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对21世纪微创外科发展的影响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期,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虚拟技术发展迅速,为微创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对微创外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虚拟技术充实和更新了微创外科的诊疗理念,拓展了微创外科的诊疗范围,提高了微创外科的诊疗效果,并且促进了微创诊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但由于虚拟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虚拟技术的开发不仅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借助昂贵的设备和特殊的器械,因此将虚拟技术应用于微创外科领域时,应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有选择有重点的逐步开展,同时应不断加强虚拟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努力促使其真正成为微创或无创治疗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第31届日本重建显微外科学术大会于2004年10月14~15日在日本熊本市召开。学术大会由日本重建显微外科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主办,熊本机能医院承办。大会主席为中岛英新教授(Professor Hidechika Nakashima)。
期刊
目的 观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及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8例手部及上肢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面积4cm×4.5cm~15cm×22cm.结果本组358例,26例有不同程度的血运障碍,2例皮瓣部分坏死,余全部成活.随访10个月~5年,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运丰富、质地良好,是修复手部及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距(0、1mm),骨-外固定杆间距(10、25、40、55mm)的不同组合,将实验共分为9组(包括无骨折对照组).应用MTS实验机(美国产)对每一标本进行轴向压、扭转、前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3年5月,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14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的患者.结果1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目的 总结一种治疗膝关节僵直的新手术方法.方法对48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手术松解,关节内外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加股骨髁上或髌骨牵引.结果术后对34例患者随访3~36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了70°~105°.结论膝关节松解术联合股骨髁上牵引或髌骨牵引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直能持续延长股四头肌的长度,不断增加关节屈曲角度,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应用AO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应用AO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Garden 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17例,Ⅳ型7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存症,进行治疗后用AO中空加压螺钉固定,术后均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经平均4.8年的随访,无术中和住院期间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8例,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o suggest superior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that includes open reductioninternal fixation (ORIF) or percutaneous pin fixation (not including Kapandji pinning) to stabilize
期刊
目的 探讨肱骨中上段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特点,提出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来,采用单侧外固定架骨折固定、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复肱动脉治疗9例.结果随访1~2年,吻合段血管均无狭窄.除1例骨折术后骨不连,再次手术外,余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术式对肱骨中上段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治疗较为理想,操作简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