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复发性脑血栓的临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进行主要危险因素的检查,并从中随机抽取40例各因素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的患者作为正常组,另随机抽取40例各因素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时间的随访调查。结果 比较两组各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高血壓病史,年龄也是影响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中纤维蛋白原升高、高血压病史、高龄都是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复发性脑血栓;危险因素;临床预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6-02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是最近发现其复发率却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探寻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对降低脑血栓形成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随机选出的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探寻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预后,为干预性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血栓形成首发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6-80岁,其中50岁以下3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25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4-82岁,其中50岁以下5例,50-59岁11例,60岁以上24例。所有患者均在首发后72h内入院治疗,且都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与脑血栓形成相关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入院3天内检查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白细胞和血小板)与影像学改变等资料,为患者设计统一的资料调查表并如实填写。所抽取的患者中除3例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用脱水剂及中线治疗外,其余均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用药主要为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等。患者治愈出院后,对两组80例患者以门诊、电话或上门等多种方式随访1年,患者发病是事件起始,复发或因复发死亡时事件终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血栓形成、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发现,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较为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因素在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2.2 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其他危险因素 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6例,复发者27例;糖尿病者12例,复发者2例;心脏病史者18例,复发者2例,脑卒中家族史者10例,复发者1例;吸烟史者52例,发病者3例;饮酒者41例,发病者5例。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栓形成的病死率正逐年下降,但复发率却呈相反走向且复发性血栓形成对病患的危害更严重。故而找出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高FIB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病变严重程度及血栓的再发密切相关,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后血中FIB含量明显增高。本研究多因素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与之相应,即FIB升高是一个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其危险性都是独立的。国外有学着认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血压越低,发生脑卒中及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越低。笨研究中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有46例,其中复发者27例,复发率高达58.69%,表明合理及时的控制血压不仅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还可以显著降低脑血栓形成的复发。
国内外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脑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患脑血栓的危险性越大,其预后往往不佳且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国外有一对80岁以上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研究表明,仅年龄就是短期内死亡和5年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抽选的80例患者中60岁以上者有49例,其中发病率为61.25%,与文献报道相符。结果表明,高龄是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脑血栓形成的复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涉及的机制与因素也较多。复发的形成可能是多种机制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明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好预防,合理改善预后对降低脑血栓形成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池丽芬,易兴阳.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4(3):676-677.
[2] 洪雁.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2):824-826.
[3] 梁彦涛,赵敬富,张敬军.纤维蛋白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4):558-560.
[4] 宋丽,韩杰.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4):396-399.
【关键词】 复发性脑血栓;危险因素;临床预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6-02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是最近发现其复发率却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探寻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对降低脑血栓形成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随机选出的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探寻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预后,为干预性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血栓形成首发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6-80岁,其中50岁以下3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25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4-82岁,其中50岁以下5例,50-59岁11例,60岁以上24例。所有患者均在首发后72h内入院治疗,且都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与脑血栓形成相关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入院3天内检查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白细胞和血小板)与影像学改变等资料,为患者设计统一的资料调查表并如实填写。所抽取的患者中除3例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用脱水剂及中线治疗外,其余均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用药主要为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等。患者治愈出院后,对两组80例患者以门诊、电话或上门等多种方式随访1年,患者发病是事件起始,复发或因复发死亡时事件终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血栓形成、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发现,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较为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因素在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2.2 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其他危险因素 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6例,复发者27例;糖尿病者12例,复发者2例;心脏病史者18例,复发者2例,脑卒中家族史者10例,复发者1例;吸烟史者52例,发病者3例;饮酒者41例,发病者5例。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栓形成的病死率正逐年下降,但复发率却呈相反走向且复发性血栓形成对病患的危害更严重。故而找出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高FIB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病变严重程度及血栓的再发密切相关,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后血中FIB含量明显增高。本研究多因素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与之相应,即FIB升高是一个导致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其危险性都是独立的。国外有学着认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血压越低,发生脑卒中及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越低。笨研究中80例首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有46例,其中复发者27例,复发率高达58.69%,表明合理及时的控制血压不仅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还可以显著降低脑血栓形成的复发。
国内外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脑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患脑血栓的危险性越大,其预后往往不佳且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国外有一对80岁以上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研究表明,仅年龄就是短期内死亡和5年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抽选的80例患者中60岁以上者有49例,其中发病率为61.25%,与文献报道相符。结果表明,高龄是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脑血栓形成的复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涉及的机制与因素也较多。复发的形成可能是多种机制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明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好预防,合理改善预后对降低脑血栓形成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池丽芬,易兴阳.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4(3):676-677.
[2] 洪雁.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2):824-826.
[3] 梁彦涛,赵敬富,张敬军.纤维蛋白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4):558-560.
[4] 宋丽,韩杰.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4):39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