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维之碰撞 悟人生之哲理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表演杂技的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误,可是他沉着冷静,努力拼搏,第三次终于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紧扣重点语句品读,探究少年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面对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哲理。
  一、激趣导入,质疑“惊心动魄”
  《顶碗少年》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提示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前后联系,还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在学生读完提示语,明确学习的重点,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全文中心句:“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并以这个句子为切入点大胆进行质疑,提出以下这些问题:①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②作者为什么把这场杂技表演说成是“拼搏”?
  二、思维碰撞,品味“惊心动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大胆的质疑做铺垫,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好奇心。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提出的疑问研读课文第3~7自然段,用“三读一问”的方式来品味这场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
  一读。聚焦顶碗少年的表演。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少年顶碗动作的语句:①“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②“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③“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艰难的转身。”④“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这些语句是对少年表演顶碗时的动作的具体描写,在充满东方韵味的柔美的乐曲声烘托下,少年表演着让人着迷的动作——“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与乐曲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杂技的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复杂惊险,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同时说明表演的难度很大。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说一说作者可能还看到了什么,省略了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既读出表演的精彩,又读出当时的紧张气氛。
  二读。关注场内观众的表现。再读第3~7自然段,请学生思考:文章除了描写少年外,还描写了谁?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观众的语句。①“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②“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③“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这时,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帮助学生理解在本文中对少年的描写叫作正面、直接描写,对观众的描写叫侧面、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在于能进一步烘托紧张的气氛,让人感到这场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
  三读。发现瓷碗的“调皮”。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让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读相关语句,从“揺晃得厉害”“跳起揺摆舞来”“剧烈地晃动起来”等对碗的拟人化描写,看到碗的“调皮”,进一步感受杂技表演的难度极大,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一问。听不一样声音,寻思维之碰撞。在“三读”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杂技表演进行评价: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是否成功?学生可以回答“成功”,当然也不排斥“失败”,要让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并在此基础上来一场小小的辩论,在寻求依据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阅读的魅力就在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评价,寻找异样的声音,让学生的思维尽情碰撞,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
  三、寻根问源,探寻成功之因
  顶碗少年经历了“失败—努力—再失败—再努力—成功”的过程,是什么使他最后取得成功呢?指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在少年第二、三次表演中对少年的神态描写和对老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小组讨论交流后,在班内汇报。
  少年成功的主观原因:少年稳重与坚持、不怕失败的精神是成功的基石。教师可出示相关语句:①“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③“少年镇静下来,手棒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引导学生抓住“歉疚”体会少年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抓住“不失风度”“不慌不忙”体会他对自己的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进而体会出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呆呆地”“不知所措”到“镇静下来”的快速转变,感受少年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这也是他最后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成功的客观原因:老者的鼓励与指点,为少年的成功助力。文中对老者的描写仅有三句话,但作者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达情感,用词准确,语言朴实又生动感人。“微笑”“抚摸”“轻轻摇了一下”等词语体现了老者的宽容、鼓励和关爱。此时,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老者可能对少年说了什么?如:“别紧张,就当成是平常练习一样。保持冷静,就当台下没有观众一样尽力去表演。碗揺晃的时候,轻轻抖一下脑袋就会成功……”通过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两点:一是老者的宽容和鼓励给了少年勇气和力量,使表演获得了成功。二是当别人遭遇失败时,不要嘲笑和讥讽,一句问候和鼓励就如雪中送炭,会助人走出困境。
  四、升华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本文的重点在于揭示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所蕴含的道理,即“面对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哲理。教师可让学生把首尾两段连起来感情朗读,思考省略号中蕴含着作者从少年的表演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要拥有毅力,拥有坦然面对失败的决心,敢于拼搏和坚持,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五、积累延伸,强化生活体验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作者对白发老者画龙点睛的描写,因为正是这位老者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是谁给予了自己鼓励和帮助,或者自己给予过别人什么帮助。语言运用的素材完全来源于生活实践,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上,可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一是巩固、强化本课学习所得;二是让学生自主积累语言,运用到习作中。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更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关注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中發展、创新,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课堂里创设“对话”交流,在操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潜能。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智慧在启发激励中迸发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
期刊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动手操作、实践运用、语言表达、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怎样拼周长最短问题”这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指的是在教师的“智慧理答,有效启发引领”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从阅读材料中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推论验证、形成诠释的阅读方式。从发展的角度看,探究性阅读
期刊
“写读结合,单元整合”教学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建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上的一种关于“写”和“读”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依然是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终点,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整体,统整定标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在
期刊
简便运算一直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它是拓展运算思路、提高运算速度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亦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尤为重要,这也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部分。在进行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学生因为有前面计算经验的积累,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问题不太大,刚学时概念还清晰,可时间一长,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运算,概念就模糊了,问题也就多了。一方面,数字的变化是多样的,有时貌似一种类
期刊
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教育质量被视作学校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但因教师业务素质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发展存在相对不均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进步和稳中有升,很多学校在人事工作安排时根据教师的“师情”,采取了“大循环”“小循环”“六年级把关老师”等策略。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出口的成绩,这时经常是改“1师教学2班”为“1师教学1班”。有的老师,十多年就一直在六年级把关,所教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数学活动的机会,从学生立场出发,探寻“综合与实践”的本真意义,把握其思想轨迹,生成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践行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综合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在学校,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想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会学习、勤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抓养成教育是第一要务,要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任教的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一体机,也组织培训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106~107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对,植树节,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这一天,小新、小明、小东来到幸福村帮助村里种树。村主任说:“你们每人负责一条12米长的一段路,每3米种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  生1:3棵。生2:4棵。生3:5棵。  村主任笑眯眯地说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特质的教学研究,虽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当文本特质作为口号,充斥于学术报告、专著论文、经验介绍的时候,也许正是需要人们冷静、反思并进行针对性矫正的时候。可不,虽然文本特质已成了语文教师的高频词,但文本特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不少教师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理论上的茫然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盲目,结果,文本特质确定的随意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向和教学重心的偏移,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