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前后的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研究:基于“村—委”互动视角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权分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对农村地权关系的自觉调整,我国农村承包土地的“三权分置”实践是先于“三权分置”改革而发生的。“三权分置”实践充分展现了村民与村委会的互动关系。在互动过程中,村委会的积极引导作用是对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补救;“三权分置”的产权设计是两者互动在集体地权结构演变上的逻辑反映,又反过来揭示了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三权分置”立法后,为了促进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市场的深入发展,需要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改革,从村委会中剥离并加强“村集体”服务市场的积极功能,厘清“
其他文献
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关于企业金融化动机的五种理论假说:实物期权假说、融资约束假说、投资替代假说、跨国公司避税假说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假说,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上
人的存在、社会的运行都离不开认同,认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更大。在消费资本主义社会中,认同出现了新的危机,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加拿大哲学
深入调查了温州蜜柑"僵果"病害症状和发生情况,同时从细胞结构上观察了"僵果"果皮的显微结构特征,通过进一步对试验园土壤、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僵果"病
基于独有的宇宙观,中国文化确立了重“象”、重直觉、重体验、重体悟的隐喻思维,迥别于西方重概念、重分析、重演绎、重论证的逻辑思维,与之相应的是“注疏”“语录”“公案”“评点”等“断片”式学术书写。20世纪以降,在西方话语系统的冲击之下,汉语逐渐丧失其主体性,思想与文化的传统随之断裂。钱锺书的研究表明,为“使语言保持有效”,应充分发挥汉语之人文特性的优势,将隐喻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融通,以更好地表现人类复杂的心灵世界。“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创构,可谓“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其内在机制与传统的书写经验、思维模式、文化范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合并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中国科
本文以2012—2017年中国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Hansen多重门槛模型,以冗余资源与政治关联为门槛变量,分析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
新冠肺炎疫情足以被称为是一场全人类的灾难。这样规模的灾难也足以让人们从生活实践到价值理念乃至生存本体,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从道德本体论维度来看,无论是人们对于
关于西方文学或文化的源头,有所谓“两希说”,即希腊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早在1930年,茅盾在《西洋文学通论》中就提出了“两个H”之说,指的是Hebraism(希伯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