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年来,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我省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实体到网络,从各地自创一体到全省统一规范的实践历程。截至目前,全省各乡镇(街道)共设有人大代表联络站2478个。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墙的规章制度和公示信息……大多数代表联络站都朴实无华,可它却承载着来自基层群众的诉求和期待,成功化解一个个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成为一个收集民意、化解民忧的给力平台。
龙湾:迟了15年的土地证,拿到了!
2014年11月4日上午,温州国际花园的4位居民拿着两面锦旗来到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代表联络站,“为民办证伸援手,心系群众献真情”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这是我们国际花园全体业主的心声,多亏你们联络站的大力帮忙,我们才能顺利办下土地证。”见到蒲州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福龙,居民代表林明真连连道谢。
买房子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大事,可花了那么多钱买的房子却拿不到土地证,着实成了困扰国际花园87户业主的“心病”。“从1999年交付以来,每届业委会都在为办土地证奔波,费了许多功夫,却屡屡碰壁。”林明真说,没有土地证,这房子在法律上就成了“空中楼阁”,贷款、落户都办不了。
2014年3月,听说蒲州街道成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林明真和几位居民想“碰碰运气”,希望困扰他们多年的土地证问题能有转机。
当天,站长张福龙接待了林明真一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他当即以联络站名义联系区国土部门、蒲三社区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一次沟通协调会。会上,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人介绍了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该问题主要是由于审批规划权限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事关很多部门、单位,并非一家区级管理部门所能解决的。随后,张福龙又通过蒲州街道人大工委向高新园区(蒲州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反映了此事,原高新园区管委会书记贾黎春为此先后召开了两次专题协调会,并联系市区两级国土资源局,研究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协商,市国土资源部门终于表示,撇开历史问题,着眼当下业主的切身利益,妥善解决国际花园的土地权属问题,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有了这一承诺,张福龙心里总算有了底,可他仍紧盯不放,多次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该问题,直至2014年11月初国际花园的业主终于接到了可以办理土地证的喜讯。
目前,龙湾区共有代表联络站15个,已实现街道层面全覆盖,他们每个月都会组织1—2次选民接待活动,诸如此类通过联络站为民解忧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据统计,仅2014年,龙湾区就有200多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6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70多条,帮助解决问题124个。
建德:“堵”在百姓心头多年的管道煤气,快通了!
“政法路白头坞的管道煤气什么时候能接上啊?”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府东社区一带有名的“高嗓门”潘明霞,一走进府东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大门,就急促地喊了起来。
府东社区政法路白头坞有400多户居民,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直未能接通管道煤气。当地居民曾为此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寻求帮助,在人大代表的督促下,燃气公司也到现场进行了摸底调研,社区也将该项工作列入建设计划,但只要一天不动工,居民们的心就一天落不了地。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燃气公司已经准备动工安装了。估计等不了多久,就能用上管道煤气了。”正在值班的建德市人大代表杨红军的一番话,终于让潘明霞展开了笑颜。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德市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从原来的新安江街道5个社区,向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42个社区(中心村)蔓延, 260余名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轮流到联络站接待选民和群众。“代表联络站是反映民情的直通车,也是服务为民的连心桥。”建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设立代表联络站就是为了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也希望能帮助群众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已多次到联络站反映问题的选民陈小军说:“以前我们有意见需要反映,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社区干部或者街道,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向哪个部门反映。现在好了,可以直接到联络站找人大代表,让他们去帮我们反映。”
据不完全统计,自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建德市各级人大代表已进站接待选民3700余人次,共收到意见建议4000余条,涉及停车难、狗患严重、邻里矛盾纠纷、农村社区建设难等诸多问题,着力协调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帮助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
玉环:揪心的“惠农“政策,享受到了!
2014年12月11日,海岛玉环迎来了一次强降温,但凛冽的寒风丝毫没能减退清港镇鹤新村52岁农民林相波搭建钢架大棚的热情。“清港代表联络站仅用了3个月时间,解决了困扰我们6年的农业补助问题,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林相波黝黑淳朴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说起这事,清港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小组成员还清楚记得,4个月前第一次接待林相波等8位选民的情景。
鹤新村位于农业大镇——清港镇中部,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几十年来,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蔬菜种了一茬又一茬,蔬菜大棚也不知更换了几次,辛苦挣来的钱大部分又投进去了。“同样是种蔬菜,我们种菜、换设施都得自己花钱,从没享受过‘三农’优惠政策。可仅一路之隔的垟心村蔬菜基地,每年都能获得县级园区资金和县蔬菜办蔬菜大棚资金补助。”那天,心存不满的菜农找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向接待代表表达了他们心里的诉求。
当时,县人大代表蒋金富、镇人大代表伍亨礼等认真听取了菜农们反映的情况,并一一作了记录。随后,参加接访的10名县、镇人大代表来到鹤新村蔬菜基地,实地察看了现状。2014年9月19日,联络站站长蒋金富领衔形成了《关于给予鹤新村蔬菜大棚种植户补贴的建议》,作为玉环县人大闭会期间建议交由县农业局办理。
“首先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新建大棚经过验收后享受蔬菜大棚补助,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以上方可申报新兴培育基地,享受县级园区资金补助……”2014年10月15日下午,县农业局副局长陈绪亮来到鹤新村田头,向林相波等菜农宣传相关农业补助政策,并到清港代表联络站向代表们答复了该建议办理情况。
“对基地论证时间安排上要紧凑,申报程序要简化,政策落实要加快。”清港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后,向县农业局反馈了答复意见。
2014年11月初,鹤新村14户菜农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林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获得了每亩钢架大棚4000元的补助。现在,社员们扩种疏菜的积极性高涨,并计划申报新兴培育基地。
“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无‘小事’,因为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玉环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苏为敦说,自该县镇乡(街道)实现代表联络站全覆盖后,联络站在畅通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全县各联络站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106条,已帮助协调解决的71条。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墙的规章制度和公示信息……大多数代表联络站都朴实无华,可它却承载着来自基层群众的诉求和期待,成功化解一个个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成为一个收集民意、化解民忧的给力平台。
龙湾:迟了15年的土地证,拿到了!
2014年11月4日上午,温州国际花园的4位居民拿着两面锦旗来到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代表联络站,“为民办证伸援手,心系群众献真情”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这是我们国际花园全体业主的心声,多亏你们联络站的大力帮忙,我们才能顺利办下土地证。”见到蒲州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福龙,居民代表林明真连连道谢。
买房子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大事,可花了那么多钱买的房子却拿不到土地证,着实成了困扰国际花园87户业主的“心病”。“从1999年交付以来,每届业委会都在为办土地证奔波,费了许多功夫,却屡屡碰壁。”林明真说,没有土地证,这房子在法律上就成了“空中楼阁”,贷款、落户都办不了。
2014年3月,听说蒲州街道成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林明真和几位居民想“碰碰运气”,希望困扰他们多年的土地证问题能有转机。
当天,站长张福龙接待了林明真一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他当即以联络站名义联系区国土部门、蒲三社区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一次沟通协调会。会上,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人介绍了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该问题主要是由于审批规划权限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事关很多部门、单位,并非一家区级管理部门所能解决的。随后,张福龙又通过蒲州街道人大工委向高新园区(蒲州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反映了此事,原高新园区管委会书记贾黎春为此先后召开了两次专题协调会,并联系市区两级国土资源局,研究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协商,市国土资源部门终于表示,撇开历史问题,着眼当下业主的切身利益,妥善解决国际花园的土地权属问题,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有了这一承诺,张福龙心里总算有了底,可他仍紧盯不放,多次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该问题,直至2014年11月初国际花园的业主终于接到了可以办理土地证的喜讯。
目前,龙湾区共有代表联络站15个,已实现街道层面全覆盖,他们每个月都会组织1—2次选民接待活动,诸如此类通过联络站为民解忧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据统计,仅2014年,龙湾区就有200多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6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70多条,帮助解决问题124个。
建德:“堵”在百姓心头多年的管道煤气,快通了!
“政法路白头坞的管道煤气什么时候能接上啊?”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府东社区一带有名的“高嗓门”潘明霞,一走进府东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大门,就急促地喊了起来。
府东社区政法路白头坞有400多户居民,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直未能接通管道煤气。当地居民曾为此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寻求帮助,在人大代表的督促下,燃气公司也到现场进行了摸底调研,社区也将该项工作列入建设计划,但只要一天不动工,居民们的心就一天落不了地。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燃气公司已经准备动工安装了。估计等不了多久,就能用上管道煤气了。”正在值班的建德市人大代表杨红军的一番话,终于让潘明霞展开了笑颜。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德市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从原来的新安江街道5个社区,向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42个社区(中心村)蔓延, 260余名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轮流到联络站接待选民和群众。“代表联络站是反映民情的直通车,也是服务为民的连心桥。”建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设立代表联络站就是为了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也希望能帮助群众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已多次到联络站反映问题的选民陈小军说:“以前我们有意见需要反映,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社区干部或者街道,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向哪个部门反映。现在好了,可以直接到联络站找人大代表,让他们去帮我们反映。”
据不完全统计,自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建德市各级人大代表已进站接待选民3700余人次,共收到意见建议4000余条,涉及停车难、狗患严重、邻里矛盾纠纷、农村社区建设难等诸多问题,着力协调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帮助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
玉环:揪心的“惠农“政策,享受到了!
2014年12月11日,海岛玉环迎来了一次强降温,但凛冽的寒风丝毫没能减退清港镇鹤新村52岁农民林相波搭建钢架大棚的热情。“清港代表联络站仅用了3个月时间,解决了困扰我们6年的农业补助问题,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林相波黝黑淳朴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说起这事,清港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小组成员还清楚记得,4个月前第一次接待林相波等8位选民的情景。
鹤新村位于农业大镇——清港镇中部,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几十年来,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蔬菜种了一茬又一茬,蔬菜大棚也不知更换了几次,辛苦挣来的钱大部分又投进去了。“同样是种蔬菜,我们种菜、换设施都得自己花钱,从没享受过‘三农’优惠政策。可仅一路之隔的垟心村蔬菜基地,每年都能获得县级园区资金和县蔬菜办蔬菜大棚资金补助。”那天,心存不满的菜农找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向接待代表表达了他们心里的诉求。
当时,县人大代表蒋金富、镇人大代表伍亨礼等认真听取了菜农们反映的情况,并一一作了记录。随后,参加接访的10名县、镇人大代表来到鹤新村蔬菜基地,实地察看了现状。2014年9月19日,联络站站长蒋金富领衔形成了《关于给予鹤新村蔬菜大棚种植户补贴的建议》,作为玉环县人大闭会期间建议交由县农业局办理。
“首先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新建大棚经过验收后享受蔬菜大棚补助,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以上方可申报新兴培育基地,享受县级园区资金补助……”2014年10月15日下午,县农业局副局长陈绪亮来到鹤新村田头,向林相波等菜农宣传相关农业补助政策,并到清港代表联络站向代表们答复了该建议办理情况。
“对基地论证时间安排上要紧凑,申报程序要简化,政策落实要加快。”清港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后,向县农业局反馈了答复意见。
2014年11月初,鹤新村14户菜农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林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获得了每亩钢架大棚4000元的补助。现在,社员们扩种疏菜的积极性高涨,并计划申报新兴培育基地。
“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无‘小事’,因为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玉环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苏为敦说,自该县镇乡(街道)实现代表联络站全覆盖后,联络站在畅通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全县各联络站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106条,已帮助协调解决的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