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与板块视野内的《金岳霖先生》教学价值考量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收入了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与《荷塘月色》一起构成了“一花一世界”板块。对于这篇看似平淡却值得一读再读的文章,许多专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品读。好的文本,其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这可以说是文本的“原生价值”;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它们的价值便发生了增值与变化,即有了“教材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文本的“原生价值”,又要把文本置于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其“教材价值”,着重挖掘其“教学价值”。
  一、文本探究价值
  《金岳霖先生》文意浅显晓畅,初读感觉语言平易,感情平淡。作者只是用聊天的方式轻松而真实地讲述着“老金”在西南联大以及解放后在北京的故事。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人们只看到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可笑或者怪异的“一花”,却看不到背后那异彩纷呈的“世界”;人们只能窥到汪先生笔下金岳霖生活、人格之“一斑”,而看不到笔端隐含的对先生深深的眷念。
  汪曾祺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苦心经营的随便。”这句话本是谈小说创作的,在他的散文创作上也同样适用。这“苦心经营的随便”究竟是什么?这浅显的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内涵?这平实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艺术手法?这平淡的感情背后是怎样的深层情感波澜?金岳霖这样一位大学问家仅仅只是有趣和天真?基于以上的问题,教学者可探究如何浅文深教,从而让课堂成为架接文本与生活的媒介。
  从单篇文本价值探究回到专题与板块教学价值的探讨上,对于“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教材建议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其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自主鉴赏、体悟。因此,最好把《金岳霖先生》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会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法,充分体验、感受作品中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把教学重难点设定为:“通过个性化地阅读,初步实现文本的多元与创新解读。”
  二、情感教育价值
  本专题导入语中有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而方法、趣味等在这一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获得和生成。作者的创作主旨往往会浓缩在某个句子、某个词组或某个词语中,所以文本细节在体味文本情感上尤其重要。
  《金岳霖先生》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处:“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先生为什么不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亦或是说今天是小林的生日?还有,金先生请客选日子为什么选在林徽因生日而不是忌日?很多文章在描绘金岳霖与林徽因夫婦的交往时,或是带着一种含沙射影或是直截了当地表达,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单相思或苦恋。然而这缠绵哀婉的笔调恰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并非简单的男女逸事,其背后恰恰体现金先生的真性情:称呼林徽因和徽因,感情的亲疏不一样;记生日而不是忌日,则说明逝者依旧活在生者的心中,这些都很容易看出金先生的用情之深。
  “今天是徽音的生日。”读来令人唏嘘,当时梁思成已再娶,而只留终身未娶的老金来为徽因过“生日”。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说到:“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晤其神。”文本的解读不难,关键正在于对文本的潜心体会。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疏忽而过,应该反复揣摩。
  三、人文熏陶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专家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 “语文素养”是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人文教育内容看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金岳霖先生的许多故事发生在西南联大,这所仅仅存在八年的高校,除了是 “精神圣地”之外,还被誉为“民主堡垒”,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在缅怀金岳霖先生的时候,汪曾祺先生特别强调:“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地写一写。”吕冀平先生在为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写的序言中有云:“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一说法用来评价汪曾祺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恰如其分的。
  金先生的“苦味”仿佛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浸透在字里行间:西南联大物质匮乏的生活,一苦也;老友离世的落寞,二苦也;走出书斋的无奈,三苦也;弟子飘零四方,五苦也;建国后改变自己的学术思路,六苦也。当我们对这些大师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希望在大师们身上寻找正在逐渐远去的东西,就像这种人生之苦,浸渍着深沉的人文观照。
  语文课需要我们走进文本,也需要我们观照现实,去扣问我们那也许已经冷漠不觉的麻木的心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内心对话,体验文本的美,追求生活的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10044)
其他文献
2006年的一天,我陪同四川省教科院德育教研员到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进行调研。当我经过二年级教室时,教室正前方蓝色星空背景衬托下的“星星从这里升起”这几个大字引起了我的
每到秋季开学,很多城区学校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家长找老师、校长等托关系进校读书,或是选一个好班.但是,在广元市青川县乔庄小学,这种现象不见了踪影.今年9月,该
生本教育主张“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的工作必须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小组是最重要的学习的组织形式
在古代中国,失意文人与清幽山水总是有着不解之缘。当他们在官场遭受挤压,郁郁不得志时,超脱清幽的山水便成了他们精神的放逸之地。他们寄情山水,聊以自慰。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这些大文豪都曾在山水中放空心境,与万化冥合,达到自我超脱之境界。饱含大自然之灵性的山水也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与才思,使这些大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柳宗元就是其中一位。  由于“永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以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就应该明确,大部分学生身处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异于城市孩子的生活,帮助他们探寻写作的素材,教给他们乡村生活写作的策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少教师认为乡村学生缺少知识,所以课堂上不断灌输学科基础知识,但是他们忘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知识早已是人尽可知的内容,学生更需要学会的是学习的方法,写作教学亦是如此。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也许对有些人来说神秘深奥、枯燥无味,但它又是神奇美丽而耐人寻味的: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智慧与智慧的平等交流,更是情感之间的浸润融合
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虽然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由于外国文化近年来迅速在网络上传播,高中生的三观和传统文化素养受到了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目前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借助语文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从对历史文化懵懂厌弃,转变为热爱甚至是痴迷。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  高中语文教
学校依然是这个学校,学生依然是这些学生,老师依然是这些老师,不同的是有了不一样的课程——新星少年俱乐部特色活动课程。这独有的课程,给师生开辟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让每一个生命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学中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练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是今天的学生都较为关注新科技产品,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对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在此背景下,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丰富活动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课程,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在
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诗情画意的审美元素能够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