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不仅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更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模式和师生关系等。在这一形势下,作为重要教育活动之一的师生交往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改善师生交往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的变化与特点
·交往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是学校中真实的教师,也是互联网上虚拟的教师。学生作为交往主体逐渐与教师进行平等交往,师生个体间进行交往的可能性增加,传统的师生交往主体的单一性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同时,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一,因此它还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交往关系趋于平等
交往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相互承认及在交往机会、权利和道德上的平等。在传统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平等的沟通和交往。网络出现后,信息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发布信息比较自由,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控制者,主体的交往控制权可依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与安排,既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均衡分配,也可以高度集中。通过网络交往,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
·交往场景的异时空性
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师生交往扩大了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进行两两交流,也可进行多主体的大众化交流。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非面对面或非即时的交流,从而减轻了人际交往的压力,教师也可从无法与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即时交流的难题中解脱出来。采用网络的多种交流方式进行异步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主题也能得以延续。有学者按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分为同步同地式、同步异地式、异步同地式、异步异地式等4种。
·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与内容的多样性
师生在原来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上增加了教师—网络—学生的人机交往方式,交往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因此具有间接性。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师生都会积极地在网络中寻找资源,并将其作为交往的内容之一;师生之间的交往内容除教学信息外,还包含情感、兴趣爱好等,由此体现出交往内容的多样性。当然,师生交往不能完全采取这种形式,否则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交往手段与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师生交往不再以语言作为唯一媒体,而可以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交往方式逐渐多样化,如E—Mail、QQ、论坛、讨论组等。交往媒体与方式的丰富多样,能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声像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目前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往主体仍然存在片面性
网络为交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交往的形式和时空等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作为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或条件,通过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展开。师生交往只是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的条件。
·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
首先,师生交往大多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进行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情感、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仍然被忽略;其次,网络给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太善于言辞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他们不用直面教师,就可以请教、解决问题。网络中都是符号化信息的传递,这使得面对面交流的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信息不复存在,教师的性格、气质、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也会受到抑制,导致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相对冷漠。
·网络与人机交往的特性对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双向交互性、即时性等使得网络中把关人的权利被分化,其作用也被弱化,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如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学生长期进行人—机交往,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符号化、抽象化。师生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学生向同辈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都相对减少。缺乏了一定的学生间的相互激励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能会导致学生合作精神、爱心和自信心的缺失,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社会化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人际交往与人机交往的反差增加了师生适应的难度
在人际交往中,师生往往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在人机交往中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在真实情境中,教师主要与本校、本班的学生交往。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教师则可以与天南海北的学生进行交往,学生也可与真实环境或虚拟网络中的教师进行交往。因此,人机交往面很广,而人际交往面相对较窄,这就增加了师生在现实与虚拟、平等与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中转换并较快适应角色的难度。
发挥网络优势.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
·重构教育交往价值,走向交往式教育
对教师而言,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创造自我;对学生而言,教育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不断塑造新我。所以,体现生活价值要求的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并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此目的性价值引领工具性价值,始终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中的交往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生活关系”,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进行交往和生活,并体验、内化生活的要求,建构自我。
·弘扬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关系趋于平等,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把这种精神交往纳入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从以知识为基点的控制者转变为以情感为基点的引导者。网络表征方式的变化使师生以同样的存在形式出现在网络上。所以网络中的教师不再是社会的代言人,师生之问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
·积极构建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
目前关于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的研究不多,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交往、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借鉴人类学中研究人种志的方法,真正走入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生活,通过与师生的接触、互动去了解他们交往的初衷、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网络支持下的有效的师生交往模式。
网络对师生交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与传统的师生交往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师生交往与网络的关系,研究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吸取传统条件与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各自的长处,实现师生交往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实现师生主体间性的对话,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的变化与特点
·交往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是学校中真实的教师,也是互联网上虚拟的教师。学生作为交往主体逐渐与教师进行平等交往,师生个体间进行交往的可能性增加,传统的师生交往主体的单一性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同时,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一,因此它还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交往关系趋于平等
交往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相互承认及在交往机会、权利和道德上的平等。在传统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平等的沟通和交往。网络出现后,信息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发布信息比较自由,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控制者,主体的交往控制权可依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与安排,既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均衡分配,也可以高度集中。通过网络交往,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
·交往场景的异时空性
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师生交往扩大了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进行两两交流,也可进行多主体的大众化交流。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非面对面或非即时的交流,从而减轻了人际交往的压力,教师也可从无法与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即时交流的难题中解脱出来。采用网络的多种交流方式进行异步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主题也能得以延续。有学者按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分为同步同地式、同步异地式、异步同地式、异步异地式等4种。
·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与内容的多样性
师生在原来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上增加了教师—网络—学生的人机交往方式,交往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因此具有间接性。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师生都会积极地在网络中寻找资源,并将其作为交往的内容之一;师生之间的交往内容除教学信息外,还包含情感、兴趣爱好等,由此体现出交往内容的多样性。当然,师生交往不能完全采取这种形式,否则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交往手段与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师生交往不再以语言作为唯一媒体,而可以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交往方式逐渐多样化,如E—Mail、QQ、论坛、讨论组等。交往媒体与方式的丰富多样,能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声像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目前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往主体仍然存在片面性
网络为交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交往的形式和时空等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作为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或条件,通过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展开。师生交往只是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的条件。
·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
首先,师生交往大多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进行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情感、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仍然被忽略;其次,网络给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太善于言辞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他们不用直面教师,就可以请教、解决问题。网络中都是符号化信息的传递,这使得面对面交流的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信息不复存在,教师的性格、气质、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也会受到抑制,导致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相对冷漠。
·网络与人机交往的特性对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双向交互性、即时性等使得网络中把关人的权利被分化,其作用也被弱化,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如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学生长期进行人—机交往,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符号化、抽象化。师生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学生向同辈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都相对减少。缺乏了一定的学生间的相互激励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能会导致学生合作精神、爱心和自信心的缺失,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社会化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人际交往与人机交往的反差增加了师生适应的难度
在人际交往中,师生往往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在人机交往中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在真实情境中,教师主要与本校、本班的学生交往。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教师则可以与天南海北的学生进行交往,学生也可与真实环境或虚拟网络中的教师进行交往。因此,人机交往面很广,而人际交往面相对较窄,这就增加了师生在现实与虚拟、平等与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中转换并较快适应角色的难度。
发挥网络优势.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
·重构教育交往价值,走向交往式教育
对教师而言,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创造自我;对学生而言,教育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不断塑造新我。所以,体现生活价值要求的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并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此目的性价值引领工具性价值,始终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中的交往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生活关系”,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进行交往和生活,并体验、内化生活的要求,建构自我。
·弘扬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关系趋于平等,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把这种精神交往纳入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从以知识为基点的控制者转变为以情感为基点的引导者。网络表征方式的变化使师生以同样的存在形式出现在网络上。所以网络中的教师不再是社会的代言人,师生之问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
·积极构建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
目前关于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的研究不多,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交往、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借鉴人类学中研究人种志的方法,真正走入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生活,通过与师生的接触、互动去了解他们交往的初衷、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网络支持下的有效的师生交往模式。
网络对师生交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与传统的师生交往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师生交往与网络的关系,研究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吸取传统条件与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各自的长处,实现师生交往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实现师生主体间性的对话,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