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上财务造假屡见不鲜,但一周之内接连曝出两起财务造假案却并不多见。11月13日和11月17日,金亚科技和*ST昆机相继自爆财务造假受到证监会处罚,一时之间引发市场哗然。
财务造假均被处以60万元顶格罚款
作为创业板的元老,金亚科技一直“风光无限”,直至2015年一纸立案调查通知书戳破财务造假所营造的假象。如今,经过两年零五个月调查,立案调查结果出炉。11月13日晚间,金亚科技披露,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宣告了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尘埃落定。因2014年财务造假,金亚科技及相关当事人自食恶果遭到证监会处罚。
据了解,因为金亚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周旭輝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在2015年6月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经查,金亚科技存在2014年伪造财务数据、2014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约8 049.55万元、2014年年报虚增银行存款约2.18亿元、2014年年报虚列预付宏山公司3.1亿元工程款等违法情况。
基于上述财务造假事实,证监会认定,金亚科技披露的2014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的行为,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拟决定对金亚科技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顶格罚款;拟对公司实控人周旭辉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罚款90万元;对时任财务负责人张法德、丁勇和分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年报签字董事罗进、何苗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记者统计,此次除了上市公司被罚,其实控人、包括金亚科技时任高管在内的共计17人遭罚。
就在金亚科技被罚四天后,又一财务造假丑闻被爆出。11月17日,*ST昆机发布公告称,因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行为,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证监会查实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涉嫌违法的事实主要是:虚增收入4.83亿元、以少计提辞退员工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2 960.8万元,以及连续三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三年累计少计存货5.05亿元,虚增利润2.28亿元。
此次被处罚源于*ST昆机今年3月份一次自曝家丑。公司当时主动披露,以往年度财务报告涉嫌违规,包括存货不实问题、费用少计问题、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和控股子公司存在“多账套”及票据涂改等问题。
针对上述违规事实,证监会拟决定对*ST昆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顶格60万元罚款,28名时任高管也全部被予以行政处罚即3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罚款。另外,证监会认为,时任董事长王兴是涉案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策划者、组织实施者,王兴将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总经理常宝强、时任副总经理金晓峰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于*ST昆机的所作所为,证监会给了这样的评语:*ST昆机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采取隐瞒、编造重要事实等特别恶劣手段,涉案数额特别巨大,王兴、常宝强、金晓峰是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违法情节严重。有业内律师指出,监管部门对昆明机床案定性连用了几个“特别”, 比较罕见。
金亚科技“阴阳账”定期造假
2013年,金亚科技大幅亏损,为了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时任董事长周旭辉在 2014年年初定下了公司当年的利润目标为 3 000 万元左右。
然而,为外人所不知的是,与利润目标一起明确的还有公司的会计核算形式。在金亚科技的会计核算中,设置了006和003两个账套。003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内部管理,以真实发生的业务为依据进行记账;而006账套核算的数据则用于对外披露,伪造的财务数据都记录于006账套。
在2014年每个季末,金亚科技时任财务负责人(2014 年 6 月 20 日之前是张法德,之后是丁勇和)会将真实利润数据和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利润目标分解的季度利润数据报告给周旭辉,最后由周旭辉来确定当季度对外披露的利润数据。在周旭辉确认季度利润数据以后,张法德、丁勇和再将季度利润数据告诉金亚科技财务部工作人员,要求他们按照这个数据来做账,通过虚增收入、成本,配套地虚增存货、往来款和银行存款等方式,并将这些数据分解到月,相应地记入每个月的账中。据告知书统计,参与伪造财务数据的人员包括周旭辉、张法德、丁勇和等共计8人。
在发布财务报表到最终被证监会查实财务造假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金亚科技还曾两次更正财务数据,然而两次更正的数据都是错误的。2015年4月1日,依据“两套账”中006账套的核算数据,金亚科技对外披露了公司的2014年年报,年报中显示公司利润为2 577.28万元,以虚增8 049.55万元推算,公司2014年实际亏损约5 472万元。2015年6月4日,金亚科技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在遭到证监会调查3个月后,金亚科技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公告,对之前的业绩进行更正,在这一次更正之后,金亚科技的2014年净利润变成了646.14万元。2016年4月30日,公司又一次作出了业绩更正,再一次修改了2014年的业绩数字,公司的2014年净利润变成了124.31万元。时至今日,公司对外披露的2014年业绩数据还是124.31万元,这一数字与证监会指出的亏损状况大相径庭。
明明003账套记录了真实的财务数据,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仍两次错误更正财务数据,金亚科技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费解,但无疑在透支投资者的信任。
11月18日,金亚科技收到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已有130名投资者向金亚科技索赔,索赔额高达2 948.5万元。
*ST昆机三种手段疯狂造假
比起金亚科技处心积虑地造两份账,*ST昆机的造假手段要显得“简单明了”,直接通过虚增收入、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少计存货虚增利润三种手法,实现财务数据大扭转。 经证监会查明,昆明机床2013 年至 2015 年通过虚构合同、虚构发货单、虚构运输协议、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等,以跨期确认收入和虚计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涉及客户 123 户,交易 417 笔,其中跨期确认收入 222 笔,虚计收入 195 笔。
2013 年至 2015 年,昆明机床与相关经销商或者客户签订真实的销售合同,在經销商或客户支付部分货款后,产品未发货前即提前确认收入,将当年未实际按合同履约生产、发运机床的收入跨期确认至该年度,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同时,昆明机床还与部分经销商或客户签订合同,经销商或客户虚假采购昆明机床产品并预付定金,但最终并不提货,后期通过第三方绕账等方式将定金退回客户,或者直接按照客户退货进行处理,完成虚假销售。
在此过程中,昆明机床虚构合同、发货单、运输协议等单据,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来虚计收入,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为避免虚计收入被审计人员发现,昆明机床采用在账外设立库房的方式,将存货以正常销售的方式出库,但存货并未实际发往客户,而是移送至账外库房。
之后,昆明机床通过“二次”销售,虚构销售退回,或将产成品拆解为零配件从第三方虚构采购购回等方式处理账外存货,但原来虚计的应收账款无法冲减。为避免设立账外库房被审计人员察觉,昆明机床还要求出租外库的出租人将租金业务发票开具为运输费用发票。昆明机床2013年虚计收入115笔,共计1.2亿元,2014年虚计收入46笔,共计7 945万元,2015年虚计收入34笔,共计2 020万元。
虚增收入的同时,*ST昆机还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 2 960.86万元。辞退福利方面,2013~2015年,*ST昆机实际有内退人员143人、225人、289人,但上述三年财务记录内退人员131人、123人、120人,分别少计12人、102人、169人,少计管理费用118万元、1 108万元、1 423万元。高管薪酬方面,*ST昆机应当按照考评方案计提当年高管薪酬,但财务未予全部计提,2014年和2015年分别少计管理费用100万元、212万元。
此外,*ST昆机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13 年至 2015 年,昆明机床通过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虚构生产业务、虚假降低实际产品制造成本等方式,多计各期营业成本,少计各年度期末存货,三年间累计多计成本2.35亿元,三年累计少计存货5亿元。
两部殊途同归的财务造假大戏,带给市场的冲击同样触目惊心。一个是创业板的元老级公司,一个是云南省最早上市的公司,却都在连续亏损面前丧失底线,走上财务造假之路,这让上市公司的颜面情何以堪?
两家公司都被处以60万元的顶格罚款,但仍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处罚过轻。上亿元的虚增利润,几十万元的处罚确实像是“隔靴搔痒”,难免受到市场非议。有业内专家认为,监管层必须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处罚力度。监管层可以参照国外成熟市场监管经验,如上市公司的高管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全责,一旦发现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将会获得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会对上市公司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者处以重刑。
财务造假均被处以60万元顶格罚款
作为创业板的元老,金亚科技一直“风光无限”,直至2015年一纸立案调查通知书戳破财务造假所营造的假象。如今,经过两年零五个月调查,立案调查结果出炉。11月13日晚间,金亚科技披露,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宣告了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尘埃落定。因2014年财务造假,金亚科技及相关当事人自食恶果遭到证监会处罚。
据了解,因为金亚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周旭輝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在2015年6月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经查,金亚科技存在2014年伪造财务数据、2014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约8 049.55万元、2014年年报虚增银行存款约2.18亿元、2014年年报虚列预付宏山公司3.1亿元工程款等违法情况。
基于上述财务造假事实,证监会认定,金亚科技披露的2014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的行为,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拟决定对金亚科技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顶格罚款;拟对公司实控人周旭辉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罚款90万元;对时任财务负责人张法德、丁勇和分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年报签字董事罗进、何苗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记者统计,此次除了上市公司被罚,其实控人、包括金亚科技时任高管在内的共计17人遭罚。
就在金亚科技被罚四天后,又一财务造假丑闻被爆出。11月17日,*ST昆机发布公告称,因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行为,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证监会查实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涉嫌违法的事实主要是:虚增收入4.83亿元、以少计提辞退员工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2 960.8万元,以及连续三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三年累计少计存货5.05亿元,虚增利润2.28亿元。
此次被处罚源于*ST昆机今年3月份一次自曝家丑。公司当时主动披露,以往年度财务报告涉嫌违规,包括存货不实问题、费用少计问题、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和控股子公司存在“多账套”及票据涂改等问题。
针对上述违规事实,证监会拟决定对*ST昆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顶格60万元罚款,28名时任高管也全部被予以行政处罚即3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罚款。另外,证监会认为,时任董事长王兴是涉案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策划者、组织实施者,王兴将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总经理常宝强、时任副总经理金晓峰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于*ST昆机的所作所为,证监会给了这样的评语:*ST昆机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采取隐瞒、编造重要事实等特别恶劣手段,涉案数额特别巨大,王兴、常宝强、金晓峰是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违法情节严重。有业内律师指出,监管部门对昆明机床案定性连用了几个“特别”, 比较罕见。
金亚科技“阴阳账”定期造假
2013年,金亚科技大幅亏损,为了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时任董事长周旭辉在 2014年年初定下了公司当年的利润目标为 3 000 万元左右。
然而,为外人所不知的是,与利润目标一起明确的还有公司的会计核算形式。在金亚科技的会计核算中,设置了006和003两个账套。003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内部管理,以真实发生的业务为依据进行记账;而006账套核算的数据则用于对外披露,伪造的财务数据都记录于006账套。
在2014年每个季末,金亚科技时任财务负责人(2014 年 6 月 20 日之前是张法德,之后是丁勇和)会将真实利润数据和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利润目标分解的季度利润数据报告给周旭辉,最后由周旭辉来确定当季度对外披露的利润数据。在周旭辉确认季度利润数据以后,张法德、丁勇和再将季度利润数据告诉金亚科技财务部工作人员,要求他们按照这个数据来做账,通过虚增收入、成本,配套地虚增存货、往来款和银行存款等方式,并将这些数据分解到月,相应地记入每个月的账中。据告知书统计,参与伪造财务数据的人员包括周旭辉、张法德、丁勇和等共计8人。
在发布财务报表到最终被证监会查实财务造假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金亚科技还曾两次更正财务数据,然而两次更正的数据都是错误的。2015年4月1日,依据“两套账”中006账套的核算数据,金亚科技对外披露了公司的2014年年报,年报中显示公司利润为2 577.28万元,以虚增8 049.55万元推算,公司2014年实际亏损约5 472万元。2015年6月4日,金亚科技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在遭到证监会调查3个月后,金亚科技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公告,对之前的业绩进行更正,在这一次更正之后,金亚科技的2014年净利润变成了646.14万元。2016年4月30日,公司又一次作出了业绩更正,再一次修改了2014年的业绩数字,公司的2014年净利润变成了124.31万元。时至今日,公司对外披露的2014年业绩数据还是124.31万元,这一数字与证监会指出的亏损状况大相径庭。
明明003账套记录了真实的财务数据,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仍两次错误更正财务数据,金亚科技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费解,但无疑在透支投资者的信任。
11月18日,金亚科技收到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已有130名投资者向金亚科技索赔,索赔额高达2 948.5万元。
*ST昆机三种手段疯狂造假
比起金亚科技处心积虑地造两份账,*ST昆机的造假手段要显得“简单明了”,直接通过虚增收入、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少计存货虚增利润三种手法,实现财务数据大扭转。 经证监会查明,昆明机床2013 年至 2015 年通过虚构合同、虚构发货单、虚构运输协议、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等,以跨期确认收入和虚计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涉及客户 123 户,交易 417 笔,其中跨期确认收入 222 笔,虚计收入 195 笔。
2013 年至 2015 年,昆明机床与相关经销商或者客户签订真实的销售合同,在經销商或客户支付部分货款后,产品未发货前即提前确认收入,将当年未实际按合同履约生产、发运机床的收入跨期确认至该年度,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同时,昆明机床还与部分经销商或客户签订合同,经销商或客户虚假采购昆明机床产品并预付定金,但最终并不提货,后期通过第三方绕账等方式将定金退回客户,或者直接按照客户退货进行处理,完成虚假销售。
在此过程中,昆明机床虚构合同、发货单、运输协议等单据,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来虚计收入,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为避免虚计收入被审计人员发现,昆明机床采用在账外设立库房的方式,将存货以正常销售的方式出库,但存货并未实际发往客户,而是移送至账外库房。
之后,昆明机床通过“二次”销售,虚构销售退回,或将产成品拆解为零配件从第三方虚构采购购回等方式处理账外存货,但原来虚计的应收账款无法冲减。为避免设立账外库房被审计人员察觉,昆明机床还要求出租外库的出租人将租金业务发票开具为运输费用发票。昆明机床2013年虚计收入115笔,共计1.2亿元,2014年虚计收入46笔,共计7 945万元,2015年虚计收入34笔,共计2 020万元。
虚增收入的同时,*ST昆机还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 2 960.86万元。辞退福利方面,2013~2015年,*ST昆机实际有内退人员143人、225人、289人,但上述三年财务记录内退人员131人、123人、120人,分别少计12人、102人、169人,少计管理费用118万元、1 108万元、1 423万元。高管薪酬方面,*ST昆机应当按照考评方案计提当年高管薪酬,但财务未予全部计提,2014年和2015年分别少计管理费用100万元、212万元。
此外,*ST昆机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13 年至 2015 年,昆明机床通过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虚构生产业务、虚假降低实际产品制造成本等方式,多计各期营业成本,少计各年度期末存货,三年间累计多计成本2.35亿元,三年累计少计存货5亿元。
两部殊途同归的财务造假大戏,带给市场的冲击同样触目惊心。一个是创业板的元老级公司,一个是云南省最早上市的公司,却都在连续亏损面前丧失底线,走上财务造假之路,这让上市公司的颜面情何以堪?
两家公司都被处以60万元的顶格罚款,但仍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处罚过轻。上亿元的虚增利润,几十万元的处罚确实像是“隔靴搔痒”,难免受到市场非议。有业内专家认为,监管层必须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处罚力度。监管层可以参照国外成熟市场监管经验,如上市公司的高管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全责,一旦发现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将会获得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会对上市公司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者处以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