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内容。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育;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正处于急剧而迅速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不仅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尤其是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不仅在当代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八荣八耻”是我国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实践性。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1)德育是建设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于个人、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革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捷径,同时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加强荣辱观教育,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有新的进展与突破,又可以为德育工作输送鲜活血液。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革新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2)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亦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有力保障。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而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内在需要。(3)大学的校园好比一个特殊的小社会,里面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学问。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良好的融入高校德育发展建设中,能使领导与师生、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能更好的构筑和谐校园,更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构筑和谐校园的客观需求。
二、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发展实际和青年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来说,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着眼以下三个方面:
1.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高校当前主要工作中来,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一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二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校的师德建设之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三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教育手段相结合,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将各大高校的教育模式融入社会主义教育当中,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和高校内部文化学习配合的相得益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本教材及课堂学习的辅助性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积极组织校园内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环境下,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注重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榜样学习的融汇。提高个人自主自觉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根本出发,将个人荣辱观思想道德教育植入人心,共同体验荣辱感觉产生共鸣,进而领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正确的价值趋向。综上所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纵观学生生活的各个细节,所以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人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再依据通过深入社会就业、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有趣的教育方式。
3.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高校育人工作全部过程,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的系统性
高校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教育核心要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我国社会及基本国情。校园内可以筹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或思想道德实践小组,同时将大学生活及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及品德发展相结合,从细微处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中国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建设之中,切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扎实有效地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先文. 试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荣辱观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6).
[2]邱桂英.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生思想教育[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2).
[3]姚明.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刍议[J]. 交通职业教育, 2007(01).
(作者简介:何 春(1972-),女,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教育;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正处于急剧而迅速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不仅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尤其是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不仅在当代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八荣八耻”是我国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实践性。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1)德育是建设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于个人、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革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捷径,同时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加强荣辱观教育,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有新的进展与突破,又可以为德育工作输送鲜活血液。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革新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2)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亦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有力保障。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而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内在需要。(3)大学的校园好比一个特殊的小社会,里面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学问。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良好的融入高校德育发展建设中,能使领导与师生、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能更好的构筑和谐校园,更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构筑和谐校园的客观需求。
二、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发展实际和青年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来说,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着眼以下三个方面:
1.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高校当前主要工作中来,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一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二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校的师德建设之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三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教育手段相结合,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将各大高校的教育模式融入社会主义教育当中,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和高校内部文化学习配合的相得益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本教材及课堂学习的辅助性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积极组织校园内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环境下,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注重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榜样学习的融汇。提高个人自主自觉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根本出发,将个人荣辱观思想道德教育植入人心,共同体验荣辱感觉产生共鸣,进而领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正确的价值趋向。综上所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纵观学生生活的各个细节,所以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人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再依据通过深入社会就业、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有趣的教育方式。
3.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高校育人工作全部过程,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的系统性
高校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教育核心要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我国社会及基本国情。校园内可以筹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或思想道德实践小组,同时将大学生活及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及品德发展相结合,从细微处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中国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建设之中,切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扎实有效地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先文. 试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荣辱观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6).
[2]邱桂英.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生思想教育[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2).
[3]姚明.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刍议[J]. 交通职业教育, 2007(01).
(作者简介:何 春(1972-),女,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