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来跳舞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性突破
  对于已有61年建校历史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来说,舞蹈系可以说是“新兴专业”。1998年,学校成立了舞蹈科。2002年,舞蹈系才算正式成立。客观上来讲,舞蹈系的综合能力比起专业舞蹈院校来说存在一定差距。
  由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备战,戈薪权、冯田青两位同学击败了强手如林的对手,赢得了18岁组摩登舞金奖。消息传来,整个学校沸腾了,这座颇有分量的奖杯代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国标舞教学水平已经步入了全国领先的行列。
  练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汗水。田石杰介绍,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不管参加什么比赛,老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为学生作辅导。不仅如此,学校还特意邀请国外的国标舞顶尖选手或评委来为学生讲课。“国标舞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最高规格的比赛是英国的黑池。我们所用的教材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偏差,而外教对这个舞种的认识比我们要更加深刻。他们都是国标舞评委,或者是国际大赛的冠军、亚军,技艺高超、经验丰富。孩子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老师的授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确实是一举两得。”
  邀请外国专家的费用不赀,往返机票、食宿、课时费、翻译费……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来自意大利的阿里桑德罗是国际知名摩登舞教师,取得过黑池职业赛前6名的佳绩;英国的斯考特海莫出身于英国国际标准舞世家,现为黑池职业赛评委;拉丁舞大师马帝诺和米歇尔来自丹麦,他们是2012年WDSF世界锦标赛职业新星冠军。这几位外教的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教师和学生均获益匪浅。“外教非常严谨,教学理念跟我们不太一样。他告诉孩子跳舞的方式,但要求‘你不要模仿我,你是你我是我’。只要节奏对就可以,至于具体的动作无所谓,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更注重精髓的东西,形式上可以改变,更加灵活。孩子们很享受课程,而不是填鸭式的。这是真正的启发型教育。这也让我们这些教育从业者开始思考,我们有很多想改革的地方。”田石杰中肯地说。
  “桃李杯”的金奖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先河。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接踵而至,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今年增设了舞蹈比赛。首次出战,舞蹈系便斩获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着实令人惊喜。技能大赛比赛的舞种为中国舞,共设三个环节:基本功、即兴编舞和剧目。其中,即兴编舞环节是最大的难点,评委给选手一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选手自己创作舞蹈动作,将主题表达出来,并向评委阐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想内容。这对年轻的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技术技巧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跳舞,用心去感受舞蹈、感染别人,展现出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这需要舞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舞蹈的执着钻研,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田石杰如是说。
  因此,田石杰坚持“任何活动都不能耽误孩子的文化课”,“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占用专业课时间,但文化课绝对不可以。”他深知文化内涵对一个舞者的重要性。
  教学改革初探索
  关于教学改革,田石杰满心想法,但实施起来却慎之又慎。“中专教学的目标是为北京舞蹈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军艺、沈阳音乐学院、南艺、首师大等知名大学输送学生。如果做出的改变得不到认可,便直接影响到升学率。因此,教学改革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目前,舞蹈系计划与舞蹈界的泰斗级人物李正一教授合作,展开一个名为“音乐舞蹈”的课题。一般来讲,舞蹈系学生的音乐课都是由专业的音乐系老师来讲授,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常识。“能不能换个方式呢?在音乐学习中增加舞蹈元素,通过身体的韵律来学习音乐。现在还处于设想阶段,能不能走下去我们也在摸索。”
  此外,对于舞蹈的基本功之一“软开度”问题,田石杰也有新的点子。“我们希望借鉴艺术体操和杂技的训练方法,从软开度的角度讲,他们比我们训练得要更深入、更到位。”
  目前,由学校主创的舞剧《白蛇之恋》已进入舞台脚本编写阶段,预计2014年3月问世。该舞剧将创造性地推出“老师版”和“学生版”两个版本,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经典爱情故事,对全体师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深入了解人物性格,才能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舞蹈动作是为了刻画人物的。这就需要演员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良好的悟性。”田石杰再一次强调用心灵来跳舞的重要性。
  新学年业已开始,田石杰的计划非常简单明确,他希望一方面把好教师队伍关,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到学校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保证升学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入理想中的学府。
  2004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田石杰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担任古典舞老师。当时舞蹈系的学生不到100人,教师八九名,练功房也只有三间。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得上30节课。如今,舞蹈系已成长为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之一,所获的奖杯密密麻麻地摆在田石杰的办公室里。一路行来,风雨兼程,荣耀和成绩装满行囊,最重要的是对舞蹈教育的一份热忱之心,这是田石杰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舞蹈人,他谱写的舞蹈人生即将是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历程,他为之而努力。
其他文献
他是1995年春晚节目《醉鼓》中跳得最高的小伙子;2000年,他和艺术大师谭盾合作,自编自演了编钟乐舞《周朝六舞图》;2004年,他参与了由张艺谋导演的雅典奥运会北京8分钟演出;2007年,他在歌剧《秦始皇》中跳着中国的舞蹈进入世界舞台;2014年7月,他将现场弦乐四重奏与当代视觉艺术的精彩融入到舞蹈《镜界》中,再次令人震撼……  他是黄豆豆,个子不够高,腿也不够长,曾是一个先天不足的舞蹈者,却成
期刊
记者:《屈原》在服装上作了哪些设计?  彭丁煌:屈原是深入人心的形象。之前大家见到的屈原来自绘画作品或者电影作品。可以说,那种形象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大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再用京剧来表现屈原的形象会变得很难。因为京剧有很多程式化的艺术形式,如果用传统的扮相来塑造屈原的形象,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台上那个人物不是屈原。这样一来,屈原的形象设计就成了头等难题,但只要屈原的形象有了突破,其他人的形象设
期刊
说起先农坛体育场,北京人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北京国安足球队在那里掀起的绿色狂飙。后来国安移师北京工体,先农坛变得沉寂,其实先农坛体育场仍在寂寞中完成着它的各项功能。而先农坛体育场的价值在于,它是北京第一座大型体育场,而且在建国初期将近10年的时间里承担着国家体育场的职责。  生于沦陷,命运多舛  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民主的思想也引起人们对体育的进一步重视,尤其体育在各级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
期刊
2012年北京京剧院开始探索项目制运行管理机制,先后将项目制的运营管理方式应用于演出管理、市场运营、艺术创作,以及行政事务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宝贵的经验。项目制是以创作演出项目为主体,辐射到剧院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对剧院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的运行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推动生产经营的有效手段。实行项目制能够有效地打破制约剧院改革发展的瓶颈,调动全体演职员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实现按行归路、优胜
期刊
张嘉东,又名张甲东,字柏竹,乐修斋主人,籍贯山东青岛,本科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清风书画艺术院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第三、四、五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铁道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报副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九州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书法
期刊
胡同景观的慢慢消逝是北京城市化进程中最让人无奈的事,就像春天风筝的飘散一样,承载文化的符号渐行渐远,让这个城市看起来是那么的陌生和乏味。但是,有一个人想留住她,他想留住这城市的色彩,虽然,他只是用他手中的铅笔。在那淡黄的画稿上,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是文化北京的再现,也是胡同生命的延续。  “我生活在胡同里,时间愈长对胡同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胡同生活极为丰富多彩,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浓得化不开
期刊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胖子。  首先,胖人绝不会轻易放下身价去挤地铁——爆溅旁人一身油的尴尬劲儿不说,挤上去觅着往人缝儿里一疙瘩一块安排塞肉也够人一呛。凑合着把肉安排妥帖——舒服不敢想——该堆哪儿只能见缝插针地塞个大概齐。世上的胖子害羞型居多,胸怀的宽广大约只对天底下的好吃者敞开。一刹车,往怀里硬塞个美女帅哥抑或长了半脑袋白头发的大爷,适应起来很需要个过程。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瘦
期刊
4月10日,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院团的61名演员完成了全部的32场演出,并按参赛行当产生了10位擂主。  在由北京京剧院、大兴区文化委员会和长安大戏院共同主办的此项比赛中,北京京剧院15名参赛者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铜锤花脸孟宪腾、老生演员马博通、老旦演员侯宇、武旦演员丁芸芸、小生演员刘明哲、花旦演员王岳凌表现出色,斩获擂主。在10个参赛行当中,
期刊
言谈间,感觉王昊京味儿十足,说话字正腔圆又十分押韵,让我不免想起采访过的几位菊坛耆宿,说话也是一样有板有眼,饶有韵味。想着这位年轻的花脸演员,念白时也一定十分好听,就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王昊很谦虚,说可能因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再加上学戏时老师要求比较严,但肯定不能和那些梨园前辈们相比,将来要追求的艺术之路还很长。  三年磨砺锋芒  王昊的父母并非梨园中人,但父亲酷爱样板戏,尤爱样板戏中花脸一行
期刊
初秋的北京细雨绵绵,离“鸟巢”不远的爱家珠宝城让雨浸润着,显得更加清净。顺着扶梯刚到二层,就听到通道深处一阵爽朗的笑声。  印象中,卖玉石珠宝的地儿同图书馆、寺庙有几分相似处——静。虽然同是做买卖,但这儿既没有“动批”(动物园批发市场)的拥挤,也没有早市的喧哗。而此刻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卖场,显得有些突兀。沿着通道,走过一家家商户,玛瑙项链、翡翠镯子、水晶耳环等等,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在展厅灯光的映衬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