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俗称“福贵病”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从2010年起,我们运用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6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6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者79岁,平素嗜酒者48例,偏爱肉食、豆类者53例。既往有痛风病史者51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踝、跗、膝、肘和腕关节等大关节的红、肿、热、痛。部分患者皮肤破溃或伴有低热。检查血尿酸均超过420umol/L。
治疗方法
以四妙丸黄柏9克、苍术9克、牛膝9克、薏苡仁9克为基本方,随症加味。对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基本方加土茯苓9克、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蒲公英9克、炙甘草9克。对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皮下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者,基本方加山慈姑9克、海藻9克、昆布9克、浙贝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对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皮肤破溃流脓,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弦细或细数者,基本方加党参9克、白术9克、当归9克、熟地9克、川芎9克、炙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治疗2周后复查血尿酸。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正常。好转: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接近正常。无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无改善。
治疗结果
本组66病例,经过14天的中药治疗后,有51例痊愈,11例好转,无效4例。总有效,93.94%。随访半年,复发者12例,复发率18.18%。
体会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伤骨科临床上非常常见,西药秋水仙碱对本病有效,但副作用非常大,限制了它的运用。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寒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
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偏嗜饮酒或过食肉类以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留滞于经络关节,复感外邪,血脉经络壅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郁久化热,以致患肢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活动不利。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原则。四妙丸载于《成方便读》,其利湿清热作用较佳,对湿热下注引起的两足肿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为四肢大关节的红、肿、热、痛,处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是湿热之邪留滞于经络关节,郁久化热所致。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在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之剂,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对痛风的各证型均有效。而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后期,红、肿、热、痛已不明显,关节旁出现结节,痛风石形成,症属脾失健运,水湿凝聚而生痰饮,痰饮停滞经络。治疗以清热祛湿、化痰软坚为主。基本方加山慈姑、海藻、昆布、浙贝、白术。。山慈姑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现代药理证明,山慈姑含有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血尿酸结晶对关节的刺激作用,明显缓解痛风症状,用于痛风中后期痛风结石形成时〔2〕。而对于痛风长期反复发作,体质下降,皮肤破溃者,当以清热祛湿、补益气血,托毒排脓,修复破溃的皮肤。基本方加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川芎、炙甘草。在治疗的同时,应适当地控制饮食,减少复发。
中药辩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不宜复发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參考文献:
[1]丁继华。伤科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4
[2]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5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6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者79岁,平素嗜酒者48例,偏爱肉食、豆类者53例。既往有痛风病史者51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踝、跗、膝、肘和腕关节等大关节的红、肿、热、痛。部分患者皮肤破溃或伴有低热。检查血尿酸均超过420umol/L。
治疗方法
以四妙丸黄柏9克、苍术9克、牛膝9克、薏苡仁9克为基本方,随症加味。对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基本方加土茯苓9克、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蒲公英9克、炙甘草9克。对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皮下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者,基本方加山慈姑9克、海藻9克、昆布9克、浙贝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对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皮肤破溃流脓,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弦细或细数者,基本方加党参9克、白术9克、当归9克、熟地9克、川芎9克、炙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治疗2周后复查血尿酸。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正常。好转: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接近正常。无效: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及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无改善。
治疗结果
本组66病例,经过14天的中药治疗后,有51例痊愈,11例好转,无效4例。总有效,93.94%。随访半年,复发者12例,复发率18.18%。
体会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伤骨科临床上非常常见,西药秋水仙碱对本病有效,但副作用非常大,限制了它的运用。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寒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
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偏嗜饮酒或过食肉类以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留滞于经络关节,复感外邪,血脉经络壅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郁久化热,以致患肢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活动不利。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原则。四妙丸载于《成方便读》,其利湿清热作用较佳,对湿热下注引起的两足肿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为四肢大关节的红、肿、热、痛,处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是湿热之邪留滞于经络关节,郁久化热所致。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在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之剂,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对痛风的各证型均有效。而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后期,红、肿、热、痛已不明显,关节旁出现结节,痛风石形成,症属脾失健运,水湿凝聚而生痰饮,痰饮停滞经络。治疗以清热祛湿、化痰软坚为主。基本方加山慈姑、海藻、昆布、浙贝、白术。。山慈姑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现代药理证明,山慈姑含有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血尿酸结晶对关节的刺激作用,明显缓解痛风症状,用于痛风中后期痛风结石形成时〔2〕。而对于痛风长期反复发作,体质下降,皮肤破溃者,当以清热祛湿、补益气血,托毒排脓,修复破溃的皮肤。基本方加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川芎、炙甘草。在治疗的同时,应适当地控制饮食,减少复发。
中药辩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不宜复发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參考文献:
[1]丁继华。伤科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4
[2]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