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距离全国第一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讨论会已经6年了。这期间,无论在临床诊治或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显著进展。《中华内科杂志》和《解放军医学杂志》于1988年11月13~15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二次ARDS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共84名,来自21个省市和地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9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全国第一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讨论会已经6年了。这期间,无论在临床诊治或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显著进展。《中华内科杂志》和《解放军医学杂志》于1988年11月13~15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二次ARDS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共84名,来自21个省市和地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9篇。
其他文献
有关腹水胆汁酸的研究文献报告甚少,而将腹水胆汁酸测定作为一项肝功能试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22名肝病患者及11名非肝病患者的腹水甘胆酸(ACG)和血清甘胆酸(SCG),并与常规肝功能试验比较,以探讨其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患者男,22岁。1987年2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合并脑膜白血病。经HOAP(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方案化疗,3个月达完全缓解(CR)。同年8月转入我院,查体无特殊体征,血象、骨髓象正常,予以HODP(D:红比霉素)方案及鞘内注射MTX巩固化疗,1988年3月29日开始行移植前预处理:CTX50mg/kg/d(移植前第7、6天),DNR40mg/d(移植前第3、2、1天)
双极环行活性电极(Bipolar circumactive probe,BICAP)系一新型的双极电凝。我们于1985~1987年应用BC-20A型BICAP对5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进行了479次电凝止血,平均每例电凝8.3次,每次电凝时间2秒,电流指数7。57例的立刻止血率为93%(53/57),出血复发率占止血成功中的7.5%(4/53),无效4例占7%(4/57),此4例中急诊手术1例
通过11组84只犬的实验研究,检测白细胞聚集活性、总补体溶血活性、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前列环素、超氧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弹性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目的在于探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在被活化的补体C5a作用下,多核白细胞聚集和大量释放氧自由基,在发病机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妇女产后低钾软瘫文献未见报道,自1971年我们认识此病后,共收治120余例,全为本地傣族农民,其他民族及职业者未发现类似病例。
α地中海贫血2(α地贫2)、临床上无症状和体征,临床分类为静止型α地贫,为16号染色体二倍体细胞缺失一个α珠蛋白基因,其基因型为(α-/αα),由于临床上无症状,不影响劳动和生理功能,在临床上无法发现此型病例,因此,国内尚未见成人病例的报告、只见新生儿脐血普查关于α地贫2发生率的资料。
应用心包组合电极记录心室晚电位(VLP),应用微机化标测系统记录心外膜等时激动图,研究心肌梗塞后期室性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结果表明:梗塞区心肌除极延迟具频率依赖性,因此心室程序刺激可诱发室早和室速,晚电位标测呈V-VLP-V折返,等时激动图表现激动沿二功能阻滞弧分别作顺钟向、逆钟向传布,形成8字形折返环。二阻滞弧间心肌为延迟除极区,显示VLP。由此研究加深了室性心律失常折返机制的理解。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了新型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20mg,3/d)治疗2周,对1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卡地平短期治疗可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功能。
30例胸内结节病平均随访7.3年(6个月~22年),其中病程在2年以上者占90%,2年以内者占10%。初诊时53.3%(16/30)的患者为Ⅰ期,36.7%(11/30)为Ⅱ期,10%(3/30)为Ⅲ期。至末次随诊时6例已自愈,9例治愈,尚处于Ⅱ期者6例,Ⅲ期者9例,无处于Ⅰ期和死亡者。据结果讨论了胸内结节病的治疗问题。
自1986年2月以来,我们试用异搏停(VR)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效果,对VR的用药方法、剂量、适应范围、疗效及其副作用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