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万方数据库》为依据,检索1998-2011年间该库所收录的关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和评价文献题录,并就检索到的文献的分布、作者简况及研究路向作分析,由此就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系统化、深入化研究陈述几点看法。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学;诺贝尔医学奖;研究状况;文献计量
科技类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全世界公认的科技创新最高奖[1],但有关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近年较少有详细、确切的专题研究。鉴于此,笔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从文献计量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以《万方数据库》为依据,检索该数据库于1998-2011年间收录的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献(1998年以前未见相关文献题录)。以关键词为检索入口,采用精确检索,共检得有关文献记录420条,经手工检索复核,删除其中重复和与本专题研究相关性不大的题录,实际检出404条。就上述文献的分布、作者简况、研究路向做分析。另就促进我国有关领域原创性创新力陈述一些看法。
1调查结果
1.1文献分布
本次统计范围内的404篇文献(以下简称“有关文献”)包括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14篇,还有382篇有关文献刊登在各种期刊上。其中包括医学、生物学期刊56种,载文208篇,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51.485%。其他科技期刊25种,载文82篇 占 20.297%;教育类期刊14种,载文32篇,占7.921%;各院校学报9种,载文16篇,占3.960%;科普及其他期刊30种,载文50篇,占12.376%;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共22篇,占5.446%。刊登有关文献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共12种。
1.2作者简况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以有关文献第一机构所在地为准,按省市行政区划分。统计结果如下:
北京市84人次;上海市26人次;山西省20人次;安徽省13人次;江苏省10人次;河北省、陕西省各8人次;浙江、湖北两省各6人次;其余省市从略。作者所在机构类型,供职于高等院校的作者116人次;供职于其他科研、事业单位的作者100人次;供职于行政机关的作者5人次;供职于中学的作者12人次。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有171篇文献未标示作者供职机构,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42.327%。这类文献大都刊登在科普期刊、普通教育期刊(如中学生数理化)和其他类型期刊上。基本上不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标示了作者供职机构的文献,大致反映了有关研究者所在机构的情况。
1.3研究路向
1.3.1从主题共现词看研究重点
主题词、亦称叙词。是指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于表现文献主题的规范化词和词组,共现词指词汇在文档集中共同出现,以一个词为中心,可以找到一组经常与之搭配出现的词,作为他共同的词汇集,该集合描述了该词的意义及上下义和语境。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主题共现词词频高者如下: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科学家、诺贝尔奖、端粒、衰老、基因沉默、生理学癌症、SIRAN、肿瘤、RNA、干扰、HDV、医学、T011样受体、RNAI、人乳头瘤病毒、嗅觉抑制、教学、甲氰米胍。
1.3.2从文献的类型分析研究内容
分析404篇有关文献后,就其反映的内容及类型大致区分如下。
2讨论
“文献的统计只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3]。了解研究状况,必须进一步辨析研究的内容,本次统计范围内,以下情况宜予注意:
2.1从科学学角度对获奖因素的分析
段志光教授等人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持续地开展研究,分别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4]、学术影响力[5]、学术条件背景[6]及近年这一奖项获得者论文的影响力等方面开展研究[7];章娟女士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专题组讨论法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法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论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提示“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求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学评价制度创新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责任” [8]。都是颇有见地的讨论。
2.2采用文献计量、科学计量的探析
吴晓东先生对1901-2009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97位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年龄做了研究[9];袁勤俭先生等人对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做分析,归纳出以下特征:获奖者集中在美国的少数机构,获奖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间越来越长,多人分享(获奖)已成为一种趋势[10]。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独特的切入点,总会有所发现,并提出值得信服的观点。
2.3与获奖成果相关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史上,“一项重大发现可能会开辟一系列创新的研究,导致一连串创新。”[11]与介绍、评价相比,从科学角度对这一奖项的辨析固然有独特价值。但更重要的是,从获奖项目引起的相关研究,如唐小燕女士、李书武先生对小学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的调研[12],都与这一奖项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坦率地讲,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人士能否于近期撷取这类高水平奖,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如果认定方向,采取走小步、走稳步、不停步的方式,登这一高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3结语
通过一次概略的分析,反映出国内对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有关文献数量看,研究较以往有所进展。但近半数的有关文献为介绍、资讯之类。有关资料虽较详尽[12,15],但对促进实质性研究创新的帮助有限。
第二,借助科学学方法,对这一奖项总体分析较有见地。对促进国内科研进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意见。 第三,有关研究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如有人指出的“虽然自1979年以来,国内有关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文章已有近6000篇,书籍也有数以百册,但真正具有学术意义的文章或专著也不过100来份”。[16]以上一孔之见,就正于方家。祈盼者同行同心协力。促进有关研究取得实质进展。
参考文献
[1]叶鹰,刘艳阳.科技诺贝尔奖定性聚类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7-20.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北京万方软件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报告-主题分析报告[R].2011.
[3]魏辅秩.对“中国图书馆学应该弘扬实证性研究”的商榷[J].图书馆杂志,2011,(9):2-6.
[4]段志光,章娟,张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的计量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7(1):86-91.
[5]段志光,卢祖洵,王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2):222-227.
[6]段志光,卢祖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条件背景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6):78-79.
[7]段志光,卢祖洵,王爱珍,卢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影响力研究[J].科学研究,2006,24(5):672-676.
[8]章娟,段志光,王彤.科学论文评价方法运用的比较分析——以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09-1814,1792.
[9]吴晓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年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6):655-658.
[10]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29-33.
[11]同1.
[12]唐小燕,李书武.成都市新都区小学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西南国防医学,2008,18(6):955-956.
[13]汪玲,吴海鸣,包一敏等.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2):76-78.
[14]岳东方编译.1901-2004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所属单位[J].生命科学,2004,16(6):421-430.
[15]胡伶俐编译.190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部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获奖项目[J].生命科学,2001,13(16):286-287.
[16]钱炜.“诺学”躁动[J].南风窗,2012,(38):78-81.
(本文责任编辑:王涓)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学;诺贝尔医学奖;研究状况;文献计量
科技类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全世界公认的科技创新最高奖[1],但有关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近年较少有详细、确切的专题研究。鉴于此,笔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从文献计量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以《万方数据库》为依据,检索该数据库于1998-2011年间收录的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献(1998年以前未见相关文献题录)。以关键词为检索入口,采用精确检索,共检得有关文献记录420条,经手工检索复核,删除其中重复和与本专题研究相关性不大的题录,实际检出404条。就上述文献的分布、作者简况、研究路向做分析。另就促进我国有关领域原创性创新力陈述一些看法。
1调查结果
1.1文献分布
本次统计范围内的404篇文献(以下简称“有关文献”)包括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14篇,还有382篇有关文献刊登在各种期刊上。其中包括医学、生物学期刊56种,载文208篇,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51.485%。其他科技期刊25种,载文82篇 占 20.297%;教育类期刊14种,载文32篇,占7.921%;各院校学报9种,载文16篇,占3.960%;科普及其他期刊30种,载文50篇,占12.376%;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共22篇,占5.446%。刊登有关文献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共12种。
1.2作者简况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以有关文献第一机构所在地为准,按省市行政区划分。统计结果如下:
北京市84人次;上海市26人次;山西省20人次;安徽省13人次;江苏省10人次;河北省、陕西省各8人次;浙江、湖北两省各6人次;其余省市从略。作者所在机构类型,供职于高等院校的作者116人次;供职于其他科研、事业单位的作者100人次;供职于行政机关的作者5人次;供职于中学的作者12人次。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有171篇文献未标示作者供职机构,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42.327%。这类文献大都刊登在科普期刊、普通教育期刊(如中学生数理化)和其他类型期刊上。基本上不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标示了作者供职机构的文献,大致反映了有关研究者所在机构的情况。
1.3研究路向
1.3.1从主题共现词看研究重点
主题词、亦称叙词。是指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于表现文献主题的规范化词和词组,共现词指词汇在文档集中共同出现,以一个词为中心,可以找到一组经常与之搭配出现的词,作为他共同的词汇集,该集合描述了该词的意义及上下义和语境。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主题共现词词频高者如下: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科学家、诺贝尔奖、端粒、衰老、基因沉默、生理学癌症、SIRAN、肿瘤、RNA、干扰、HDV、医学、T011样受体、RNAI、人乳头瘤病毒、嗅觉抑制、教学、甲氰米胍。
1.3.2从文献的类型分析研究内容
分析404篇有关文献后,就其反映的内容及类型大致区分如下。
2讨论
“文献的统计只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3]。了解研究状况,必须进一步辨析研究的内容,本次统计范围内,以下情况宜予注意:
2.1从科学学角度对获奖因素的分析
段志光教授等人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持续地开展研究,分别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4]、学术影响力[5]、学术条件背景[6]及近年这一奖项获得者论文的影响力等方面开展研究[7];章娟女士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专题组讨论法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法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论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提示“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求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学评价制度创新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责任” [8]。都是颇有见地的讨论。
2.2采用文献计量、科学计量的探析
吴晓东先生对1901-2009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97位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年龄做了研究[9];袁勤俭先生等人对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做分析,归纳出以下特征:获奖者集中在美国的少数机构,获奖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间越来越长,多人分享(获奖)已成为一种趋势[10]。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独特的切入点,总会有所发现,并提出值得信服的观点。
2.3与获奖成果相关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史上,“一项重大发现可能会开辟一系列创新的研究,导致一连串创新。”[11]与介绍、评价相比,从科学角度对这一奖项的辨析固然有独特价值。但更重要的是,从获奖项目引起的相关研究,如唐小燕女士、李书武先生对小学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的调研[12],都与这一奖项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坦率地讲,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人士能否于近期撷取这类高水平奖,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如果认定方向,采取走小步、走稳步、不停步的方式,登这一高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3结语
通过一次概略的分析,反映出国内对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有关文献数量看,研究较以往有所进展。但近半数的有关文献为介绍、资讯之类。有关资料虽较详尽[12,15],但对促进实质性研究创新的帮助有限。
第二,借助科学学方法,对这一奖项总体分析较有见地。对促进国内科研进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意见。 第三,有关研究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如有人指出的“虽然自1979年以来,国内有关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文章已有近6000篇,书籍也有数以百册,但真正具有学术意义的文章或专著也不过100来份”。[16]以上一孔之见,就正于方家。祈盼者同行同心协力。促进有关研究取得实质进展。
参考文献
[1]叶鹰,刘艳阳.科技诺贝尔奖定性聚类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7-20.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北京万方软件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报告-主题分析报告[R].2011.
[3]魏辅秩.对“中国图书馆学应该弘扬实证性研究”的商榷[J].图书馆杂志,2011,(9):2-6.
[4]段志光,章娟,张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的计量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7(1):86-91.
[5]段志光,卢祖洵,王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2):222-227.
[6]段志光,卢祖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条件背景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6):78-79.
[7]段志光,卢祖洵,王爱珍,卢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影响力研究[J].科学研究,2006,24(5):672-676.
[8]章娟,段志光,王彤.科学论文评价方法运用的比较分析——以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09-1814,1792.
[9]吴晓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年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6):655-658.
[10]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29-33.
[11]同1.
[12]唐小燕,李书武.成都市新都区小学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西南国防医学,2008,18(6):955-956.
[13]汪玲,吴海鸣,包一敏等.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2):76-78.
[14]岳东方编译.1901-2004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所属单位[J].生命科学,2004,16(6):421-430.
[15]胡伶俐编译.190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部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获奖项目[J].生命科学,2001,13(16):286-287.
[16]钱炜.“诺学”躁动[J].南风窗,2012,(38):78-81.
(本文责任编辑:王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