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面下着细细碎碎的小雨,记者撑着伞走出了张江高科地铁站。今天要与我们见面的是一位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者——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谢天培。站在路边等了一会,拨通了谢天培的手机,背后突然响起了铃声,回头一看,一个穿着白色上衣的儒雅中年男士迎了上来,问:“是《科技创业》杂志社的记者”吗?于是在这样一个雨天,故事的主人公走进了记者的视线中。
谢天培的公司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哈雷路的一栋建筑里,环境清幽。驱车来到谢天培的公司,走进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办公室左侧的一个书架。入座后谢天培跟笔记聊起了他的创业历程。人们有所谓的“学者型官员”,那么套用一下,谢天培应算是一个学者型的创业者了。采访中谢天培对他的“实在”精神的反复陈述,则更让我们认识到这和一个学者身上的严谨学风是相通的。可以这么说,谢天培的创业历程贯穿一个关键词——实在。因为追求实在,谢天培不务虚妄,唯求踏踏实实地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这是他的梦想。
求学创业意识的萌发
谢天培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求学经历,他的名片上只表明了他的两个身份,一个是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另一个就是医学博士。1979年谢天培考入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旋即考上随后至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后又回到第二军医大学的就读研究生,后来又到上海医科大学师从顾天爵教授就读博士,毕业后回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站,跟从吴孟超教授从事医学研究,博士后结束去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抗肿瘤的研究,之后又在一家美国的小公司做过一段时间。这就是谢天培漫长的求学历程,述说起来只是几秒钟,然而实际上却是十几年的光阴。
中国的创业者中并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但像谢天培这样从本科一路到博士然后又出国访学的经历却并不多见。受着这么多年的学术熏染,难怪身上有股一般创业者稀缺的儒雅之气。在常人眼中看来,创业者都应是风风火火外强中干型的人,很少会把本属于学者身上的儒雅之气跟创业者联系在一起,但在谢天培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两者的统一。谢天培的儒雅没有很多创业者的跃跃欲试的盲动,而是蕴含着更多的坚持和执着,一种认定了目标就从容地实实在在地努力走向目标的淡定。
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师承是很重要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会投射在学生的心灵中,多少年后当人们注视着这个学生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一些老师的气息。谢天培求学过程中曾师从多位著名学者专家,比如主编经典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学》的上海医科大学教授顾天爵就是一位对谢天培影响甚深的老师。谢天培的名片背面有着三行字阐述公司的理念,“国内外互动的运作平台,发明者与医药工业的桥梁,国内项目走向世界的通道”,这些其实正是顾天爵教授多年的期望。又比如吴孟超教授,是有著名的肝胆专家,他领导下的东方肝胆医院是亚洲最大的肝胆医院。去年,吴孟超教授还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人民大会堂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正是这些求学多年的熏染,萌发了谢天培要在医药领域作出自己的成就的初步想法。
跟天甲生物更多的联系在一起的老师是顾天爵教授。顾天爵教授原是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医药系主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弟子,可说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顾教授去了美国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处任教。比较了国内国外的状况,顾教授产生了“把国外的比较好的东西弄进来,把国内的好的东西弄出去”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2001年11月在顾教授的提议下,2001年成立了两个公司,一个是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个是美国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由于这两个公司的股东及出资比例都相同,这两个公司形像地说相当于双胞胎的关系,资金则主要是顾天爵教授的一儿一女和谢天培共同出资。上海这边主要做中药,美国主要做疫苗。四五年来,谢天培和一大批有着共同志向的科技精英已经集聚在天甲生物,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奋斗。
创业追求实在的促动
谢天培师承数位名师,本来可以很容易的在大学谋个教职或在研究机构搞研究已有很好的位子,然而他选择了创业。提到为什么创业,谢天培说起他在美国一家小公司的经历,“在那个公司工作我影象深刻感觉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们很实在,首先公司要做的事必须是实实在在有用的事,下来就是踏踏实实把这件事做出来,然后还需要把这件事涉及的每一步都做到最好。这样公司才有竞争力,才能站住脚。这和在大学是不太一样的。大学做研究,经常是有个思路构想,然后申请研究基金,最后结果就是发表文章。然后把成果往抽屉一塞,完了,研究成果很难变成对人们实在有用的东西产品。做企业就跟我以前做科研很不一样,我对这这点感受很深。企业不但要把实在的东西做出来,还要优化资源,还要考虑投入产出成本收入。企业的管理比学校好”。有了这些个深刻感受后,谢天培的内心已经慢慢偏向了做企业而不是单纯搞研究了。
“科学基础科研固然很重要,但现在对我们国家而言,更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事。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真正的国力就会上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必须是靠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做出来的科技”,这些就是支撑谢天培走上创业道路的理念,也是因为这些,谢天培才能坚持到今天。然而创业难、科技型企业创业更难,如果这个科技型企业做的又是生物医药的话那是难上加难。
生物医药是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谢天培说“做医药很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在美国做一个新药,要花去十年时间,投资超过8个亿美金,而这个结果是两家公司独立调查得出的一致结果。而中国我们的投资者往往特别急功近利,比如做一个项目,需要四年,计划投资1000万。三年用了800万,这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但到这个时候投资者甚至做项目的人心态往往都不对了。因此要坚持创新,做自己的东西很难。我们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做法,要高质量的创新的东西”。“但前一个阶段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这条路我能走多远。因为一切都太困难了……不过现在心情好多了,国家最近一直在强调创新,并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策开始向企业倾斜,这对我们这样的人办的科技型企业真是福音。尽管目前还有困难,但我们看到光明就在眼前,还好没有背弃当初的理想”,谢天培向记者感叹道。
“现在有些企业,并没有好的项目,只是在那圈钱,玩空手套白狼的活,很不实在。有些人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想法,一味玩弄资本运作,但是他们真是有好的项目吗?很多有些人花了别人的钱,最后却拿不出自己的好的项目来”,谢天培不很赞同那些纯粹依靠资本的商业运作,他要实实在在的做些事。他说有句话叫“Easy Come,Easy Go”,完全靠资金运作造成的泡沫很快也就会破灭的。“一个国家要真正发展好,应该是资金跟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是谢天培的信念。
“我不在于乎栽下去的树有多大,而在于它能否成长,能否得到好的成果。我以前也比较谨慎,说得好听点叫稳健,说的不好听就叫保守。我只是抱定了一个想法,然后就要踏踏实实把它做下去,坚持下去”,谢天培的实在精神就是这么彻底。
坚持凭着切实的理想
问及现在上海天甲的运营状况,谢天培说现在还在进行药物的研发,还处于投入阶段。现在也在和人谈,进行一些项目的融资。谢天培笑着说“从创办至今,坚持坚持也就四五年了”。
“生物医药企业肯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药品这种事关人身安全的商品,研制出来后还得在动物身上测验然后再是人身上测验。不但要安全有效,还得保证药物质量是可控的,涉及人身安全的事都得万分谨慎不能马虎。这么长时间下来,能坚持走到最后的生物医药企业真是凤毛麟角。自己能坚持下去,说白了是理想,对自己的价值的追求,不同的追求对国家的贡献也不一样”。
“我们一直坚持要做自己的高质量的创新的东西,中国完全创新的药很少,大部分药是仿制国外的。我们走下去尽管坚难但会有很多机会的”,谢天培一直很强调自己的创新,坚持自己要有自己的技术。有了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确定这个东西是个宝,那么融再多的资金也不怕。没有过硬的项目只是学些“空手套白狼”的资金运作,谢天培是不愿意的。生物医药是个实实在在的行业,只有你研制出了好的药品,才能最终算给医药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谢天培解释他能坚持下来的原因说“个人与个人的人生观不同,一个人人生很短,能折腾事的时间更少,所以希望抓紧时间做些实实在在自己相想干的事”。没什么太多的豪言壮语,谢天培就是这样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内,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出来。从顾天爵教授到谢天培,对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关心始终是他们前进的一个动力,也许在创业者身份之外,谢天培还有一份学者似的对社会的关怀。有了这个关怀,所以能默默耕耘默默坚持,等着他的成果面试世。
令谢天培欣慰的是,坚持了这么多年,上海天甲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上海天甲已构建起完整的中药研制和筛选平台,拥有相当规模的细胞库,包括常用的肿瘤细胞株,耐药与非耐药配对的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系,用于药物的体外筛选。公司还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空纤维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平台,能进行大规模的药物体内筛选,初步评价肿瘤细胞在体内对药物的反应。该平台的应用能大幅度缩短药物的研发周期,并节省开发经费。公司专门建立了现代化的中试基地(包括生物工程及中药提取等),为新药项目的产业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谢天培介绍说,公司的产品完全进入生产阶段估计还要大概四年。生物医药是个周期长的行业,所以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者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千万不能太急功近利。
谢天培现在也在一些药厂和国药店投资,收益也不错。公司则还处于研发阶段,在等待产品的面世。谢天培笑言“我这是赚钱的不花精力,花精力的还没赚钱”。其实谢天培不去创业,光靠这些投资的收益,也能活的很好,但他还是选择了坚守当初的理想,一直为自己的梦努力着。用谢天培的话来说就是“得折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来“。就是这些单一执着的想法,支撑着谢天培坚持到现在,以后仍将继续坚持下去。
生物医药是个周期长的高科技行业,要在这一行业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成绩,非得沉下心来努力一番才行。但也许像谢天培说的那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人急功近利了。大多人受不了这个长周期的等待,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所以中国现在的药物仍处于大量仿制国外的状况。想起谢天培的师长吴孟超院士的事迹,吴孟超院士费一生心力,才取得了他在肝胆医疗领域的无比辉煌。谢天培的这种为理想的坚持也许终将有一天像吴孟超院士在肝胆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那样获得属于他在创业领域的辉煌。
谢天培的公司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哈雷路的一栋建筑里,环境清幽。驱车来到谢天培的公司,走进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办公室左侧的一个书架。入座后谢天培跟笔记聊起了他的创业历程。人们有所谓的“学者型官员”,那么套用一下,谢天培应算是一个学者型的创业者了。采访中谢天培对他的“实在”精神的反复陈述,则更让我们认识到这和一个学者身上的严谨学风是相通的。可以这么说,谢天培的创业历程贯穿一个关键词——实在。因为追求实在,谢天培不务虚妄,唯求踏踏实实地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这是他的梦想。
求学创业意识的萌发
谢天培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求学经历,他的名片上只表明了他的两个身份,一个是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另一个就是医学博士。1979年谢天培考入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旋即考上随后至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后又回到第二军医大学的就读研究生,后来又到上海医科大学师从顾天爵教授就读博士,毕业后回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站,跟从吴孟超教授从事医学研究,博士后结束去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抗肿瘤的研究,之后又在一家美国的小公司做过一段时间。这就是谢天培漫长的求学历程,述说起来只是几秒钟,然而实际上却是十几年的光阴。
中国的创业者中并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但像谢天培这样从本科一路到博士然后又出国访学的经历却并不多见。受着这么多年的学术熏染,难怪身上有股一般创业者稀缺的儒雅之气。在常人眼中看来,创业者都应是风风火火外强中干型的人,很少会把本属于学者身上的儒雅之气跟创业者联系在一起,但在谢天培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两者的统一。谢天培的儒雅没有很多创业者的跃跃欲试的盲动,而是蕴含着更多的坚持和执着,一种认定了目标就从容地实实在在地努力走向目标的淡定。
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师承是很重要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会投射在学生的心灵中,多少年后当人们注视着这个学生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一些老师的气息。谢天培求学过程中曾师从多位著名学者专家,比如主编经典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学》的上海医科大学教授顾天爵就是一位对谢天培影响甚深的老师。谢天培的名片背面有着三行字阐述公司的理念,“国内外互动的运作平台,发明者与医药工业的桥梁,国内项目走向世界的通道”,这些其实正是顾天爵教授多年的期望。又比如吴孟超教授,是有著名的肝胆专家,他领导下的东方肝胆医院是亚洲最大的肝胆医院。去年,吴孟超教授还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人民大会堂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正是这些求学多年的熏染,萌发了谢天培要在医药领域作出自己的成就的初步想法。
跟天甲生物更多的联系在一起的老师是顾天爵教授。顾天爵教授原是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医药系主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弟子,可说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顾教授去了美国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处任教。比较了国内国外的状况,顾教授产生了“把国外的比较好的东西弄进来,把国内的好的东西弄出去”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2001年11月在顾教授的提议下,2001年成立了两个公司,一个是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个是美国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由于这两个公司的股东及出资比例都相同,这两个公司形像地说相当于双胞胎的关系,资金则主要是顾天爵教授的一儿一女和谢天培共同出资。上海这边主要做中药,美国主要做疫苗。四五年来,谢天培和一大批有着共同志向的科技精英已经集聚在天甲生物,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奋斗。
创业追求实在的促动
谢天培师承数位名师,本来可以很容易的在大学谋个教职或在研究机构搞研究已有很好的位子,然而他选择了创业。提到为什么创业,谢天培说起他在美国一家小公司的经历,“在那个公司工作我影象深刻感觉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们很实在,首先公司要做的事必须是实实在在有用的事,下来就是踏踏实实把这件事做出来,然后还需要把这件事涉及的每一步都做到最好。这样公司才有竞争力,才能站住脚。这和在大学是不太一样的。大学做研究,经常是有个思路构想,然后申请研究基金,最后结果就是发表文章。然后把成果往抽屉一塞,完了,研究成果很难变成对人们实在有用的东西产品。做企业就跟我以前做科研很不一样,我对这这点感受很深。企业不但要把实在的东西做出来,还要优化资源,还要考虑投入产出成本收入。企业的管理比学校好”。有了这些个深刻感受后,谢天培的内心已经慢慢偏向了做企业而不是单纯搞研究了。
“科学基础科研固然很重要,但现在对我们国家而言,更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事。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真正的国力就会上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必须是靠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做出来的科技”,这些就是支撑谢天培走上创业道路的理念,也是因为这些,谢天培才能坚持到今天。然而创业难、科技型企业创业更难,如果这个科技型企业做的又是生物医药的话那是难上加难。
生物医药是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谢天培说“做医药很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在美国做一个新药,要花去十年时间,投资超过8个亿美金,而这个结果是两家公司独立调查得出的一致结果。而中国我们的投资者往往特别急功近利,比如做一个项目,需要四年,计划投资1000万。三年用了800万,这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但到这个时候投资者甚至做项目的人心态往往都不对了。因此要坚持创新,做自己的东西很难。我们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做法,要高质量的创新的东西”。“但前一个阶段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这条路我能走多远。因为一切都太困难了……不过现在心情好多了,国家最近一直在强调创新,并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策开始向企业倾斜,这对我们这样的人办的科技型企业真是福音。尽管目前还有困难,但我们看到光明就在眼前,还好没有背弃当初的理想”,谢天培向记者感叹道。
“现在有些企业,并没有好的项目,只是在那圈钱,玩空手套白狼的活,很不实在。有些人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想法,一味玩弄资本运作,但是他们真是有好的项目吗?很多有些人花了别人的钱,最后却拿不出自己的好的项目来”,谢天培不很赞同那些纯粹依靠资本的商业运作,他要实实在在的做些事。他说有句话叫“Easy Come,Easy Go”,完全靠资金运作造成的泡沫很快也就会破灭的。“一个国家要真正发展好,应该是资金跟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是谢天培的信念。
“我不在于乎栽下去的树有多大,而在于它能否成长,能否得到好的成果。我以前也比较谨慎,说得好听点叫稳健,说的不好听就叫保守。我只是抱定了一个想法,然后就要踏踏实实把它做下去,坚持下去”,谢天培的实在精神就是这么彻底。
坚持凭着切实的理想
问及现在上海天甲的运营状况,谢天培说现在还在进行药物的研发,还处于投入阶段。现在也在和人谈,进行一些项目的融资。谢天培笑着说“从创办至今,坚持坚持也就四五年了”。
“生物医药企业肯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药品这种事关人身安全的商品,研制出来后还得在动物身上测验然后再是人身上测验。不但要安全有效,还得保证药物质量是可控的,涉及人身安全的事都得万分谨慎不能马虎。这么长时间下来,能坚持走到最后的生物医药企业真是凤毛麟角。自己能坚持下去,说白了是理想,对自己的价值的追求,不同的追求对国家的贡献也不一样”。
“我们一直坚持要做自己的高质量的创新的东西,中国完全创新的药很少,大部分药是仿制国外的。我们走下去尽管坚难但会有很多机会的”,谢天培一直很强调自己的创新,坚持自己要有自己的技术。有了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确定这个东西是个宝,那么融再多的资金也不怕。没有过硬的项目只是学些“空手套白狼”的资金运作,谢天培是不愿意的。生物医药是个实实在在的行业,只有你研制出了好的药品,才能最终算给医药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谢天培解释他能坚持下来的原因说“个人与个人的人生观不同,一个人人生很短,能折腾事的时间更少,所以希望抓紧时间做些实实在在自己相想干的事”。没什么太多的豪言壮语,谢天培就是这样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内,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出来。从顾天爵教授到谢天培,对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关心始终是他们前进的一个动力,也许在创业者身份之外,谢天培还有一份学者似的对社会的关怀。有了这个关怀,所以能默默耕耘默默坚持,等着他的成果面试世。
令谢天培欣慰的是,坚持了这么多年,上海天甲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上海天甲已构建起完整的中药研制和筛选平台,拥有相当规模的细胞库,包括常用的肿瘤细胞株,耐药与非耐药配对的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系,用于药物的体外筛选。公司还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空纤维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平台,能进行大规模的药物体内筛选,初步评价肿瘤细胞在体内对药物的反应。该平台的应用能大幅度缩短药物的研发周期,并节省开发经费。公司专门建立了现代化的中试基地(包括生物工程及中药提取等),为新药项目的产业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谢天培介绍说,公司的产品完全进入生产阶段估计还要大概四年。生物医药是个周期长的行业,所以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者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千万不能太急功近利。
谢天培现在也在一些药厂和国药店投资,收益也不错。公司则还处于研发阶段,在等待产品的面世。谢天培笑言“我这是赚钱的不花精力,花精力的还没赚钱”。其实谢天培不去创业,光靠这些投资的收益,也能活的很好,但他还是选择了坚守当初的理想,一直为自己的梦努力着。用谢天培的话来说就是“得折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来“。就是这些单一执着的想法,支撑着谢天培坚持到现在,以后仍将继续坚持下去。
生物医药是个周期长的高科技行业,要在这一行业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成绩,非得沉下心来努力一番才行。但也许像谢天培说的那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人急功近利了。大多人受不了这个长周期的等待,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所以中国现在的药物仍处于大量仿制国外的状况。想起谢天培的师长吴孟超院士的事迹,吴孟超院士费一生心力,才取得了他在肝胆医疗领域的无比辉煌。谢天培的这种为理想的坚持也许终将有一天像吴孟超院士在肝胆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那样获得属于他在创业领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