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今天,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提供的各种信息快捷的服务于大家。但肆虐的计算机病毒、不良网页、恶意侵犯他人隐私、“黑客”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因素,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避免之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已是燃眉之急,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对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双重重任。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黑客”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它的神奇作用也全方位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它对人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做到自然渗透?如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如何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 新课伊始说德育
课堂导入环节是德育渗透的好时机。恰当的导语,可能只要一两分钟甚至几句话,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快速地把他们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
案例: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指法练习综合训练》时:
师:你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为一份好的工作去奋斗了。有一家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一名打字员,并且薪金不菲,你愿不愿意去呢?生:愿意!
师:我们来看看用人单位的要求。(出示幻灯片)生:……除了要参加规定的打字比赛外,还要求同学们能吃苦,有责任心,尊重他人。
师:你们还有信心参加吗?生:有。
师:所以大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注意自己的其他方面的修养。内外兼修,毕业后的你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你!
这样的导课方式,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不光是学习文化知识,还有未来的希望,寓德育于学习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将德育贯穿在课堂中
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心人,有爱生之心,懂教学技巧,能抓住任何一个德育教育时机,要了解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长于收集、整理教学素材,这样就能将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学中。
1. 结合知识讲授点或上机训练,灌输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适当添加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的,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案例:在讲授完高一信息技術《元素的集成》时,利用课后作业进行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咱们家乡素有:“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之称,我们的家乡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生:是。
师: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家乡的发展。每年一次的农博会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国际友人也蜂拥而至,洽谈项目。生:(学生兴奋)对,今年6月,总理都来了。
师:那么你们对家乡的发展速度了解吗?生:不是太了解。
师: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方位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经济方面、人文方面、科技方面等都可以。然后把你们了解到的信息集成为一份Word文本,在下次课上进行展示。你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作业呢?生:一定会的。
这份作业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也能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强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够通过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再次复习巩固,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
2. 可以从上机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有一些现象是信息技术老师经常会看到:上课前,教室整齐干净,课后,机房凳子横七竖八不归位,桌面地面留有垃圾纸屑。我利用手机将不文明的画面拍下来,存在电脑中。再将整理干净的机房同样拍下来,也存在电脑中,等到第二次临下课时,利用几分钟让他们观看这些照片,告诉他们,这是他们上次上课前后机房卫生情况的对比,请他们谈谈观后的感受。这时,学生肯定会意识到错误。我把握时机,适时地表扬他们的知错态度,并希望他们能知错能改。果然,如我所料,课后的机房环境恢复到了课前的状态。甚至有学生提出,想利用课余时间来彻底清扫机房,搞好机房环境。
我利用引导者的身份,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冲突,学生容易接受,及时改正,规范管理和思想教育巧妙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合作教育不可少
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面性,它除了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在网络世界中,不同世界观、价值观充斥着网络世界,不少学生因不辨是非,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据报道,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不与同学交往,没有正确的交流渠道,以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与人共事、与人交流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的教学形式极易让学生相互隔离,学生做练习时,不便与同学讨论,缺少合作的氛围。教学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为人处事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还可以消除部分学生畏难厌学的情绪;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探索与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深挖教材中的教育契机,通过合理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我相信在老师持之以恒的德育渗透下,学生的思想和知识能力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简介:
曹筱荣,陕西省西安市,杨陵职教中心;
杨公宁,陕西省西安市,杨陵高级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黑客”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它的神奇作用也全方位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它对人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做到自然渗透?如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如何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 新课伊始说德育
课堂导入环节是德育渗透的好时机。恰当的导语,可能只要一两分钟甚至几句话,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快速地把他们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
案例: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指法练习综合训练》时:
师:你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为一份好的工作去奋斗了。有一家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一名打字员,并且薪金不菲,你愿不愿意去呢?生:愿意!
师:我们来看看用人单位的要求。(出示幻灯片)生:……除了要参加规定的打字比赛外,还要求同学们能吃苦,有责任心,尊重他人。
师:你们还有信心参加吗?生:有。
师:所以大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注意自己的其他方面的修养。内外兼修,毕业后的你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你!
这样的导课方式,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不光是学习文化知识,还有未来的希望,寓德育于学习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将德育贯穿在课堂中
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心人,有爱生之心,懂教学技巧,能抓住任何一个德育教育时机,要了解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长于收集、整理教学素材,这样就能将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学中。
1. 结合知识讲授点或上机训练,灌输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适当添加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的,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案例:在讲授完高一信息技術《元素的集成》时,利用课后作业进行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咱们家乡素有:“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之称,我们的家乡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生:是。
师: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家乡的发展。每年一次的农博会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国际友人也蜂拥而至,洽谈项目。生:(学生兴奋)对,今年6月,总理都来了。
师:那么你们对家乡的发展速度了解吗?生:不是太了解。
师: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方位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经济方面、人文方面、科技方面等都可以。然后把你们了解到的信息集成为一份Word文本,在下次课上进行展示。你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作业呢?生:一定会的。
这份作业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也能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强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够通过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再次复习巩固,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
2. 可以从上机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有一些现象是信息技术老师经常会看到:上课前,教室整齐干净,课后,机房凳子横七竖八不归位,桌面地面留有垃圾纸屑。我利用手机将不文明的画面拍下来,存在电脑中。再将整理干净的机房同样拍下来,也存在电脑中,等到第二次临下课时,利用几分钟让他们观看这些照片,告诉他们,这是他们上次上课前后机房卫生情况的对比,请他们谈谈观后的感受。这时,学生肯定会意识到错误。我把握时机,适时地表扬他们的知错态度,并希望他们能知错能改。果然,如我所料,课后的机房环境恢复到了课前的状态。甚至有学生提出,想利用课余时间来彻底清扫机房,搞好机房环境。
我利用引导者的身份,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冲突,学生容易接受,及时改正,规范管理和思想教育巧妙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合作教育不可少
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面性,它除了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在网络世界中,不同世界观、价值观充斥着网络世界,不少学生因不辨是非,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据报道,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不与同学交往,没有正确的交流渠道,以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与人共事、与人交流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的教学形式极易让学生相互隔离,学生做练习时,不便与同学讨论,缺少合作的氛围。教学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为人处事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还可以消除部分学生畏难厌学的情绪;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探索与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深挖教材中的教育契机,通过合理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我相信在老师持之以恒的德育渗透下,学生的思想和知识能力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简介:
曹筱荣,陕西省西安市,杨陵职教中心;
杨公宁,陕西省西安市,杨陵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