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与文化自觉——“社会风气”应当如何理解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面是伴随着GDP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的声浪不绝于耳;另一面则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的那样,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而当诚信问题、道德滑坡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的时候,“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小悦悦事件”所引发的争论再次将国人推向道德的审判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风气何以至此?为了探究风气的成因以及改善风气的良策,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社会风气与文化自觉”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政治、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法律等多重角度剖析了当下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的原因、机制、对策。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社会风气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风向标,社会风气的好坏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社会风气的好转,重点在于包括党员、官员在内的社会先进群体的带头示范,根本在于包括加强党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在内的制度改革。现编发与会专家的发言,以期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其他文献
赵敦华,1949年8月生,江苏南通人。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1988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起任哲学系教授,1994年起担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办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之一)。
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一片欣欣向荣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特别是急剧、显著的扩大,恰如一枚枚生锈的顽固的铜钉,无疑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牵绊。我们不禁追问:区域经济差异在新的时空格局下正在呈现怎样的变化?区域经济差异的内生与核心机理如何?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质与根源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误区有哪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总体思路与长效机制是什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政府定位与政策基点在哪里?循环经济推进过程中区域差异的应对之策又是什么?日前,《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理工大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实是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仍存在一些弊端,即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列举的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就是政治体制需要改革的硬道理。多年来,我们党对政治体制的改革积极进行探索,设计了不少良方,但还需完善细化,形成全面的可操作的方案,并且要有路线图,要有时间表。我们还要掌握渐进与突进的改革辩证法。不能盲目搞突进,又要在适当时机突进,否则会失去改革机遇。
4月18日,上海市社联召开“探索与完善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专题学术茶座,此次活动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合作举办。
也许是落日尚未远去 也许是星星尚未集结 将夜未夜的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