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性突破
对于已有61年建校历史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来说,舞蹈系可以说是“新兴专业”。1998年,学校成立了舞蹈科。2002年,舞蹈系才算正式成立。客观上来讲,舞蹈系的综合能力比起专业舞蹈院校来说存在一定差距。
由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备战,戈薪权、冯田青两位同学击败了强手如林的对手,赢得了18岁组摩登舞金奖。消息传来,整个学校沸腾了,这座颇有分量的奖杯代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国标舞教学水平已经步入了全国领先的行列。
练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汗水。田石杰介绍,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不管参加什么比赛,老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为学生作辅导。不仅如此,学校还特意邀请国外的国标舞顶尖选手或评委来为学生讲课。“国标舞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最高规格的比赛是英国的黑池。我们所用的教材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偏差,而外教对这个舞种的认识比我们要更加深刻。他们都是国标舞评委,或者是国际大赛的冠军、亚军,技艺高超、经验丰富。孩子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老师的授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确实是一举两得。”
邀请外国专家的费用不赀,往返机票、食宿、课时费、翻译费……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来自意大利的阿里桑德罗是国际知名摩登舞教师,取得过黑池职业赛前6名的佳绩;英国的斯考特海莫出身于英国国际标准舞世家,现为黑池职业赛评委;拉丁舞大师马帝诺和米歇尔来自丹麦,他们是2012年WDSF世界锦标赛职业新星冠军。这几位外教的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教师和学生均获益匪浅。“外教非常严谨,教学理念跟我们不太一样。他告诉孩子跳舞的方式,但要求‘你不要模仿我,你是你我是我’。只要节奏对就可以,至于具体的动作无所谓,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更注重精髓的东西,形式上可以改变,更加灵活。孩子们很享受课程,而不是填鸭式的。这是真正的启发型教育。这也让我们这些教育从业者开始思考,我们有很多想改革的地方。”田石杰中肯地说。
“桃李杯”的金奖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先河。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接踵而至,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今年增设了舞蹈比赛。首次出战,舞蹈系便斩获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着实令人惊喜。技能大赛比赛的舞种为中国舞,共设三个环节:基本功、即兴编舞和剧目。其中,即兴编舞环节是最大的难点,评委给选手一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选手自己创作舞蹈动作,将主题表达出来,并向评委阐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想内容。这对年轻的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技术技巧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跳舞,用心去感受舞蹈、感染别人,展现出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这需要舞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舞蹈的执着钻研,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田石杰如是说。
因此,田石杰坚持“任何活动都不能耽误孩子的文化课”,“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占用专业课时间,但文化课绝对不可以。”他深知文化内涵对一个舞者的重要性。
教学改革初探索
关于教学改革,田石杰满心想法,但实施起来却慎之又慎。“中专教学的目标是为北京舞蹈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军艺、沈阳音乐学院、南艺、首师大等知名大学输送学生。如果做出的改变得不到认可,便直接影响到升学率。因此,教学改革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目前,舞蹈系计划与舞蹈界的泰斗级人物李正一教授合作,展开一个名为“音乐舞蹈”的课题。一般来讲,舞蹈系学生的音乐课都是由专业的音乐系老师来讲授,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常识。“能不能换个方式呢?在音乐学习中增加舞蹈元素,通过身体的韵律来学习音乐。现在还处于设想阶段,能不能走下去我们也在摸索。”
此外,对于舞蹈的基本功之一“软开度”问题,田石杰也有新的点子。“我们希望借鉴艺术体操和杂技的训练方法,从软开度的角度讲,他们比我们训练得要更深入、更到位。”
目前,由学校主创的舞剧《白蛇之恋》已进入舞台脚本编写阶段,预计2014年3月问世。该舞剧将创造性地推出“老师版”和“学生版”两个版本,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经典爱情故事,对全体师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深入了解人物性格,才能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舞蹈动作是为了刻画人物的。这就需要演员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良好的悟性。”田石杰再一次强调用心灵来跳舞的重要性。
新学年业已开始,田石杰的计划非常简单明确,他希望一方面把好教师队伍关,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到学校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保证升学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入理想中的学府。
2004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田石杰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担任古典舞老师。当时舞蹈系的学生不到100人,教师八九名,练功房也只有三间。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得上30节课。如今,舞蹈系已成长为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之一,所获的奖杯密密麻麻地摆在田石杰的办公室里。一路行来,风雨兼程,荣耀和成绩装满行囊,最重要的是对舞蹈教育的一份热忱之心,这是田石杰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舞蹈人,他谱写的舞蹈人生即将是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历程,他为之而努力。
对于已有61年建校历史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来说,舞蹈系可以说是“新兴专业”。1998年,学校成立了舞蹈科。2002年,舞蹈系才算正式成立。客观上来讲,舞蹈系的综合能力比起专业舞蹈院校来说存在一定差距。
由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备战,戈薪权、冯田青两位同学击败了强手如林的对手,赢得了18岁组摩登舞金奖。消息传来,整个学校沸腾了,这座颇有分量的奖杯代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国标舞教学水平已经步入了全国领先的行列。
练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汗水。田石杰介绍,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不管参加什么比赛,老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为学生作辅导。不仅如此,学校还特意邀请国外的国标舞顶尖选手或评委来为学生讲课。“国标舞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最高规格的比赛是英国的黑池。我们所用的教材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偏差,而外教对这个舞种的认识比我们要更加深刻。他们都是国标舞评委,或者是国际大赛的冠军、亚军,技艺高超、经验丰富。孩子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老师的授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确实是一举两得。”
邀请外国专家的费用不赀,往返机票、食宿、课时费、翻译费……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来自意大利的阿里桑德罗是国际知名摩登舞教师,取得过黑池职业赛前6名的佳绩;英国的斯考特海莫出身于英国国际标准舞世家,现为黑池职业赛评委;拉丁舞大师马帝诺和米歇尔来自丹麦,他们是2012年WDSF世界锦标赛职业新星冠军。这几位外教的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教师和学生均获益匪浅。“外教非常严谨,教学理念跟我们不太一样。他告诉孩子跳舞的方式,但要求‘你不要模仿我,你是你我是我’。只要节奏对就可以,至于具体的动作无所谓,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更注重精髓的东西,形式上可以改变,更加灵活。孩子们很享受课程,而不是填鸭式的。这是真正的启发型教育。这也让我们这些教育从业者开始思考,我们有很多想改革的地方。”田石杰中肯地说。
“桃李杯”的金奖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先河。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接踵而至,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今年增设了舞蹈比赛。首次出战,舞蹈系便斩获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着实令人惊喜。技能大赛比赛的舞种为中国舞,共设三个环节:基本功、即兴编舞和剧目。其中,即兴编舞环节是最大的难点,评委给选手一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选手自己创作舞蹈动作,将主题表达出来,并向评委阐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想内容。这对年轻的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技术技巧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跳舞,用心去感受舞蹈、感染别人,展现出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这需要舞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舞蹈的执着钻研,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田石杰如是说。
因此,田石杰坚持“任何活动都不能耽误孩子的文化课”,“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占用专业课时间,但文化课绝对不可以。”他深知文化内涵对一个舞者的重要性。
教学改革初探索
关于教学改革,田石杰满心想法,但实施起来却慎之又慎。“中专教学的目标是为北京舞蹈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军艺、沈阳音乐学院、南艺、首师大等知名大学输送学生。如果做出的改变得不到认可,便直接影响到升学率。因此,教学改革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目前,舞蹈系计划与舞蹈界的泰斗级人物李正一教授合作,展开一个名为“音乐舞蹈”的课题。一般来讲,舞蹈系学生的音乐课都是由专业的音乐系老师来讲授,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常识。“能不能换个方式呢?在音乐学习中增加舞蹈元素,通过身体的韵律来学习音乐。现在还处于设想阶段,能不能走下去我们也在摸索。”
此外,对于舞蹈的基本功之一“软开度”问题,田石杰也有新的点子。“我们希望借鉴艺术体操和杂技的训练方法,从软开度的角度讲,他们比我们训练得要更深入、更到位。”
目前,由学校主创的舞剧《白蛇之恋》已进入舞台脚本编写阶段,预计2014年3月问世。该舞剧将创造性地推出“老师版”和“学生版”两个版本,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经典爱情故事,对全体师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深入了解人物性格,才能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舞蹈动作是为了刻画人物的。这就需要演员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良好的悟性。”田石杰再一次强调用心灵来跳舞的重要性。
新学年业已开始,田石杰的计划非常简单明确,他希望一方面把好教师队伍关,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到学校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保证升学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入理想中的学府。
2004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田石杰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担任古典舞老师。当时舞蹈系的学生不到100人,教师八九名,练功房也只有三间。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得上30节课。如今,舞蹈系已成长为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之一,所获的奖杯密密麻麻地摆在田石杰的办公室里。一路行来,风雨兼程,荣耀和成绩装满行囊,最重要的是对舞蹈教育的一份热忱之心,这是田石杰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舞蹈人,他谱写的舞蹈人生即将是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历程,他为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