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室中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输液患者10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实验组在输液中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評估体系,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输液治疗,对比2组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门诊输液患者的ADR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对照组ADR的发生率(2.40%),P<0.05;门诊输液患者的ADR症状主要为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其中对照组出现呕吐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门诊输液室中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门诊输液
药品不良反应(ADR)指的是合格药品在正常量使用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ADR监测评估体系的应用,其主要的目的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1]。本文主要对门诊输液室中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门诊输液患者10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均为500例。
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2岁-81岁,年龄均值为(52.12±10.69)岁,其中男性为266例,女性为234例。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岁-80岁,年龄均值为(53.69±10.12)岁,其中男性为271例,女性为229例。
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输液的药物主要为镇痛解热、激素类、抗生素类等,2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在输液中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具体措施为:
1.2.1 对ADR监测评估体系进行建立,主要由门诊输液护理人员、护士长以及急诊科主任组成,其中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输液中的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将所得的结果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则对报告进行汇总,将汇总的结果向急诊科医生报告,之后,急诊科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将其向医院药事委员会报告。
1.2.2 ADR相关知识的培训,在ADR监测体系评估中,护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加强护理人员ADR相关知识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护理水平对其职责明确,由药师为门诊输液护理人员实施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包括ADR监测体系的意义、目的、概念以及具体的方法等。在结束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考核合格[2]。
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输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门诊输液患者ADR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包括ADR发生的率(其程度分为一般、严重)以及具体症状(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等)。
1.4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2组ADR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门诊输液患者的ADR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对照组ADR的发生率(2.40%),P<0.05。如表1:
2.2 2组ADR症状对比
门诊输液患者的ADR症状主要为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其中对照组门诊输液患者出现呕吐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如表2:
3、讨论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尤其是较大用药量治疗或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大量研究显示,几乎所有药物在相应的条件下,均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但是,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则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降低或避免[3]。因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前,应全面对药物的具体药理药性、适应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剂量、疗程以及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在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疾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对患者用药中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发现,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所致的严重不良后果[4]。对于部分新药,临床对于其具体的毒副反应以及用药原则尚未完全清晰,应加强此类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不良反应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ADR监测评估体系干预的实验组门诊输液患者,其ADR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常规输液治疗的对照组ADR发生率(2.40%);门诊输液患者的ADR症状主要为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其中对照组出现呕吐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果表明,ADR监测评估体系的应用,可较好对门诊输液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门诊输液室中,可减少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从而对其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保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容桂荣,张莉莉,韦艳春等.改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8-10.
[2]黄丽丽,毛慧萍,辛学俊等.常用输液条件下药物不良反应药护联合监测应急流程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报,2014,20(17):12-14,15.
[3]申耀玲.浅析老年胃肠外科患者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252-253.
[4]何世学,何芳,陈赫军等.回顾性分析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致静脉炎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7):843-845,846.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门诊输液
药品不良反应(ADR)指的是合格药品在正常量使用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ADR监测评估体系的应用,其主要的目的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1]。本文主要对门诊输液室中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门诊输液患者10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均为500例。
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2岁-81岁,年龄均值为(52.12±10.69)岁,其中男性为266例,女性为234例。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岁-80岁,年龄均值为(53.69±10.12)岁,其中男性为271例,女性为229例。
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输液的药物主要为镇痛解热、激素类、抗生素类等,2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在输液中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具体措施为:
1.2.1 对ADR监测评估体系进行建立,主要由门诊输液护理人员、护士长以及急诊科主任组成,其中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输液中的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将所得的结果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则对报告进行汇总,将汇总的结果向急诊科医生报告,之后,急诊科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将其向医院药事委员会报告。
1.2.2 ADR相关知识的培训,在ADR监测体系评估中,护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加强护理人员ADR相关知识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护理水平对其职责明确,由药师为门诊输液护理人员实施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包括ADR监测体系的意义、目的、概念以及具体的方法等。在结束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考核合格[2]。
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输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门诊输液患者ADR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包括ADR发生的率(其程度分为一般、严重)以及具体症状(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等)。
1.4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2组ADR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门诊输液患者的ADR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对照组ADR的发生率(2.40%),P<0.05。如表1:
2.2 2组ADR症状对比
门诊输液患者的ADR症状主要为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其中对照组门诊输液患者出现呕吐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如表2:
3、讨论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尤其是较大用药量治疗或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大量研究显示,几乎所有药物在相应的条件下,均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但是,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则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降低或避免[3]。因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前,应全面对药物的具体药理药性、适应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剂量、疗程以及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在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疾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对患者用药中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发现,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所致的严重不良后果[4]。对于部分新药,临床对于其具体的毒副反应以及用药原则尚未完全清晰,应加强此类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不良反应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ADR监测评估体系干预的实验组门诊输液患者,其ADR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常规输液治疗的对照组ADR发生率(2.40%);门诊输液患者的ADR症状主要为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其中对照组出现呕吐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果表明,ADR监测评估体系的应用,可较好对门诊输液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门诊输液室中,可减少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从而对其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保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容桂荣,张莉莉,韦艳春等.改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8-10.
[2]黄丽丽,毛慧萍,辛学俊等.常用输液条件下药物不良反应药护联合监测应急流程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报,2014,20(17):12-14,15.
[3]申耀玲.浅析老年胃肠外科患者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252-253.
[4]何世学,何芳,陈赫军等.回顾性分析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致静脉炎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7):843-84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