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劲道爽滑的面条配上特色的八卤八码,大红的广告牌上“老娘们手擀面”醒目地招呼着往来的游客。如今,位于北京大兴的东辛屯村正值“面”香飘飘的时节,而在2012年之前,东辛屯村还只是一个没有产业基础普通的小村庄。
“多亏北京银行及时贷款,我们这儿才有今天的变化。”作为东辛屯第一个开起农家乐的人,王燕从2012年返乡创业,到现在民俗旅游农家餐厅初具规模,她表示,成果离不开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通过富民贷款创新产品,为我提供了15万元贷款支持,还提供了无线POS机,营业面积扩大了,接待环境也提升了,营业额自然是往上涨咯。”王燕說。
除了解决民俗旅游户经营资金的困境,北京银行还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村委会设立“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由村委会妇女干部负责日常管理。“服务站”配备快捷发卡、业务签约、产品购买、小额取现、生活缴费等服务,让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
现如今,王燕经营的这家面馆已是村里生意最红火的面馆之一。从经济收入单一的务农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东辛屯村之变还只是北京银行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
自从2016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之后,各主要金融机构都将扶贫工作定调为“精准扶贫”。然而,扶贫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
为提高金融扶贫“精度”,北京银行打造“红色帮扶、产业扶贫、民族融合、富民直通车”等金融扶贫模式,以更健全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小银行样本。
走好“红色”扶贫之路离不开金融服务,以党建为引领,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红色帮扶”的核心。北京银行充分挖掘北京延庆大庄科乡红色资源,在大庄科乡设立红色教育体验培训基地,组织北京银行各党支部、团支部以及各经营单位,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助力大庄科乡红色旅游文化发展。
在为贫困县引入优质产业的同时,北京银行还在思考如何帮助贫困地区产业项目“强根”,商业生态“造血”,提升脱贫质量,实现可持续脱贫。
在产业扶贫方面,北京银行将金融扶贫与发展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打造“融资 融智”扶贫模式,精准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以助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为例,北京银行探索出“互联网 民宿旅游”创新模式,盘活了全国2000万闲置农宅资源。该行还与旅游互联网平台远方网合作,为农户宅院改造提供贷款,打造乡村小院、山楂小院、云上石屋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品牌。
此外,实现可持续脱贫,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同样必不可少。北京银行与贫困和低收入地区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入合作,引入本地特色绿色食品,推动如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
今年5月中旬,人民银行发布的《切实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结合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鼓励发放贷款。”从监管层到各地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机制、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一家定位北京、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的银行,北京银行在“三农”领域做了很多尝试,在践行普惠金融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北京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富民直通车”特色惠民金融服务品牌,包含“富民卡、富民贷、富民通”三大产品体系,分别满足郊区农民“理财”“创业”“支付”三方面核心金融需求,为农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银行从支付结算、资金增值、贷款融资、渠道延伸、产业扶植等五大方面,升级“富民卡”服务载体,优化“富民通”服务链条,丰富“富民贷”服务品牌,拓展“金融站点”服务渠道,打造“产业扶植”服务平台,着力深度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普惠金融是一股泉水,让金融活水渗透进经济发展的干涸地区,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才是金融的普惠价值。
为确保“富民直通车”品牌体系在农村地区的落地效果,提升金融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多年来,北京银行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金融服务站”“普惠联络员”“农村便利店”三项创新举措,通过“人机结合”“银行与村委会结合”模式,充分融合村委会人力、场地资源及北京银行的电子设备资源,在具备一定现代化条件的村镇落地实施,创造出了一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新型模式,使普惠金融服务深入村镇,直达农户。同时,该行还建立了以“银行外拓人员 普惠金融专管员 村镇普惠金融联络员”的组织推动模式,深入了解贫困村民需求和实际困难,有效提升服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如今,北京银行已在京津冀三地建立300家“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点,覆盖近500个行政村,发放富民卡84万张,在京郊服务近千家优质特约商户,安装mPOS机具万余台,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389亿元。
“多亏北京银行及时贷款,我们这儿才有今天的变化。”作为东辛屯第一个开起农家乐的人,王燕从2012年返乡创业,到现在民俗旅游农家餐厅初具规模,她表示,成果离不开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通过富民贷款创新产品,为我提供了15万元贷款支持,还提供了无线POS机,营业面积扩大了,接待环境也提升了,营业额自然是往上涨咯。”王燕說。
除了解决民俗旅游户经营资金的困境,北京银行还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村委会设立“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由村委会妇女干部负责日常管理。“服务站”配备快捷发卡、业务签约、产品购买、小额取现、生活缴费等服务,让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
现如今,王燕经营的这家面馆已是村里生意最红火的面馆之一。从经济收入单一的务农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东辛屯村之变还只是北京银行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
打造精准扶贫经典模式扶贫扶在关键上
自从2016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之后,各主要金融机构都将扶贫工作定调为“精准扶贫”。然而,扶贫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
为提高金融扶贫“精度”,北京银行打造“红色帮扶、产业扶贫、民族融合、富民直通车”等金融扶贫模式,以更健全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小银行样本。
走好“红色”扶贫之路离不开金融服务,以党建为引领,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红色帮扶”的核心。北京银行充分挖掘北京延庆大庄科乡红色资源,在大庄科乡设立红色教育体验培训基地,组织北京银行各党支部、团支部以及各经营单位,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助力大庄科乡红色旅游文化发展。
在为贫困县引入优质产业的同时,北京银行还在思考如何帮助贫困地区产业项目“强根”,商业生态“造血”,提升脱贫质量,实现可持续脱贫。
在产业扶贫方面,北京银行将金融扶贫与发展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打造“融资 融智”扶贫模式,精准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以助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为例,北京银行探索出“互联网 民宿旅游”创新模式,盘活了全国2000万闲置农宅资源。该行还与旅游互联网平台远方网合作,为农户宅院改造提供贷款,打造乡村小院、山楂小院、云上石屋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品牌。
此外,实现可持续脱贫,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同样必不可少。北京银行与贫困和低收入地区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入合作,引入本地特色绿色食品,推动如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
创新产品服务贯通三农金融毛细血管
今年5月中旬,人民银行发布的《切实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结合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鼓励发放贷款。”从监管层到各地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机制、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一家定位北京、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的银行,北京银行在“三农”领域做了很多尝试,在践行普惠金融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北京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富民直通车”特色惠民金融服务品牌,包含“富民卡、富民贷、富民通”三大产品体系,分别满足郊区农民“理财”“创业”“支付”三方面核心金融需求,为农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银行从支付结算、资金增值、贷款融资、渠道延伸、产业扶植等五大方面,升级“富民卡”服务载体,优化“富民通”服务链条,丰富“富民贷”服务品牌,拓展“金融站点”服务渠道,打造“产业扶植”服务平台,着力深度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普惠金融是一股泉水,让金融活水渗透进经济发展的干涸地区,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才是金融的普惠价值。
为确保“富民直通车”品牌体系在农村地区的落地效果,提升金融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多年来,北京银行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金融服务站”“普惠联络员”“农村便利店”三项创新举措,通过“人机结合”“银行与村委会结合”模式,充分融合村委会人力、场地资源及北京银行的电子设备资源,在具备一定现代化条件的村镇落地实施,创造出了一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新型模式,使普惠金融服务深入村镇,直达农户。同时,该行还建立了以“银行外拓人员 普惠金融专管员 村镇普惠金融联络员”的组织推动模式,深入了解贫困村民需求和实际困难,有效提升服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如今,北京银行已在京津冀三地建立300家“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点,覆盖近500个行政村,发放富民卡84万张,在京郊服务近千家优质特约商户,安装mPOS机具万余台,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3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