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与酶活性的海拔特征

来源 :森林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西南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酶活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选取贵州省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4个海拔梯度(500,700,900,1100 m)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碳氮磷储量以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总磷(TP)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总氮(TN)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且变异系数远小于有机碳和总磷含量的,三者在各海拔处的表聚现象明显,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受总碳(TC)和总钾(TK)的影响较为显著(P<0.01);碳氮比(C/N)和氮磷比(N/P)随海拔升高呈现出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者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土壤中总氮含量过高是其主要限制因素;受淋溶作用的影响,在海拔升高过程中碳磷比(C/P)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内林地土壤的磷有效性较低,在之后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注重土壤有效磷的补充;土壤脲酶(Ure)、蔗糖酶(Su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整体空间中的相互耦合性较好,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700 m处活性最强.土壤水分、总碳含量、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pH值是影响酶活性变化的主控因子.
其他文献
雅安作为四川文化历史名城,其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由此形成的相关人文、旅游资源是雅安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雅安茶文化资源、线性文化遗产茶马古道资源及其相关人文资源应通过复合型外语人才进行对外宣传,抓住“走出去”机遇,让世界对雅安作为熊猫故乡、世界茶源有更多的了解.简要分析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现状,并提出了培养策略,以促进雅安茶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