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普及,作为教与学的桥梁,网络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网络课程在网络教育中不同程度地承担着教师、教材和教学媒体三种角色,直接影响网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云班会;互联网;辅导员
“云班会”,“云” “班会”。即:通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云”技术,班级师生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区开展线上主题班会。不得不说,“云班会”作为网络时代下的衍生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形式借助于网络之力将传统班会形式进行变革,相比于传统班会形式来说,更具有效率性和明确性。在班会主题、班会考勤以及班会讨论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就交流性以及时效性来说,可能略微逊色。传统班会可以将师生置于同一空间里,面部表情的交流是传递班会效果重要的过程,但是“云班会”则稍难达到这种共情的效果。但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云班会”则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大平台。
然而,目前网络课程的开发良莠不齐,优秀的网络课程少之又少,大多数网络课程缺乏教学设计思想、制作粗糙、技术应用不恰当,甚至出现课本搬家、课堂搬家的现象,没有很好地体现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一、 不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网络学习是一种典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其最大优势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自主学习不仅体现在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更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自我控制学习过程,控制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和学习路径,控制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然而,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发者通常以设计课堂教学的思想来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所以当学习者登录网络课程时,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相同:知识点的安排、内容的组织、媒体的使用……面对同一学习内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与媒体选择都是一样的。有研究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倾向使用不同的策略,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就是要采取适合个体学生的呈现方式。不难看出,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差异,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那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习交流未见其效
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兴趣性格、自我期望、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对同一学习内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学习交流赖于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然而当前网络课程BBS发挥的作用很不尽如人意,在网络学习中的合作与协作不良,不少学习者交流讨论时不会提问也不关注别人的提问。
在云班会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应急预案,考虑到网络不稳定等突发因素造成的影响,提前做好调试工作,在进行云班会前,由辅导员主持,班委根据班会主题内容进行调查研讨,在云班会中对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汇报,深入了解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报告,从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解决每一位同学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确保云班会及日常的学习工作能顺利展开。
要在班级里形成辅导员—班长—舍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得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和情况都有人管有人了解,便于日常工作的展开,确保每一位同学能认真学习云班会的会议内容,将班会的内容精神更好的落实到每一位同学的身上,充分发挥云班会的效能,促进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云班會”虽然跨越了空间屏障,但引起争论的话题,无法吸引学生展开不同观点的交锋,教师参与讨论少,没能及时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以及对学习者之间交流情况的了解来掌握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不足,对学习进行调整、改进。
三、 学习评价机制不完善
学习评价是网络学习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缺少了评价反馈环节,不仅难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取得成功,也不能给学生任何改进学习的建议。当前的网络课程中存在的学习评价还很不成熟,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学习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首先,学习评价以客观性测验为主,主观测试较少。尽管网络测试系统已普遍应用于网络课程,在每个单元结束后通常都有在线测验以检验学习效果,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这些测验几乎都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种测验形式仅仅适合于某些学科或学科中的某些部分,而文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则不太适用,也无法通过这样的测验真实地评价学生能力。
其次,评价仅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网络课程的评价功能通常仅会告知学生测试的成绩,而并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给出建议。学习评价不仅要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的结果应能让学生明白其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如何改进的信息,促使其持续、全面地发展。
最后,评价结果对网络课程的改进作用被忽视。学习评价的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也可以在一定层面上用于评价网络课程的质量。学生的学习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师利用评价反馈信息修改网络课程,可以促进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班会;互联网;辅导员
“云班会”,“云” “班会”。即:通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云”技术,班级师生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区开展线上主题班会。不得不说,“云班会”作为网络时代下的衍生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形式借助于网络之力将传统班会形式进行变革,相比于传统班会形式来说,更具有效率性和明确性。在班会主题、班会考勤以及班会讨论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就交流性以及时效性来说,可能略微逊色。传统班会可以将师生置于同一空间里,面部表情的交流是传递班会效果重要的过程,但是“云班会”则稍难达到这种共情的效果。但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云班会”则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大平台。
然而,目前网络课程的开发良莠不齐,优秀的网络课程少之又少,大多数网络课程缺乏教学设计思想、制作粗糙、技术应用不恰当,甚至出现课本搬家、课堂搬家的现象,没有很好地体现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一、 不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网络学习是一种典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其最大优势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自主学习不仅体现在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更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自我控制学习过程,控制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和学习路径,控制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然而,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发者通常以设计课堂教学的思想来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所以当学习者登录网络课程时,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相同:知识点的安排、内容的组织、媒体的使用……面对同一学习内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与媒体选择都是一样的。有研究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倾向使用不同的策略,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就是要采取适合个体学生的呈现方式。不难看出,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差异,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那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习交流未见其效
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兴趣性格、自我期望、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对同一学习内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学习交流赖于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然而当前网络课程BBS发挥的作用很不尽如人意,在网络学习中的合作与协作不良,不少学习者交流讨论时不会提问也不关注别人的提问。
在云班会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应急预案,考虑到网络不稳定等突发因素造成的影响,提前做好调试工作,在进行云班会前,由辅导员主持,班委根据班会主题内容进行调查研讨,在云班会中对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汇报,深入了解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报告,从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解决每一位同学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确保云班会及日常的学习工作能顺利展开。
要在班级里形成辅导员—班长—舍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得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和情况都有人管有人了解,便于日常工作的展开,确保每一位同学能认真学习云班会的会议内容,将班会的内容精神更好的落实到每一位同学的身上,充分发挥云班会的效能,促进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云班會”虽然跨越了空间屏障,但引起争论的话题,无法吸引学生展开不同观点的交锋,教师参与讨论少,没能及时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以及对学习者之间交流情况的了解来掌握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不足,对学习进行调整、改进。
三、 学习评价机制不完善
学习评价是网络学习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缺少了评价反馈环节,不仅难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取得成功,也不能给学生任何改进学习的建议。当前的网络课程中存在的学习评价还很不成熟,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学习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首先,学习评价以客观性测验为主,主观测试较少。尽管网络测试系统已普遍应用于网络课程,在每个单元结束后通常都有在线测验以检验学习效果,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这些测验几乎都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种测验形式仅仅适合于某些学科或学科中的某些部分,而文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则不太适用,也无法通过这样的测验真实地评价学生能力。
其次,评价仅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网络课程的评价功能通常仅会告知学生测试的成绩,而并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给出建议。学习评价不仅要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的结果应能让学生明白其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如何改进的信息,促使其持续、全面地发展。
最后,评价结果对网络课程的改进作用被忽视。学习评价的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也可以在一定层面上用于评价网络课程的质量。学生的学习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师利用评价反馈信息修改网络课程,可以促进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