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生情谈语文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语文杂记》,作者是老一辈语言学家吕叔湘同志。《语文杂记》这个书名很不起眼,书的内容却很值得一看。这本书收集了作者的札记和其他短文八十篇,多数不满千字,最长的一篇也只有四千多字。这些短文属于三个类型。头上十几篇是一些词语考释,如“将无同”、“莫须有”、“一不作,二不休”、“结果”、“主腰”等等。中间的五六十篇是名副其实的“杂记”,内容是多方面的,语法,语义,修辞,正误,无所不谈,不拘一格。末了是为几本书的出版写的序,以及三篇不好归类的文章,一篇谈汉语拼音,一篇谈标点古书,一篇谈苏东坡写《黠鼠赋》时的年龄。
  第一部分的考据文章,对于研究汉语史的人固然有用处,一般读者也可以借此增长些知识,改正些误解。例如“莫须有”原来不是“无中生有”的意思,“一不作,二不休”原来没有“非干它一家伙不可”的意思,“结果”的杀人意义是拐了几个弯才有的,等等。
  第三部分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指摘标点古书错误的《整理古籍第一关》。作者在这方面已经发表过三篇文章,评论《资治通鉴》、《梦溪笔谈》、《谈麈录》的标点(都收在《吕叔湘语文论集》里),这是第四篇了。
  我最欣赏的是中间那一部分短篇札记。这些即兴式的短文说明作者眼明手快,善于捕捉事机。举两个例子:
  (1)作者在一篇新闻报道里看见一句:
  
  在家里我对儿媳象闺女一样,儿媳对我也象亲妈一样。
  
  立刻想到可以把“闺女”和“亲妈”掉个过儿而意思不变:
  
  在家里我对儿媳象亲妈一样,儿媳对我也象闺女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一琢磨,原来这两句话都是从一句话里产生的,这句话是:
  
  在家里我对儿媳象亲妈对闺女一样,儿媳对我也象闺女对亲妈一样。
  
  那两句话都有所省略而省略的部分不同,就造成了表面上的不可理解。
  (2)作者看见《北京晚报》上有一个标题:
  
  从已展出的契丹女尸谈到北京,即辽代的南京——
  
  辽代的北京
  
  这不是“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了吗?作者给这一奇怪现象找到了解释。原来“辽代的南京”里的“辽代”是取其政权意义,“南京”是辽国的五京之一;“辽代的北京”里的“辽代”是取其时代意义,即十世纪初到十二世纪初这段时间,“北京”是现在的北京。两个“的”字的意义也不同,“辽代的南京”里的“的”相当于英语的of,“辽代的北京”里的“的”相当于英语的in。
  我觉得这本只有150页的小书大有可看。它会唤起读者对种种语文现象的好奇心,引导他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行探索。这也是一种普及工作,也许比那种罗列名词术语、搞成高头讲章式的什么什么概论之类的书更能发挥作用。
  附带谈一点。这本书的引号用的是单引号,我觉得倒确实比双引号干净好看,值得提倡。本来当初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的时候,书报是直排,引号是单引号,引号之内的引号才用双引号。后来书报改横排,不知道怎么一来变成双引号在外,单引号在内了。有人说是模仿英文,可是我发现现在英美出版的书刊多数是单引号在外。难道连标点符号这种事情我们也不能“迎头赶上”而必须先从人家十九世纪的体制学起吗?
  
  (《语文杂记》,吕叔湘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第一版,0.59元)
其他文献
“老师,这个是你.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一下课,庚辰就跑过来把照片递给我,自信满满地指给我看.孩子们呼啦围上来,争先恐后地想着一看我初为人师时的模样.rn“和以前比,老师看
期刊
一、新疆划分森改区的重要意义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正推动着新疆的十三个兄弟民族六百多万的人民,积极愉快地从事社会主义农业、林业、畜牧、水利、
落叶松是针叶树种中的速生树种。材质优良、分布广、适应性强、为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落叶松造林还是以人工植苗为主,直播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落叶松的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在城市化建设当中,道路和桥梁的施工建设尤为重要,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越来
县级公路养护工程预决算管理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工程总造价进行有效把控。本文通过对县级公路养护工程预决算的
内容简介哈力像所有的哈萨克牧人一样在四季游牧转场中经历着他的少年时光。他从奶奶莎拉和婶婶乌库巴拉的经历中懂得了牧人们的爱,这种爱就像留在岩石上的岩画一样永远铭刻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长安街畔的国家大剧院壳体星灯闪烁,倒映在一池碧水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剧院里,灯火辉煌,歌剧厅、戏剧厅、音乐厅、小剧场,台上演出精
读小学、初中、师范时,教过我的老师有几十个,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小学六年级的老师——樊老师.他跟我同姓,我们是前后邻居.rn听长辈说,樊老师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左
期刊
在英语教学法中,有一种传统方法叫“结构法”(pattern method),又通俗地称之为“句型法”,因为此法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句型训练,其缺点是不能把句型同真实语境结合起来,单纯训
期刊
许鸿仁又哭着来找我了.rn许鸿仁是我最得意的学生,没有之一.他乖巧、聪明、好学.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不知是“羡慕嫉妒恨”还是怎么的,同学们老是欺负他.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