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网民已突破5.38亿,网络几乎已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网络的开放和便捷,虚假信息泛滥,黄色信息侵蚀,黑客横行等网络道德问题也暴露出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 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11-01
一、当代网络道德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两大关系
道德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准则,当前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调节网络行为。网络世界其实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谈网络道德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的道德框架。
(一)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
网络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提供给人类一个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虚拟世界,毫无疑问,虚拟空间已成为当前和现实世界并存的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人们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表现却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身份导致的评判标准的矛盾。虚拟世界中,人们抛弃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固定的身份标识,也就抛弃了一切的约束和限制,在虚拟世界中甚至可以选择完全相反的角色来扮演,因此规范在这里完全弱化,并且网络的非真实接触式的交往导致人际关系淡薄,对网络的沉溺也导致部分网民生活世界异化和堕落,加之网络大量不健康思想的传播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在当前这两种空间已共同构成人们基本生存环境的条件下,这两种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网络道德建设中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之一。
(二)网络道德建设与传统道德建设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现实的,在网络中传播信息可以为所欲为而又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正是这种认识滋生了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问题,仿佛网络道德成为完全不同于传统道德之外的另一种概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虽然表面上看来网络上是一个又一个虚拟角色的信息交换,但是每一个虚拟角色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主体,网络只是一种工具,网民首先是公民,因此,网络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现实中的一些不道德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去并会被放大,网络空间的不道德现象反过来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当代网络道德建设途径思考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这是我们的根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对于网络道德建设同样重要。当前互联网上,80%的信息都是由美国提供的,70%以上的数据库也都在美国,我国自主提供的信息微乎其微,点击量也甚少,因此,这更需要我们坚定自身信仰,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分辨信息和抵御侵蚀的能力。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积极生产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型数据库和网络,建设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網络文明建设上来,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把人们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二)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加强网络责任意识教育,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宣传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对网络公共道德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倡导。要充分宣传“构建网络道德,树立网络新风”的重要意义,揭露网上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要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案例说话、用典型说话,努力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形成倡导网络文明,谴责网上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舆论强势。重点引导广大网民走出网络纯粹虚拟化的误区,建立网络是真实的公共空间的意识,从而建立网民的责任感,防止网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倾向。
(三)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网站行为;加强网德教育,倡导网民自律
目前一些网站为了经济利益,迎合一些网民低级趣味,热衷炒作性、暴力、怪异等内容,放纵论坛和聊天室不良言行,客观上为网上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平台。目前亟需网络业界提高企业道德水准,加强行业自律,多提供格调高雅的内容和服务。网民是网络活动的主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网民素质的提高。目前应该重视公民的“网德”培养,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范畴,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增加“网德”教育的内容。要特别注意“慎独”教育,使网民在没有周围监督的网络空间里,也能自持而“不逾矩”。
(四)大力开发“绿色”软件,用科技手段减小不良信息危害
我们开发的网络游戏防沉迷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开发不良信息过滤系统,使得有害信息无法广泛传播。加强“绿网”建设,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大力进行网上优秀内容建设,要发挥国家重点网站、专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作用,多提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信息,用“绿色”内容占领网上阵地。
(五)进一步完善法规环境
建立完善法律体系来规范互联网服务业,是目前发达国家互联网管理的通用做法,也能体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方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规、规章。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操作性的问题,加上互联网迅猛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有些法规已经滞后,亟需完善。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网络 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11-01
一、当代网络道德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两大关系
道德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准则,当前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调节网络行为。网络世界其实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谈网络道德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的道德框架。
(一)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
网络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提供给人类一个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虚拟世界,毫无疑问,虚拟空间已成为当前和现实世界并存的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人们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表现却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身份导致的评判标准的矛盾。虚拟世界中,人们抛弃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固定的身份标识,也就抛弃了一切的约束和限制,在虚拟世界中甚至可以选择完全相反的角色来扮演,因此规范在这里完全弱化,并且网络的非真实接触式的交往导致人际关系淡薄,对网络的沉溺也导致部分网民生活世界异化和堕落,加之网络大量不健康思想的传播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在当前这两种空间已共同构成人们基本生存环境的条件下,这两种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网络道德建设中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之一。
(二)网络道德建设与传统道德建设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现实的,在网络中传播信息可以为所欲为而又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正是这种认识滋生了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问题,仿佛网络道德成为完全不同于传统道德之外的另一种概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虽然表面上看来网络上是一个又一个虚拟角色的信息交换,但是每一个虚拟角色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主体,网络只是一种工具,网民首先是公民,因此,网络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现实中的一些不道德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去并会被放大,网络空间的不道德现象反过来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当代网络道德建设途径思考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这是我们的根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对于网络道德建设同样重要。当前互联网上,80%的信息都是由美国提供的,70%以上的数据库也都在美国,我国自主提供的信息微乎其微,点击量也甚少,因此,这更需要我们坚定自身信仰,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分辨信息和抵御侵蚀的能力。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积极生产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型数据库和网络,建设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網络文明建设上来,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把人们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二)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加强网络责任意识教育,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宣传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对网络公共道德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倡导。要充分宣传“构建网络道德,树立网络新风”的重要意义,揭露网上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要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案例说话、用典型说话,努力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形成倡导网络文明,谴责网上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舆论强势。重点引导广大网民走出网络纯粹虚拟化的误区,建立网络是真实的公共空间的意识,从而建立网民的责任感,防止网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倾向。
(三)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网站行为;加强网德教育,倡导网民自律
目前一些网站为了经济利益,迎合一些网民低级趣味,热衷炒作性、暴力、怪异等内容,放纵论坛和聊天室不良言行,客观上为网上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平台。目前亟需网络业界提高企业道德水准,加强行业自律,多提供格调高雅的内容和服务。网民是网络活动的主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网民素质的提高。目前应该重视公民的“网德”培养,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范畴,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增加“网德”教育的内容。要特别注意“慎独”教育,使网民在没有周围监督的网络空间里,也能自持而“不逾矩”。
(四)大力开发“绿色”软件,用科技手段减小不良信息危害
我们开发的网络游戏防沉迷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开发不良信息过滤系统,使得有害信息无法广泛传播。加强“绿网”建设,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大力进行网上优秀内容建设,要发挥国家重点网站、专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作用,多提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信息,用“绿色”内容占领网上阵地。
(五)进一步完善法规环境
建立完善法律体系来规范互联网服务业,是目前发达国家互联网管理的通用做法,也能体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方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规、规章。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操作性的问题,加上互联网迅猛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有些法规已经滞后,亟需完善。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