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近十年(2007-2017)特殊教育领域中师生课堂沟通方面的研究文献,对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当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听力障碍课堂沟通,对其他类别课堂沟通的涉及较少。无论是哪类障碍类别的课堂沟通都存在沟通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方式有限、教师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也有限、教学和沟通载体的太过单一;目前改善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现状的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予以探讨。基于当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扩大研究范围、拓宽研究类型、丰富加深研究内容等建议。
【关键词】:国内 特殊教育 课堂沟通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强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成效也成为新一轮讨论的话题。如何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显得举足轻重。
一、课堂沟通
课堂沟通是师生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口语和书面沟通等形式发生的沟通活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由于身心障碍在课堂上要么听不见、要么看不见、要么听不懂和/或看不懂,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成效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更加重要了。基于此,本文梳理近十年(2007-2017)特殊教育领域中教师课堂沟通方面的研究文献,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特殊教育”“聋”“听力障碍”“盲”“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课堂沟通”为主题词、时间条件为2007—2017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34篇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后,去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报纸、会议)后,最终筛选出25篇文献。
三、研究结果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总体概况
近十年来,听力障碍教师课堂沟通一直是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研究领域的主旋律。2012年以前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听力障碍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2013年开始涉及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以及自闭症。由此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涉及的障碍类别日益增多。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视角
通过对文献查阅整理发现,当前国内学者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主要是从课堂沟通现状、影响课堂沟通因素、改善/提高课堂沟通措施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1.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现状研究
该类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听障、视障、智障以及自闭症四种类别的课堂沟通现状研究。通过梳理听力障碍方面文献得知,师生课堂沟通存在很大障碍[1]、沟通有效性低[2]、沟通手段过于单一[3],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有趣的是,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听力障碍课堂上师生沟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尽管教学中存在师生沟通障碍的情况,但这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不大[4]。此外,也有学者根据课堂沟通的媒介不同,从手语、书面语、口语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师生普遍存在课堂手语的沟通障碍、课件和板书上的书面语与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能力脱节以及课堂口语基本没有单独使用等课堂沟通特点[5]。在其他障碍类别课堂沟通方面,视力障碍学生主要通过听、触、嗅等感觉老师、同伴以及文本进行沟通[6],教师与智力障碍、自闭症和脑瘫学生的沟通也存在障碍[7]。
综上,无论是哪一种障碍类别的课堂都存在沟通障碍。
2.影响课堂沟通因素的探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特殊教育课堂沟通存在障碍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自身身体结构或功能的损伤导致师生、生生、生本沟通不畅[8]。其次,教师的受、想、行、识也会影响课堂沟通。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欲望不强;(2)教学语言使用不规范;(3)不尊重不、了解学习主体;(4)沟通手段单一且不适合听力障碍学生;(5)没有及时向学生反馈课堂信息等都会降低课堂沟通的品质。[2]。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引起特殊教育课堂沟通不良主要因素为沟通倾向和沟通技能。在沟通技能方面,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教师传递信息的能力会对师生沟通或生本沟通造成不良影响。在沟通倾向方面,师生双方在沟通技能缺乏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沟通意愿不足,这很有可能会引起课堂零沟通的局面。
3.提升/改善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现状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提出改善策略有很多,具体包括:
首先,有学者认为可通过知觉-动作训练来提高自闭症课堂沟通。[8]
其次,关于智力障碍课堂沟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教師可从营造较舒适的沟通氛围、增加与智障学生沟通交流的频率以及通过提前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并关注学生情绪等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来改善智障课堂沟通现状[9],有的学者建议在智力障碍课堂上引入形象性强、能直观反映现实生活动作的、具有约定俗成效果的手语来改善智障课堂的沟通现状[10],还有学者认为可借助现代科技辅助器具使智力障碍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与教师和教学文本进行无障碍沟通。
再次,关于视力障碍课堂沟通,学者们从视力障碍学生的与外界沟通的途径出发,认为优化外在沟通环境、优化语言沟通载体、优化心灵沟通路径[6]。
最后,关于改善听力障碍课堂沟通现状的策略不同的学者持不同观点,主要从宏观、中观、围观三个层面进行叙述:第一,宏观层面,要建立尊重主体、多措并举、增加交流的理念,提倡多元化的沟通模式、全语言的教学策略。第二,中观层面,特教教师要加强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拓宽教学沟通渠道、改变沟通内容,还要加强听障学生手语、书面语的规范性[5],并且在教师应在不同的课程中、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听力障碍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语言。第三,微观层面,有的学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使用自然手语;有的学者认为应提高中国手语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还有不少学者中和前两种观点,强调教师需转变传统聋教育观念、提升手语水平、在正确认识《中国手语》的前提下科学地认识、研究和使用聋人手语,学生也需要养成用完整手语和书面语叙述事物的习惯;此外,还有学者强调借助辅助器具来改善当前不良的课堂沟通现状。 从已有研究可知,目前我国已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教学以及沟通载体出发从不同层面广泛采用不同的措施以提升和改善当前存在沟通障碍的特殊教育课堂沟通局面。
四、未来研究展望
随着如何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成效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继而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课题。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对于特殊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尽管当前我国国内学者在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以下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纳入考量范围:
首先,扩大研究对象。当前的研究主要以听力障碍课堂沟通为主,对其他类别探讨较少,因此将每个类别都纳入研究范围非常有必要。
其次,研究类型需要丰富。当前的研究多以概念性研究为主,具体的应用研究有限。因此,建议之后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多地考虑多一些实证研究。
最后,研究视角需要系统化。当前的研究涉及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措施,但每个研究主体都比较笼统。因此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每个研究主题的广度和加深每个研究主题的深度,从而使学界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够更系统、全面、详细地了解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的整体情况,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方小英. 提升聋校初中数学“课堂沟通”效能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2014,(9):111-112.
【2】 陈利丝. 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的现状研究—以辽宁省某聋校为例[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3】 李彦. 浅谈提高聋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学习(中).2012 (9):184-185.
【4】 丁山燕. 聋校语文教学中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44-46.
【5】 孙宁锋,戚善羽.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现代特殊教育.2008, (7-8 ): 36
【6】 郑东阳. 打造沟通无障碍的盲校數学课堂[J]. 现代特殊教育.2013,(9):45-46.
【7】 张春花,郑俭. 培智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和辅助沟通系统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5,(32):84-85.
【8】 王振洲. 知觉一动作训练提升自闭症儿童学校适应能力个案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7,37(7):86-90.
【9】 黄婵娟. 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J]. 时代教育.2016,(18):228-228.
【10】 许梦渔. 手语辅助教学例谈—培智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学习(上).2012,(10):172-172.
【关键词】:国内 特殊教育 课堂沟通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强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成效也成为新一轮讨论的话题。如何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显得举足轻重。
一、课堂沟通
课堂沟通是师生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口语和书面沟通等形式发生的沟通活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由于身心障碍在课堂上要么听不见、要么看不见、要么听不懂和/或看不懂,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成效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更加重要了。基于此,本文梳理近十年(2007-2017)特殊教育领域中教师课堂沟通方面的研究文献,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能力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特殊教育”“聋”“听力障碍”“盲”“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课堂沟通”为主题词、时间条件为2007—2017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34篇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后,去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报纸、会议)后,最终筛选出25篇文献。
三、研究结果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总体概况
近十年来,听力障碍教师课堂沟通一直是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研究领域的主旋律。2012年以前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听力障碍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2013年开始涉及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以及自闭症。由此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涉及的障碍类别日益增多。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视角
通过对文献查阅整理发现,当前国内学者对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的研究主要是从课堂沟通现状、影响课堂沟通因素、改善/提高课堂沟通措施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1.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沟通现状研究
该类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听障、视障、智障以及自闭症四种类别的课堂沟通现状研究。通过梳理听力障碍方面文献得知,师生课堂沟通存在很大障碍[1]、沟通有效性低[2]、沟通手段过于单一[3],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有趣的是,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听力障碍课堂上师生沟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尽管教学中存在师生沟通障碍的情况,但这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不大[4]。此外,也有学者根据课堂沟通的媒介不同,从手语、书面语、口语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师生普遍存在课堂手语的沟通障碍、课件和板书上的书面语与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能力脱节以及课堂口语基本没有单独使用等课堂沟通特点[5]。在其他障碍类别课堂沟通方面,视力障碍学生主要通过听、触、嗅等感觉老师、同伴以及文本进行沟通[6],教师与智力障碍、自闭症和脑瘫学生的沟通也存在障碍[7]。
综上,无论是哪一种障碍类别的课堂都存在沟通障碍。
2.影响课堂沟通因素的探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特殊教育课堂沟通存在障碍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自身身体结构或功能的损伤导致师生、生生、生本沟通不畅[8]。其次,教师的受、想、行、识也会影响课堂沟通。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欲望不强;(2)教学语言使用不规范;(3)不尊重不、了解学习主体;(4)沟通手段单一且不适合听力障碍学生;(5)没有及时向学生反馈课堂信息等都会降低课堂沟通的品质。[2]。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引起特殊教育课堂沟通不良主要因素为沟通倾向和沟通技能。在沟通技能方面,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教师传递信息的能力会对师生沟通或生本沟通造成不良影响。在沟通倾向方面,师生双方在沟通技能缺乏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沟通意愿不足,这很有可能会引起课堂零沟通的局面。
3.提升/改善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现状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提出改善策略有很多,具体包括:
首先,有学者认为可通过知觉-动作训练来提高自闭症课堂沟通。[8]
其次,关于智力障碍课堂沟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教師可从营造较舒适的沟通氛围、增加与智障学生沟通交流的频率以及通过提前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并关注学生情绪等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来改善智障课堂沟通现状[9],有的学者建议在智力障碍课堂上引入形象性强、能直观反映现实生活动作的、具有约定俗成效果的手语来改善智障课堂的沟通现状[10],还有学者认为可借助现代科技辅助器具使智力障碍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与教师和教学文本进行无障碍沟通。
再次,关于视力障碍课堂沟通,学者们从视力障碍学生的与外界沟通的途径出发,认为优化外在沟通环境、优化语言沟通载体、优化心灵沟通路径[6]。
最后,关于改善听力障碍课堂沟通现状的策略不同的学者持不同观点,主要从宏观、中观、围观三个层面进行叙述:第一,宏观层面,要建立尊重主体、多措并举、增加交流的理念,提倡多元化的沟通模式、全语言的教学策略。第二,中观层面,特教教师要加强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拓宽教学沟通渠道、改变沟通内容,还要加强听障学生手语、书面语的规范性[5],并且在教师应在不同的课程中、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听力障碍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语言。第三,微观层面,有的学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使用自然手语;有的学者认为应提高中国手语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还有不少学者中和前两种观点,强调教师需转变传统聋教育观念、提升手语水平、在正确认识《中国手语》的前提下科学地认识、研究和使用聋人手语,学生也需要养成用完整手语和书面语叙述事物的习惯;此外,还有学者强调借助辅助器具来改善当前不良的课堂沟通现状。 从已有研究可知,目前我国已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教学以及沟通载体出发从不同层面广泛采用不同的措施以提升和改善当前存在沟通障碍的特殊教育课堂沟通局面。
四、未来研究展望
随着如何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成效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特殊教育课堂沟通继而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课题。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对于特殊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尽管当前我国国内学者在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以下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纳入考量范围:
首先,扩大研究对象。当前的研究主要以听力障碍课堂沟通为主,对其他类别探讨较少,因此将每个类别都纳入研究范围非常有必要。
其次,研究类型需要丰富。当前的研究多以概念性研究为主,具体的应用研究有限。因此,建议之后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多地考虑多一些实证研究。
最后,研究视角需要系统化。当前的研究涉及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措施,但每个研究主体都比较笼统。因此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每个研究主题的广度和加深每个研究主题的深度,从而使学界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够更系统、全面、详细地了解特殊教育师生课堂沟通的整体情况,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方小英. 提升聋校初中数学“课堂沟通”效能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2014,(9):111-112.
【2】 陈利丝. 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的现状研究—以辽宁省某聋校为例[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3】 李彦. 浅谈提高聋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学习(中).2012 (9):184-185.
【4】 丁山燕. 聋校语文教学中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44-46.
【5】 孙宁锋,戚善羽.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现代特殊教育.2008, (7-8 ): 36
【6】 郑东阳. 打造沟通无障碍的盲校數学课堂[J]. 现代特殊教育.2013,(9):45-46.
【7】 张春花,郑俭. 培智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和辅助沟通系统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5,(32):84-85.
【8】 王振洲. 知觉一动作训练提升自闭症儿童学校适应能力个案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7,37(7):86-90.
【9】 黄婵娟. 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J]. 时代教育.2016,(18):228-228.
【10】 许梦渔. 手语辅助教学例谈—培智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学习(上).2012,(10):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