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地治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41例病人43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和随访结果.结果:同期收治的792例腹膜透析病人中,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5.2%(41/792),平均年龄(62.1±10.7)岁,体质量指数(21.6±4.9)kg/m2.原发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56.1%),糖尿病肾病10例(24.4%),高血压性肾硬化4例(9.7%).确诊前透析时间(17.3±14.9)个月.单侧疝39例,双侧疝2例.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分型(2003版)Ⅰ型11侧,Ⅱ型30侧,Ⅲ型2侧.疝环直径(2.6±0.9)cm.41例均手术成功,41侧行轻型平补片无张力Lichtenstein手术,2侧行腹膜前UHS超普疝补片修补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7±17.3)min.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5%,其中血清肿3例,阴囊水肿2例,切口出血、感染和慢性疼痛各1例.39例采用自动化腹膜透析14~33 d,2例采用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作为术后过渡性透析治疗.随访期(29.7±15.7)(2~65)个月,无疝复发.结论:轻型补片开放无张力Lichtenstein手术疗效明确,并发症轻微,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自动化腹膜透析为过渡性透析治疗的首选方式.
其他文献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us reflux disease, GERD),即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消化道反流物对食管、气管刺激和损伤,造成不适症状、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发生的一种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反酸烧心,以及反流性胸背痛、咽喉炎、咳嗽、哮喘、喉痉挛和误吸等.症状可偶发、频发或持续存在,且可引起反流相关炎症、黏膜损伤、癌前病变乃至肿瘤.我国GERD的发病率约10%,其不适症状和高患病率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显著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一种常见甚至危害极大
腹股沟疝是腹股沟区域腹壁缺损,存在突向体表的囊状结构,腹腔内器官或组织可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缺口进入疝囊[1].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常规采用修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手术入路有开放和腹腔镜两种方式[2].腹腔镜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如今在多个外科领域广泛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依据手术路径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 TEP)[3]和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transab
相较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且术中可同时修补双侧腹股沟疝而不增加腹壁切口.浆液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腹腔镜经腹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atch, TAPP)术后浆液肿发生率为3%~8%[1].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atch, TEP)术后浆液肿发生率0.5%~12.2%[2],一般小的浆液肿在3个月内自行吸收[3].浆液
目的:探究CXC类趋化因子受体2(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人胃癌MGC80-3细胞和SGC-7901细胞.转染建立CXCR2过表达细胞,质粒瞬时转染和RNA干扰建立敲减细胞.蛋白质印迹实验研究蛋白质相关细胞表型变化.通过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实验AnnexinⅤ-PI双染法以及实时定量PCR等进行细胞功能、增殖、凋亡以及C
目的:探究喉前淋巴结(Delphian lymph node,DLN)转移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522例单侧PT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DLN转移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腺体外侵犯、肿瘤位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除外DLN)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522例中,133例(25.5%)DLN转移.年龄(P=0.047)、性别(P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手术中,其能给术者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使解剖层次更明确、分离更精细、切除更精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腹腔内与外界存在温差等原因会导致镜头起雾,视线模糊不清,需频繁移出镜头擦拭.这不仅打断了手术的流畅性,甚至还可能影响医疗安全.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镜头防雾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目前临床中的多种腹腔镜镜头的防雾方法,笔者予以详细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人工材料桥接修复手术治疗腹壁巨大缺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58例腹壁巨大缺损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9例腹壁占位性病变切除后缺损,35例巨大切口疝,3例腹壁外伤、感染后肌层毁损,1例先天性膈疝修补后腹腔容积不足延迟关腹,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人均达到预期重建效果.术后发生血清肿5例,通过重置双套管负压抽吸治愈.皮肤坏死、切口裂开、补片外露1例,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引流愈合.血肿1例,加压包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修补材料的发展以及腹腔镜等新技术的推广,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迎来快速发展的30年[1].2018年发表在Lancet的“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中,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获得100分的高分[2].是我国疝外科已发展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事实上,我国各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水平远高于落后地区.我国的医疗保健访问和质量(Healthcare Assess and Quality, HAQ)得分在不同地区间存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首选的手术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经脐入路内镜手术已成为腹壁无明显瘢痕技术的热点[1-3].大量研究表明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好的作用,术后疼痛较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轻 [4-6].我院于2007 年11 月起开展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易导致胆道损伤,遗漏胆总管结石.术中应用胆道造影术可在术中发现胆道损伤、胆囊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与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9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人分为两组,98例行LC联合一期ERCP取石(研究组);93例行ERCP取石+择期LC(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