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世纪末于美国问世以来,积极心理学便在诸多领域备受关注:它为心理治疗、教育教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均提供了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积极心理学关注幸福感,重在研究人性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张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强调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致力于通过培养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更好地发展为健康幸福的人。教育旨在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而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其对于高校学科教学的启示不容忽视。
关键词:教育;积极心理学;幸福;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53-02
引言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1]无论是心理学抑或教育学,对人类的健康、美好生活的关注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应然需要。1998年,马丁·塞里格曼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不再限于单单对问题的研究,转而探索美好的生活及其获得途径,倡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追求幸福。相形之下,教育的发展亦如此:以往的重点相对集中在学习者不知道的事物和不会做的事情上,对其已经了解的和擅长的知识技能疏于引导;而当下教育的内在诉求在于关注学习者的幸福。
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个体的学习,而要把重心放在学习者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康、幸福与发展上,并利用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来帮助他们,使具有不同天赋的学生通过合作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获得美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如果我们视幸福为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就有的放矢[2]。同样,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与幸福感为核心目标,研究教育、爱与成长,探索美好的生活及其途径,因而又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鉴于二者对幸福的共同追求,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并运用其分析高校中的实际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我们的学科教学有所启示。
一、创设积极的社会环境,增强学习者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如自我管理、自我导向等)。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成长能力:积极人格特质主要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与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1]。而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由此,积极心理学为我们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借鉴:于学生而言,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亲身经历过,他们才从中受益,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为学生成长搭建各种平台: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讨等途径,学生身体力行,使教育在师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在教育过程外,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校园内部都要注重为学生个体提供健康丰富的机会,提供发现力量和能力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养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促使个体间进行互动协调以营造集体氛围并增进成功的体验。
二、帮助学习者明确教育目的,发掘其潜在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感的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幸福感和主观感受有关,与客观标准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深知,教育中的过度竞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并不在于我们提倡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而在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和幸福观疏于引导。教育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不幸,教育有责。
这为我们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视角──在满眼浮躁的教育现状面前,教育更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并使其明确教育目的。大学生仍处于塑形阶段,引发其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什么带给他们意义”“又该如何去实现幸福”,才能促使他们观察生活的视角与心态趋于积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3]。帮助学生明确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在教育竞争中获胜,竞争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人的目的才是教育的目的[4]。学科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超越自身的狭隘、盲目、恐惧等消极心态,以积极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唤醒其发现感悟幸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为之奋斗。
三、强调“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面对现在,积极心理学都强调人的幸福感,满意感;教育就是要为学习者的终生幸福奠基。这就为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教育应让孩子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于学生没理解和消化的东西,有必要重新来过,学习如同爬山一样,不仅斯时斯地斯人的学习应当是幸福的,而且对回忆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也要有满足感,要让学生有醇酒清酽,历久弥新的感觉。懵懵懂懂只会降低学习者对过去学习的满意度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此基础上教师仍急功近利于课业进度,学生就会苦于学业的艰难,产生抵触情绪,实则违背了‘学不躐等’的原则。因此学科教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任何盲目追求高速度,高负荷量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这便对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拟定教育进度和实际教学过程提出了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习者积极乐观而又不自欺的态度
在对待将来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希望和乐观等积极体验,认为乐观的人一般拥有更好的身体,情绪和免疫系统,更有耐性,更加不懈努力,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因此更易于成功。
这为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乐观可以通过合作获得。然而,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倾向于偏离孩子的优秀性格品质,以愈发功利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能力及成绩。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播下“乐观”的种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羞涩、恐惧等消极情绪,提升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该方面来说,使之学会维持乐观而又不自欺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实际上有助于其克服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并促使其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热爱自己,热爱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人情味。 五、对学习者的问题做积极辩证的解释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的问题从正面做出积极的解读。因为只有看到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个体才能把握自身向上发展的方向。问题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力的机会,其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5]。
这为我们对待学生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视角──这对高校教育的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的问题要持有辩证合理的判断,切不可抓住学生的所谓“弱点”直接批评:老师不经意的言行都可能会挫伤其自尊心和上进心:学生的一个优点往往对应着一个缺点。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可行的做法是理解和接纳,辩证地看到学生身上问题好的一面,给予综合评价;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潜在愿望和能力,通过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打破其心理障碍,在不伤及其上进心的基础上追寻问题的根源,赋之以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其对于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应用仍在探索之中。提倡积极人性论,以学生为本,以促进下一代的幸福为宗旨是高校学科教学应然的价值导向;相信该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践行“幸福教育”提供一个积极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Nel Noddings. Happiness and Education[M].New York: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20.
[3]王一涛.论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及其对策——对一起“高考时间”的“过程—事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9.
[5]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1.
TThe Intrinsic Demands of Education: Pertaining to Learner's Well-being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ubject Teaching
CHEN Mei
(Sanya University Foreisn languase collage,Sanya 572000,China)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been followed with great interest since it came out in America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It offers a fresh angle of view for research in psycho-diagnosis, education and even other social sciences. Positive psycholog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ense of happiness and the research of inheren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human nature. It advocates affirmative explanations to problems and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human beings so as to foster people’s innate positive abilities for better development, health and happiness. As well, 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earners’ study and happy life. The enlighten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ubject teaching cannot be neglected.
Key words: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well-being; subject teaching
关键词:教育;积极心理学;幸福;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53-02
引言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1]无论是心理学抑或教育学,对人类的健康、美好生活的关注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应然需要。1998年,马丁·塞里格曼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不再限于单单对问题的研究,转而探索美好的生活及其获得途径,倡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追求幸福。相形之下,教育的发展亦如此:以往的重点相对集中在学习者不知道的事物和不会做的事情上,对其已经了解的和擅长的知识技能疏于引导;而当下教育的内在诉求在于关注学习者的幸福。
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个体的学习,而要把重心放在学习者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康、幸福与发展上,并利用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来帮助他们,使具有不同天赋的学生通过合作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获得美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如果我们视幸福为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就有的放矢[2]。同样,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与幸福感为核心目标,研究教育、爱与成长,探索美好的生活及其途径,因而又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鉴于二者对幸福的共同追求,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并运用其分析高校中的实际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我们的学科教学有所启示。
一、创设积极的社会环境,增强学习者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如自我管理、自我导向等)。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成长能力:积极人格特质主要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与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1]。而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由此,积极心理学为我们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借鉴:于学生而言,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亲身经历过,他们才从中受益,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为学生成长搭建各种平台: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讨等途径,学生身体力行,使教育在师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在教育过程外,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校园内部都要注重为学生个体提供健康丰富的机会,提供发现力量和能力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养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促使个体间进行互动协调以营造集体氛围并增进成功的体验。
二、帮助学习者明确教育目的,发掘其潜在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感的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幸福感和主观感受有关,与客观标准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深知,教育中的过度竞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并不在于我们提倡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而在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和幸福观疏于引导。教育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不幸,教育有责。
这为我们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视角──在满眼浮躁的教育现状面前,教育更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并使其明确教育目的。大学生仍处于塑形阶段,引发其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什么带给他们意义”“又该如何去实现幸福”,才能促使他们观察生活的视角与心态趋于积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3]。帮助学生明确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在教育竞争中获胜,竞争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人的目的才是教育的目的[4]。学科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超越自身的狭隘、盲目、恐惧等消极心态,以积极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唤醒其发现感悟幸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为之奋斗。
三、强调“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面对现在,积极心理学都强调人的幸福感,满意感;教育就是要为学习者的终生幸福奠基。这就为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教育应让孩子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于学生没理解和消化的东西,有必要重新来过,学习如同爬山一样,不仅斯时斯地斯人的学习应当是幸福的,而且对回忆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也要有满足感,要让学生有醇酒清酽,历久弥新的感觉。懵懵懂懂只会降低学习者对过去学习的满意度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此基础上教师仍急功近利于课业进度,学生就会苦于学业的艰难,产生抵触情绪,实则违背了‘学不躐等’的原则。因此学科教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任何盲目追求高速度,高负荷量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这便对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拟定教育进度和实际教学过程提出了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习者积极乐观而又不自欺的态度
在对待将来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希望和乐观等积极体验,认为乐观的人一般拥有更好的身体,情绪和免疫系统,更有耐性,更加不懈努力,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因此更易于成功。
这为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乐观可以通过合作获得。然而,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倾向于偏离孩子的优秀性格品质,以愈发功利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能力及成绩。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播下“乐观”的种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羞涩、恐惧等消极情绪,提升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该方面来说,使之学会维持乐观而又不自欺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实际上有助于其克服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并促使其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热爱自己,热爱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人情味。 五、对学习者的问题做积极辩证的解释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的问题从正面做出积极的解读。因为只有看到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个体才能把握自身向上发展的方向。问题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力的机会,其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5]。
这为我们对待学生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视角──这对高校教育的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的问题要持有辩证合理的判断,切不可抓住学生的所谓“弱点”直接批评:老师不经意的言行都可能会挫伤其自尊心和上进心:学生的一个优点往往对应着一个缺点。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可行的做法是理解和接纳,辩证地看到学生身上问题好的一面,给予综合评价;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潜在愿望和能力,通过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打破其心理障碍,在不伤及其上进心的基础上追寻问题的根源,赋之以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其对于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应用仍在探索之中。提倡积极人性论,以学生为本,以促进下一代的幸福为宗旨是高校学科教学应然的价值导向;相信该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践行“幸福教育”提供一个积极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Nel Noddings. Happiness and Education[M].New York: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20.
[3]王一涛.论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及其对策——对一起“高考时间”的“过程—事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9.
[5]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1.
TThe Intrinsic Demands of Education: Pertaining to Learner's Well-being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ubject Teaching
CHEN Mei
(Sanya University Foreisn languase collage,Sanya 572000,China)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been followed with great interest since it came out in America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It offers a fresh angle of view for research in psycho-diagnosis, education and even other social sciences. Positive psycholog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ense of happiness and the research of inheren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human nature. It advocates affirmative explanations to problems and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human beings so as to foster people’s innate positive abilities for better development, health and happiness. As well, 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earners’ study and happy life. The enlighten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ubject teaching cannot be neglected.
Key words: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well-being; subject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