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四川盆地石炭系地层是川东地区的主力气层,多年来在盆地内形成了良好的勘探认识.然而盆地边缘受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石炭纪沉积时期,盆地北部和东部边缘整体为古地貌高部位,石炭系黄龙组、河洲组和下二叠统梁山组厚度均有较大的变化.显然利用盆地内的研究认识进行盆地边缘的石炭系边界预测必然存在较大误差,导致盆地边缘的许多圈闭尚未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下从正演模拟出发,详细分析石炭系地层反射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
【机 构】
: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发事业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1003),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10201),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1704134),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基金项目(2017CXTD08)联合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盆地石炭系地层是川东地区的主力气层,多年来在盆地内形成了良好的勘探认识.然而盆地边缘受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石炭纪沉积时期,盆地北部和东部边缘整体为古地貌高部位,石炭系黄龙组、河洲组和下二叠统梁山组厚度均有较大的变化.显然利用盆地内的研究认识进行盆地边缘的石炭系边界预测必然存在较大误差,导致盆地边缘的许多圈闭尚未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下从正演模拟出发,详细分析石炭系地层反射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石炭系地震反射特征不只是受自身地层厚度的影响,受梁山组厚度影响更大,当厚度10 m以上时,石炭系容易形成
其他文献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建设规模不够、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等原因,对于地下管线的精准探测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地下管线探测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研,详细梳理了常见地下管线的分类、材质、规格以及敷设方式,分析了不同管线的地球物理特征,并重点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主流地球物理方法(如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等)和非地球物理方法(如
中深部低孔渗储层横向非均质强、岩石物理特性叠置严重、地震资料品质差,给定量地震油藏描述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高灵敏流体因子烃类检测方法.首先推导了盖斯曼流体项的包含围岩刚性参数、孔隙度和流体体积模量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其次引入与流体性质变化无关,仅由岩石骨架控制的剪切模量,削弱孔隙度等因素的畸变影响,构建了新烃检因子.并推导了包含该烃检因子的AVO近似式和弹性阻抗方程.最后
分形是地质矿产领域非线性计算的重要方法,GeoDAS软件是实现该方法的有效工具,因受限于软件的紧耦合性,目前难以整合人工智能等在线计算资源.为了充分发挥分形在地学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中的作用,本文以成矿背景异常分解技术中异常下限(阈值)估计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器学习中线性回归算法拟合数据实现阈值自动求取的方法,在ArcGIS Pro中采用Python基于机器学习框架实现了异常下限智能计算模
借助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查明地层结构、地层埋深,对区域构造、沉积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指导城市开发及工程建设.本文利用小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对原始炮集记录与扫描信号互相关处理,得到高品质的地震采集数据,并对激发因素中震动次数、震动台数、扫频范围、驱动电平,采集因素中偏移距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获得一组适合研究区探测地层结构的组合参数.文章基于试验组合参数,采用小排列观测系统采集了5条测线地震数据,分析
地质图缩编大多关注重要性较高地质体的综合任务,对面积较小地质体(如侵入体)的处理重视不够,而小地质体因其面积及与周边地质体或围岩关系等特殊性,处理环节较为复杂且耗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面向地质编图的小地质体智能综合的探索性研究.以常规小地质体综合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小地质体与周边大地质体之间相邻关系原理,提出了一套包括完全包含消除、单地质体相邻合并、双地质体相邻合并、双地质体裁剪合并等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