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收入了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与《荷塘月色》一起构成了“一花一世界”板块。对于这篇看似平淡却值得一读再读的文章,许多专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品读。好的文本,其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这可以说是文本的“原生价值”;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它们的价值便发生了增值与变化,即有了“教材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文本的“原生价值”,又要把文本置于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其“教材价值”,着重挖掘其“教学价值”。
一、文本探究价值
《金岳霖先生》文意浅显晓畅,初读感觉语言平易,感情平淡。作者只是用聊天的方式轻松而真实地讲述着“老金”在西南联大以及解放后在北京的故事。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人们只看到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可笑或者怪异的“一花”,却看不到背后那异彩纷呈的“世界”;人们只能窥到汪先生笔下金岳霖生活、人格之“一斑”,而看不到笔端隐含的对先生深深的眷念。
汪曾祺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苦心经营的随便。”这句话本是谈小说创作的,在他的散文创作上也同样适用。这“苦心经营的随便”究竟是什么?这浅显的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内涵?这平实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艺术手法?这平淡的感情背后是怎样的深层情感波澜?金岳霖这样一位大学问家仅仅只是有趣和天真?基于以上的问题,教学者可探究如何浅文深教,从而让课堂成为架接文本与生活的媒介。
从单篇文本价值探究回到专题与板块教学价值的探讨上,对于“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教材建议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其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自主鉴赏、体悟。因此,最好把《金岳霖先生》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会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法,充分体验、感受作品中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把教学重难点设定为:“通过个性化地阅读,初步实现文本的多元与创新解读。”
二、情感教育价值
本专题导入语中有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而方法、趣味等在这一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获得和生成。作者的创作主旨往往会浓缩在某个句子、某个词组或某个词语中,所以文本细节在体味文本情感上尤其重要。
《金岳霖先生》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处:“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先生为什么不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亦或是说今天是小林的生日?还有,金先生请客选日子为什么选在林徽因生日而不是忌日?很多文章在描绘金岳霖与林徽因夫婦的交往时,或是带着一种含沙射影或是直截了当地表达,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单相思或苦恋。然而这缠绵哀婉的笔调恰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并非简单的男女逸事,其背后恰恰体现金先生的真性情:称呼林徽因和徽因,感情的亲疏不一样;记生日而不是忌日,则说明逝者依旧活在生者的心中,这些都很容易看出金先生的用情之深。
“今天是徽音的生日。”读来令人唏嘘,当时梁思成已再娶,而只留终身未娶的老金来为徽因过“生日”。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说到:“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晤其神。”文本的解读不难,关键正在于对文本的潜心体会。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疏忽而过,应该反复揣摩。
三、人文熏陶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专家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 “语文素养”是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人文教育内容看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金岳霖先生的许多故事发生在西南联大,这所仅仅存在八年的高校,除了是 “精神圣地”之外,还被誉为“民主堡垒”,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在缅怀金岳霖先生的时候,汪曾祺先生特别强调:“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地写一写。”吕冀平先生在为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写的序言中有云:“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一说法用来评价汪曾祺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恰如其分的。
金先生的“苦味”仿佛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浸透在字里行间:西南联大物质匮乏的生活,一苦也;老友离世的落寞,二苦也;走出书斋的无奈,三苦也;弟子飘零四方,五苦也;建国后改变自己的学术思路,六苦也。当我们对这些大师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希望在大师们身上寻找正在逐渐远去的东西,就像这种人生之苦,浸渍着深沉的人文观照。
语文课需要我们走进文本,也需要我们观照现实,去扣问我们那也许已经冷漠不觉的麻木的心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内心对话,体验文本的美,追求生活的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10044)
一、文本探究价值
《金岳霖先生》文意浅显晓畅,初读感觉语言平易,感情平淡。作者只是用聊天的方式轻松而真实地讲述着“老金”在西南联大以及解放后在北京的故事。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人们只看到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可笑或者怪异的“一花”,却看不到背后那异彩纷呈的“世界”;人们只能窥到汪先生笔下金岳霖生活、人格之“一斑”,而看不到笔端隐含的对先生深深的眷念。
汪曾祺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苦心经营的随便。”这句话本是谈小说创作的,在他的散文创作上也同样适用。这“苦心经营的随便”究竟是什么?这浅显的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内涵?这平实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艺术手法?这平淡的感情背后是怎样的深层情感波澜?金岳霖这样一位大学问家仅仅只是有趣和天真?基于以上的问题,教学者可探究如何浅文深教,从而让课堂成为架接文本与生活的媒介。
从单篇文本价值探究回到专题与板块教学价值的探讨上,对于“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教材建议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其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自主鉴赏、体悟。因此,最好把《金岳霖先生》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会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法,充分体验、感受作品中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把教学重难点设定为:“通过个性化地阅读,初步实现文本的多元与创新解读。”
二、情感教育价值
本专题导入语中有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而方法、趣味等在这一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获得和生成。作者的创作主旨往往会浓缩在某个句子、某个词组或某个词语中,所以文本细节在体味文本情感上尤其重要。
《金岳霖先生》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处:“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先生为什么不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亦或是说今天是小林的生日?还有,金先生请客选日子为什么选在林徽因生日而不是忌日?很多文章在描绘金岳霖与林徽因夫婦的交往时,或是带着一种含沙射影或是直截了当地表达,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单相思或苦恋。然而这缠绵哀婉的笔调恰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并非简单的男女逸事,其背后恰恰体现金先生的真性情:称呼林徽因和徽因,感情的亲疏不一样;记生日而不是忌日,则说明逝者依旧活在生者的心中,这些都很容易看出金先生的用情之深。
“今天是徽音的生日。”读来令人唏嘘,当时梁思成已再娶,而只留终身未娶的老金来为徽因过“生日”。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说到:“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晤其神。”文本的解读不难,关键正在于对文本的潜心体会。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疏忽而过,应该反复揣摩。
三、人文熏陶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专家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 “语文素养”是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人文教育内容看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金岳霖先生的许多故事发生在西南联大,这所仅仅存在八年的高校,除了是 “精神圣地”之外,还被誉为“民主堡垒”,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在缅怀金岳霖先生的时候,汪曾祺先生特别强调:“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地写一写。”吕冀平先生在为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写的序言中有云:“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一说法用来评价汪曾祺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恰如其分的。
金先生的“苦味”仿佛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浸透在字里行间:西南联大物质匮乏的生活,一苦也;老友离世的落寞,二苦也;走出书斋的无奈,三苦也;弟子飘零四方,五苦也;建国后改变自己的学术思路,六苦也。当我们对这些大师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希望在大师们身上寻找正在逐渐远去的东西,就像这种人生之苦,浸渍着深沉的人文观照。
语文课需要我们走进文本,也需要我们观照现实,去扣问我们那也许已经冷漠不觉的麻木的心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内心对话,体验文本的美,追求生活的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