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基本的语言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多年在一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我觉得首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做起,通过启迪和引导,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方面还很欠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教材,采取多种手法,应用学生熟悉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在学习课文和习题解答中,快速扫除障碍。采取多种方式并用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语文,并且热爱学习语文,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兴趣都是唤起主动学习欲望的法宝,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能够让人活跃,产生探知心理,产生积极心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不再视学习为畏途,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这些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去产生认识、探究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心理倾向。有心理学家也曾研究过,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产生兴趣,会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极大地关注,从而产生积极的因素,智力得到开发和利用。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尽量结合课文,设置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氛围。同时我也会增加有感情地朗读环节,因为朗读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对领悟课文、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关键的作用。
  多媒体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内容以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方式再现,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发挥,并拓展教学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长江之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根据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了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其气势磅礴的画面和韵律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有的学生还跟着节奏哼唱,沉浸在情境之中。而在学习《山海关》的时候,我准备了长城的图片,并让学生讲山海关都有哪些典故,你去过山海关、老龙头吗?这些家乡的景色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讲,用自己的口吻去畅谈身边的故事。前半节课抽出十分钟来进行交流,然后再进入讲课,由教师综合一下大家的思路和见解,根据教材内容,收拢起来。由于学生对山海关都不陌生,因此全班学生都十分积极,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看、读、想、说,我们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学会质疑,能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这样对他们今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益处。
  二、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是小学语文教学辅导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启发得当,就会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习,喜欢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教材中的关键点,设计出精炼、带有思考性质的问答,让学生能够围绕提问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去进行充分的思考。小学生对于产生兴趣的问题,很容易被老师带入问题的情境当中去,因此如何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系统,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话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素质教学,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例如刚刚提到的《长江之歌》《山海关》等课程,在教学的时候我播放了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播放了长城的雄姿和蜿蜒曲折的壮丽景象,配以讲解,并设置提问环节:“你知道长江都流经哪些省市?长江的全长是多少公里?长江的出海口在哪里?长江在哪些城市有了大桥?三峡都包括哪三峡?”“山海关在哪个省?传说中的孟姜女的故事你听过吗?在山海关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问题涉猎广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熟悉了教材内容,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使他们在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法,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逐步领悟阅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对语文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读”,特别是朗读和默读,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因为读得多了,领悟的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对写作会大有裨益,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增强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从而受到情感熏陶。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时候,我们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抓好范读;其次,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早读及语文课堂的有限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去朗读,同时安排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小组学习,创新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控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这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意识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增强后进生、学困生的进取精神,能集思广益,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小组之间互相比拼,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从而加强了学习方法,提高了个人品德意志,更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小组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通过进一步实践与探索,它将使课堂教学更加绚丽多彩,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合理施行以上这些方法,能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会通过实践,应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由苦学变乐学,真正对语文产生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台以头车制动控制器实物为核心搭建。为满足制动系统控制器地面运行所需的列车MVB网络环境,从MVB通信板卡驱动程序接口入手解决了LabV
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应用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与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与心肌损伤患儿36例作为本次研
北纬35°线是一条地震特发带,上地幔软流圈对流方向恰好在该线附近发生转捩。研究结果表明,北纬35°线附近上地幔软流圈活动格局与地震密切相关。
提出了控制地震概念和用时间反转方法实现非均匀地壳中波的聚焦,从而实现动力触发地震的思路。采用了有限元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了在波的遍历模型、线性不均匀的介质、以至非线
<正>由北方民族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上承唐风,下启金元气韵,在中华多元一体文化体系形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辽王朝在诸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
会议
研究了将地震频次Hurst指数应用于江苏及邻区的地震预报问题 .结果表明 ,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 5级以上地震作回溯性预测检验得到的R值为 0 .3 65 ,异常开始一年内发生 5级以上地震占报对地震数的 81.8% ,因而Hurst指数在该地区的地震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分析了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MS5.9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各项异常指标及地电前兆临震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电阻率和地震活动性频度、C值、b值、GL值、η值在玉门5.9级地震前出现了中、短临多项异常。
通过对发生在甘东南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4个前兆学科以及测震学指标的研究,发现各学科前兆异常在时空上表现出很好的协调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学科异常持续时间均较短;各异常以中短期为主,有一定中期异常,临震异常不明显;从震前1年到短临阶段异常显示出向震中迁移的迹象;各异常点集中分布在低b值异常区.讨论了前兆协调性与地下流体和深部热物质的运移的关系.
采用异常频次累加法和异常频次变化速率法研究了中强地震前后一定范围内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随时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后地下流体异常频次累加曲线和变化速率曲线变化特征表现为“平稳(零值波动)—加速(连续正值)—恢复(连续负值)”3个阶段;地震与异常的关系表现为“加速(连续正值)—地震”的形式.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地下流体异常性质(即非震异常、震前异常和震后异常)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判别.
动态追踪了云南地区第4强震活跃期6.3级以上强震前波速比异常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南北差异:滇西南的1988年11月6日澜沧-民7.6,7.2级和1993年1月27日普洱6.3级强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内;中缅边境瞳的1992年4月23日6.7,6.8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