.无视规章纪律放纵自己
  部分中职生却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荣辱不分、美丑不辨、是非不明,缺乏自我控制和自觉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上学就来,不想来上学就不来;同学之间因一句话或看一眼便不舒服,拔出拳头就打,甚至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勾结进行敲诈勒索;还有盲目冲动、争强好胜等,一句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缺乏纪律约束意识。
  2.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我国古代便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求知好学的佳话。可部分中职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中职抱有成见,认为要認真学习就不会来中职而去普高了,还有的认为通过高职考升入大学出来的也是没有出息的,于是便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懒散,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鲜。
  二、农村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对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了行为的意义,才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正确行为,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中职生普遍都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不到道德观念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性。
  (2)道德意志薄弱。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认识和行为是一致的。但也有相矛盾的情况,这种矛盾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薄弱。很多中职生由于道德意志薄弱,不能坚持用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错误的道德动机,一旦被错误动机所支配,就会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2.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但在农村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第一,对思想教育认识不够。农村中很多中职生的父母也没有接受过很多的教育,简单地认为道德教育没什么用,只要能赚钱就行,其他的无所谓;第二,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农村孩子的父母对犯错误的孩子往往奉行“棍棒教育”,觉得孩子只要打几次,就不会再犯错误了;第三,只关心学生成绩,忽视思想教育。有些父母觉得孩子成绩好就行,根本不会关心孩子的道德素质。
  (2)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技能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由于中职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方便学生以后就业,所以有些中职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技能教学,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不当,多数的中职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课上都是采用“灌输型”教学,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听,讲的有没有效果,认为讲了就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
  三、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育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对待中职生这一特殊学生更应该一视同仁,坚持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来教育中职生。中职生由于具有自卑心理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等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中给中职生更多的关心与教育,对中职生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对其不足,要委婉提出批评,并且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各种缺点和不良习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来对待农村中职生,才能努力帮助农村中职生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从而克服中职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
  2.做好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管是对学校发展,还是学习自身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技能教育相同的地位上来,而不是把思想道德教育当成应付上级领导或者部门检查的工具;变革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以往我国农村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是采用“灌输型”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取得什么实际效果,更别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了。要想使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变革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的兴趣,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优化师德队伍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现阶段,做好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教师的招聘工作。老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中职学校要做好教师招聘工作,严把质量关,每个应聘的教师都必须持证上岗。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培训。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真正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榜样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教学水平,如可以请有经验的思想道德教育专家来给学校教师授课、定期组织德育工作者到高校进行培训学习等。总之,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德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三是确立德育教学目标,加强对教师德育教学的考核,使德育队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四、结语
  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职业教育事业光荣而神圣,许多中职生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进行教育和培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优质技能型人才。但愿所有中职学校教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正确分析和评价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现状,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争做称职的人民教师,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技能中职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云红.中职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5):7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文件在我县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推进以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质量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学习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校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科学做法本文从五个方面与各位同仁交流,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4-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但同时也滋长了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和其它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分析了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道
【摘要】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如同池塘里的水一样,池塘里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同样,教育乜有爱也不能称之为教育。”由此可见,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与爱,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都以爱来贯穿整个工作,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爱心温暖;严爱相济;公正平等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这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朴素的教育箴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就是让孩子们多受鼓励,使他们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愉快心境中学习,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位专家说的?我所知道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一个主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直观、具体的第二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同时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做到寓得妥帖,寓得艺术,寓得自然,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到落实常规、常抓不懈、因材施教、形成合力、激励自省,让好习惯伴学生一生,使其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好习惯;小学生;快乐;幸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5-02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动化了的、持久的行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因不能跟在父母身边生活而被留在了家中的孩子,这一社会群体现象的出现,引申了一个被叫做“留守儿童”的概念,他们的生活及教育问题已经被社会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有没有受到影响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父母是否已经处理好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子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有
【摘要】社团活动对于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有一个良好、宽松的生活环境。本文对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指出当前社团活动的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如何丰富社团活动,促进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乔治·斯平德勒(George D.Spindler)(1920-)博士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人类学家。早在二战前,其就在运用人类学概念和方法分析教育过程,战后在威斯康辛州继续研究工作。于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