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修复成形术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u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尖瓣反流的治疗方法包括二尖瓣置换术与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由于二尖瓣置换术需要抗凝,存在血栓栓塞、溶血、感染等不足,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能完整地保留自体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有利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且患者近、远期疗效均优于二尖瓣置换术,故二尖瓣修复成形术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首选方案,且近年来手术比例有上升趋势.现对此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颅脑损伤的原发损伤不可逆转,因此防治继发性颅脑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重要方向,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纳洛酮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然而对于纳洛酮应用的最佳时机、剂量、给药途径临床尚不十分明确.现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患者女,7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余"于2007年12月19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腹平坦,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胃镜提示"胃体癌",活检病理:黏膜同有层内成片异型细胞。
随着骨科手术器械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钉-棒"系统的应用[1],利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成为多数临床医师的首选方法.椎弓根螺钉具有三维矫正和三柱固定作用,能使压缩的脊柱高度和矢状面成角得到良好恢复,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进行功能锻炼提供了可能.但是,随着活动量的增多和内固定物的去除,易发生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丢失,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近几年,对如何预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根据护理路径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