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眼科医生对其认识的提高而显得眼眶壁骨折伤发生率日趋提高。
【机 构】
:
515041,汕头,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515041,汕头,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515041,汕头,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眼科医生对其认识的提高而显得眼眶壁骨折伤发生率日趋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34例48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24眼球后注射TA联合激光光凝,24眼单纯激光光凝,随访6 m,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情况、眼压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视力提高15眼(62.5%),视力不变5眼(20.8%),视力下降4眼(16.7%)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早期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比较.方法 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前,分别使用飞秒激光机和Moria M2微型角膜板层刀为各30例(飞秒组和机械组各60只眼)近视患者制作同厚度角膜瓣,手术前后观察裸眼视力、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数:飞秒组
目的 探索全周Schlemm管线性切开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2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成功行全周Schlemm管线性切开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4.6~13个月,平均(7.5±3.1)个月.术前平均眼压(28.5±9.6)mmHg(1mmHg=0.133Kpa),术后(15.4±4.2)mmHg;差异有非常显
目的 评价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预测性.方法 采用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对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标准化切削LASIK组(planoscan-Lasik,P组),个性化切削LASIK组(Zyoptix,Z组)以及LASEK组(planoscan-Lasek,E组).手术中用DGH超声测厚仪分别在手术前,激光治疗前和激光治疗后测量角膜厚度,
熊xx男性33岁因“双眼突发视力下降3月”入院。入院3m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伴眼胀、眼痛,无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皮接触感觉异常等,在外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持续予全身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加重,视力逐渐下降而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健康。
视网膜裂孔是造成视网膜脱离(RD)的主要原因,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孔源性RD成功的关键,目前治疗孔源性RD多采用冷凝、电凝、巩膜外加压及玻璃体手术等方法.我院自1996年12月~2003年12月间应用氩离子激光治疗仪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局限性孔源性RD58例61眼.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的价值.方法 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18例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及视野的变化.结果 术后视力除2例眼底病变外均有大幅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7.3±3.3)mmHg降至术后的(13.6±2.9)mmHg(t=0.19,p<0.01),术后房角检查
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约占所有青光眼的60%~80%.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合理评价疗效对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1].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根据房角关闭及粘连程度选择滤过性手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包括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急性视神经炎的皮层功能变化.方法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4例单眼急性视神经炎、12例正常人视皮层BOLD-fMRI数据,比较正常组与视神经炎组两眼分别刺激时的视皮层激活像素数与激活信号平均强度,分析BOLD-fMRI数据与PVEP P100波潜时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与视神经炎组枕叶视皮层、颞下回、后顶叶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主要兴奋区位于枕叶距状裂周围.与对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