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是纺织品行业“绿色壁垒”不断加强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均对其出入境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探讨有效的有害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并针对当前使用的检测手段提出部分改进意见。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化学品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09年外贸出口情况,纺织品在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中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关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但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式 ,标准的实施成效仍有待考究。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并针对当前纺织品检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方式 ,希望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纺织品中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含量标准
1.1甲醛含量
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欧盟、北美包括日本在内,均对其含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日本规定在其进口的成人外衣中,甲醛含量必须低于300mg/kg;成人内衣、睡衣以及袜子中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mg/kg的标准;而婴儿用品的含量更加严格,其标准为20mg/kg。
1.2有害重金属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镍、镉、铜、砷、汞、钴和铬。有关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欧盟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对其进口纺织品进行了严格规定,任何重金属含量在0.5mg/cm2以上的纺织品,包括饰物、拉链以及纽扣在内,都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1.3有机物含量
2003年,我国颁布了BG18401《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将23 种芳香胺列入纺织品禁用化学品目录,并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将禁用芳香胺的种类由23种增加到24种。《规范》还特别指明了当前并没有有效的针对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方法。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最早对其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进行限制的国家。德国针对纺织品中有毒有机化学品的禁令于1994年颁布,并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能产生这些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禁止使用目录。德国法律还禁止了五氯苯酚的生产和使用,并规定纺织品及服装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必须低于5mg/kg。
后来,欧盟在德国标准的基础上,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禁止使用法令,并将含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列入棉花种植的禁止使用目录。
2.当前国际防织品市场与纺织品安全检测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岌岌可危的纺织品行业,不断通过所谓的“绿色壁垒”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设置进入障碍。
当前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纺织品质量管理标准,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维持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市场地位,必须摈弃传统以印染质量、织物质量以及牢度质量为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质量控制的内容与范围向产品生态性能延伸。
无论是针对高端市场的奢侈品牌,还是低端大众品牌纺织品,其在生态指标的要求是统一的、不可或缺的。随着当今国际纺织品竞争的不断激化,相信未来关于纺织品生态、健康标准的限制会成为未来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要求也会逐渐趋于严格。
3.常用的化学品检测方法及改进建议
3.1甲醛的检测
甲醛在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经甲醛作为反应剂的纺织助剂,具备更强的耐久性;而使用甲醛处理过的织物,具备更好的抗皱性和防缩性能。但是由于甲醛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成为其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1气象色谱测定法
气象色谱测定方法通过对纺织品痕量释放的甲醛极性测定最终确定其甲醛含量。传统的甲醛痕量是通过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测定的,由于存在测定的现行范围小、测量程序较为繁琐等问题,因而难以适应对外贸易中纺织品多批次、多品种以及甲醛含量波动范围大等特点。经过对甲醛化学特性的分析,结合长期检测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选取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为衍生剂 ,选取环乙烷作为萃取剂,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残留量进行检测,不仅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扩大了含量的线性检测范围,而且由于环乙烷的低毒性,检测过程的危险性也有所降低,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中甲醛痕量检测范围及效率。
3.1.2水萃取法
水萃取方法是目前实践操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根据GB/T2912.1-1998標准进行操作,其检测的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掌握。
实践表明,如果选取碘量法和PH滴定仪,在对纺织品中甲醛进行检测的前期对其加以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甲醛检测的精度,检测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2重金属的检测
3.2.1原子分光光度法
目前,针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方法。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60 余种可能残留于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由于该方法检测步骤简单、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广,对于纺织品中所含的重金属残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与之相比,虽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法进行测定的效率比较高,但其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小,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几种常见重金属元素,如砷、汞等,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建议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检测。
3.2.2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就目前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实践来讲,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简称ICP-AES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纺织品中汞含量的检测灵敏度稍显不足,而一般纺织品中汞含量又相对偏低,因而在对其进行测量时,单纯使用 ICP-AES恐难满足检测需要。但是若将其与氰化物发生器结合使用,并将待测元素以汞蒸气的形式送入ICP中并将其分离出来,则能起到减少基体干扰,增强富集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分析的检出限,达到纺织品中可萃取痕量汞的标准。
4.总结
从当前国际纺织品贸易竞争的格局来看,未来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健康为主题的贸易保护措施会愈演愈烈。而纺织行业中,新的有害纺织染料及有害纺织助剂会不断涌现,这必然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纺织品行业需要站在整个纺织产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绿色生产、精细管理的观念引入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促进我国纺织产品的绿色化、健康化。为了使我国纺织品及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快新技术开发速度,及时收集并消化吸收国际纺织品安全检测的新技术,为我国纺织品行业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章杰.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要求[C].见:2006全国纺织高新面料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6.
[2]赵嵩,张菁.出口纺织品中禁用4-氨基偶氮苯检测方法探讨[J].上海丝绸,2007,(4):2-13.
[3]房俊宽.纺织品生态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化学品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09年外贸出口情况,纺织品在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中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关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但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式 ,标准的实施成效仍有待考究。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并针对当前纺织品检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方式 ,希望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纺织品中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含量标准
1.1甲醛含量
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欧盟、北美包括日本在内,均对其含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日本规定在其进口的成人外衣中,甲醛含量必须低于300mg/kg;成人内衣、睡衣以及袜子中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mg/kg的标准;而婴儿用品的含量更加严格,其标准为20mg/kg。
1.2有害重金属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镍、镉、铜、砷、汞、钴和铬。有关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欧盟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对其进口纺织品进行了严格规定,任何重金属含量在0.5mg/cm2以上的纺织品,包括饰物、拉链以及纽扣在内,都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1.3有机物含量
2003年,我国颁布了BG18401《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将23 种芳香胺列入纺织品禁用化学品目录,并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将禁用芳香胺的种类由23种增加到24种。《规范》还特别指明了当前并没有有效的针对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方法。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最早对其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进行限制的国家。德国针对纺织品中有毒有机化学品的禁令于1994年颁布,并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能产生这些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禁止使用目录。德国法律还禁止了五氯苯酚的生产和使用,并规定纺织品及服装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必须低于5mg/kg。
后来,欧盟在德国标准的基础上,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禁止使用法令,并将含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列入棉花种植的禁止使用目录。
2.当前国际防织品市场与纺织品安全检测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岌岌可危的纺织品行业,不断通过所谓的“绿色壁垒”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设置进入障碍。
当前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纺织品质量管理标准,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维持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市场地位,必须摈弃传统以印染质量、织物质量以及牢度质量为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质量控制的内容与范围向产品生态性能延伸。
无论是针对高端市场的奢侈品牌,还是低端大众品牌纺织品,其在生态指标的要求是统一的、不可或缺的。随着当今国际纺织品竞争的不断激化,相信未来关于纺织品生态、健康标准的限制会成为未来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要求也会逐渐趋于严格。
3.常用的化学品检测方法及改进建议
3.1甲醛的检测
甲醛在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经甲醛作为反应剂的纺织助剂,具备更强的耐久性;而使用甲醛处理过的织物,具备更好的抗皱性和防缩性能。但是由于甲醛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成为其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1气象色谱测定法
气象色谱测定方法通过对纺织品痕量释放的甲醛极性测定最终确定其甲醛含量。传统的甲醛痕量是通过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测定的,由于存在测定的现行范围小、测量程序较为繁琐等问题,因而难以适应对外贸易中纺织品多批次、多品种以及甲醛含量波动范围大等特点。经过对甲醛化学特性的分析,结合长期检测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选取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为衍生剂 ,选取环乙烷作为萃取剂,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残留量进行检测,不仅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扩大了含量的线性检测范围,而且由于环乙烷的低毒性,检测过程的危险性也有所降低,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中甲醛痕量检测范围及效率。
3.1.2水萃取法
水萃取方法是目前实践操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根据GB/T2912.1-1998標准进行操作,其检测的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掌握。
实践表明,如果选取碘量法和PH滴定仪,在对纺织品中甲醛进行检测的前期对其加以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甲醛检测的精度,检测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2重金属的检测
3.2.1原子分光光度法
目前,针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方法。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60 余种可能残留于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由于该方法检测步骤简单、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广,对于纺织品中所含的重金属残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与之相比,虽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法进行测定的效率比较高,但其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小,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几种常见重金属元素,如砷、汞等,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建议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检测。
3.2.2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就目前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实践来讲,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简称ICP-AES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纺织品中汞含量的检测灵敏度稍显不足,而一般纺织品中汞含量又相对偏低,因而在对其进行测量时,单纯使用 ICP-AES恐难满足检测需要。但是若将其与氰化物发生器结合使用,并将待测元素以汞蒸气的形式送入ICP中并将其分离出来,则能起到减少基体干扰,增强富集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分析的检出限,达到纺织品中可萃取痕量汞的标准。
4.总结
从当前国际纺织品贸易竞争的格局来看,未来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健康为主题的贸易保护措施会愈演愈烈。而纺织行业中,新的有害纺织染料及有害纺织助剂会不断涌现,这必然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纺织品行业需要站在整个纺织产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绿色生产、精细管理的观念引入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促进我国纺织产品的绿色化、健康化。为了使我国纺织品及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快新技术开发速度,及时收集并消化吸收国际纺织品安全检测的新技术,为我国纺织品行业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章杰.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要求[C].见:2006全国纺织高新面料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6.
[2]赵嵩,张菁.出口纺织品中禁用4-氨基偶氮苯检测方法探讨[J].上海丝绸,2007,(4):2-13.
[3]房俊宽.纺织品生态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