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体育运动,中国人自古就喜好,虽然古代没有这个名词,但却很早就举行过诸如足球、马球、击剑、舞蹈、游泳、摔跤、围棋、武术、拔河、跳绳、踢毽子等比赛项目,其中不少已成为大众化运动项目,至今不见衰退,像拔河、跳绳、踢毽子大概人人都玩过。有的项目中国还是“原产地”,如足球便起源于中国古老的蹴鞠游戏。民间一般认为,其发明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是公元前26世纪存在的人物,这么说来,足球在中国的诞生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顺便说一句,对于黄帝发明足球一说,外界一直持怀疑态度。但1974年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帛书的发现,使这传说有了最早的文字证明。墓中出土了好几种已失传的中国古文献,其中便有《黄帝十六经》。此书为战国时人所作,甚为珍贵。书中记载,黄帝在打败蚩尤后,活捉了他,对他处以极刑,“剥其皮革以为千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从这段文字看,黄帝是个厉害角色。他把蚩尤的皮剥下来,制作成箭靶,供士兵射击。将蚩尤的胃从肚里掏出来,塞入填充物后,给士兵们当球投掷,抢到次数多者还会被奖赏。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体育运动对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性和其中包含的观赏成分,体育项目往往被作为一种娱乐,得到推广,并出现了专业“运动员”。只不过,这些运动员多以“艺人”的身份出现,比赛时强调娱乐性更多,竞技性弱一些。
  比如在宋朝,蹴鞠便有专业运动员,他们拿朝廷支付的俸禄,即所谓吃皇粮。其任务不是参加运动会,而是专门在皇宫表演给帝王、后妃们看。宋徽宗赵佶便是著名的“球迷”,他不仅是看台上的常客,而且时常在宫中举办蹴鞠、打球比赛。比赛中得胜的一方,还会得到赏赐,这与现代比赛中取得名次的运动员一样,有丰厚的物质奖励,甚至还可能被提拔,一下步入仕途。
  体育运动在中国古代能得到发展,与帝王的支持和喜好是分不开的。从黄帝开始,中华民族的帝王们一般都对运动情有独钟,特别是一些开国皇帝,都是马上得天下,没有过人的武功和强壮的体魄是难以服众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虽然年轻时是个小混混,但拿手绝活是蹴鞠,当了皇帝后,这一项目便得到了发展;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著名的武林高手,威震四方。令人着迷的少林寺功夫,赵匡胤也是鼻祖之一,其中的绝活棍术就是他所创;蒙古大帝国的成吉思汗,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是马术、射箭方面的牛人;大清江山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则善于冰上运动。
  球类、剑术、马术、武术、射击等,在中国古代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是田径。民间的“走百病”(散步活动)、九月九日“重阳登高”,都属于古代田径运动。翻开中国各地的地方志,在九月都少不了“登高”活动。不少地方还将之与纪念活动结合到一起,借“登高”之便,去祭祀先人,到已故亲人的坟上走走,与清明节“春祭”相对,出现“秋祭”现象,这是颇具传统色彩的中国体育文化。如广东清远一带便是这样,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清远县志》(卷21)记载,当地“重阳登高,放风筝。有墓祭者曰秋祭。”在南京,重阳登高后来演变成了爬明城墙活动。
  中国古人还十分注意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在古代,士兵一般都要进行田径训练。试想,在战场上,马拉的战车在飞速前进,士兵只能跟在后面飞奔,不能跑显然是不行的。而“田径特长兵”会格外受到重视,在战时起到奇兵的作用。《吕氏春秋·简选》(卷8)记载,“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选了五百名“大力士”、三千名能跑的“田径特长兵”奇袭对手,结果五战皆捷。
  跟随王公大臣的近身侍卫,相当于现在给领导当秘书一类的人,都要练好田径。过去,主仆、官民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主子的车是不可能给身边侍卫们安排座位的,侍卫们全靠两条腿紧跟马车跑,所以必须训练“走”,即要学会“疾行”。古人发明了不少训练“疾行”的方法,最基本的是负重训练,就是在腿上、身上附加重物进行训练,比赛和需要时,卸下包袱,便会身轻如燕。直到今天,这种训练方法还在使用。
其他文献
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   佛陀來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啊!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气地回答。   “你是农夫么?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
期刊
汉朝是中华民族的成长期,成长的痕迹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汉唐常常并称,除了这两个朝代的中国都属世界一号强国外,也由于这两个朝代都颇具恢弘、大度、自由的气象。唐朝的气象,源于对其综合国力的充分自信;汉朝的气象,更多原因在于其封建社会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使之然。  汉武帝的用人政策就颇具这种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因为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各种学说在战国时代风起云涌
期刊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的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说:皇上杀人太多,
期刊
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他们都是大气磅礴的传奇君主,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两位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他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17至18世纪中把各自的国家带入鼎盛局面:康熙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
期刊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几个积极有为皇帝之一。他从上台之日起,就一直不停地在那里闹腾:任用酷吏、实施“推恩法”、行封禅典礼以强化君主专制;重农抑商、算缗告缗、盐铁官营以控制经济命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学校以统一人们思想;当然,他平生做的最大一桩事业,是连续39年从事反击 匈奴的战争,杀得“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其间又平东瓯、南越,“通西南夷”,成就一番赫赫功业。  汉武帝
期刊
杨柏林 男,癸卯榴月,生于乡野。为人迂讷,乏难于见机行事;时遭人欺,遂常成自闭性情。八岁入学,连跳两级。大学四年,不尚学习。偶得诤友,所自天机。毕业还乡,执教至今。杏坛岁月,亦喜亦悲。悲染青丝韶光老,喜润红颜桃李芳。一点憨心,运伴笔粉漫漫;几许疾愿,福祝学子莘莘。偶有所感,缀成数句,不昧献丑,冒渎读者诸君。    调寄《满江红》  荡荡乾坤,春雷起,瀚海波战。  把孤笔,羞倚栏杆,一腔愁郁锁霄汉。
期刊
在隋末乱世,李密无可争议算个“人物”,作为瓦岗寨二世“带头大哥”,他把一个小小山头,愣是发展成为威震中原的一个“大魏国”。然而,他是一个品性怎样的人物,他败亡的死结在哪里,他的结局是否就是他应得的宿命,颇具深究意义。  唐书《李密传》细述了李密的家世,李密出身豪门,曾在隋朝东宫中当差,却因为喜欢探头探脑乱看而被隋炀帝赶跑。炀帝对李密的评价是:“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意思是:这个人总是左顾右盼,不
期刊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是屏风,周朝就有了。  屏风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象征权力。过去每逢重大场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搁一座屏风,它意味着气势。《礼记》有载:“天子当依而立。”这个“依”,就是屏风。  第二个功能是分割空间。今天大致使用的还是屏风这个功能。比如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可以用屏风挡一挡,使很多人有自己相对的一个封闭空间。  第三个功能是非常科学,就是可以挡风。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常
期刊
“坛城”,梵文为Mandala,又译为“曼陀罗”、“曼荼罗”或“曼达拉”。在古代印度,坛城指奉神的祭坛。坛城在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用于自受灌顶,予他灌顶,修行供养,接受悉地和承办事业等方面,坛城不可或缺。佛教认为坛城蕴涵世界万物的原理。在更深的理解中,坛城涵盖人体、宇宙、内心世界、社会结构等各个形象。坛城也作为秩序,对应着混沌与混乱。  坛城的制作方式分手绘、铜铸、沙绘、木雕等,可以是平面的和立体
期刊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有所好转。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