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扮演是历史情境教学中的一种,是指将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历史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深入浅出的说明,再现当时的情景,改变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灵动起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主动学习;灵动课堂
  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有十来年的时间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倡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为基本特征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正日益彰显其生命力。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我积极投身到这一轮新课改的热潮中,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采用了一定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课堂引导,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想方设法让学生乐学多思,从而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实施情境教学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也能诱导和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焕发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活动得到优化,改善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所谓教学情境,即指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也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00多年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说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知的形成。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使学生从抽象的历史事件中形成较直观形象的感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创设的三个显着特征。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强,但又受限于史实的深入了解,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只处于表面,一知半解,容易造成片面的理解甚至误解。而初中学生的想象力又非常的丰富,好奇心强,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正符合初中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与学生的距离往往较远,学生缺乏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较难理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把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历史课堂也应该是有生命的,灵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围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一节高效的历史课堂,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环节,它的好坏会对整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对本节课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七年级的“华夏之祖”一课,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炎黄”指的又是谁呢?学生明显对这些有强烈的好奇心,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热情和兴趣明显就很高,我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的教学。
  二、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视频、声音、Flash、图像、文字史料等直观呈现,从而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播放视频和展示大量图片史料的方式,将五四运动这个历史事件形象直观多角度地呈现在学习面前,使学生对当时参加运动的学生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能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视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感同身受去理解这场运动所体现出来的拳拳爱国之心,并能进行今昔的对比,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思维的积极性
  1.角色扮演的概念
  初中学生好学,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这样采取角色扮演更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从而调动学习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角色扮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主体进入客体之重去想象客体。
  角色扮演,是将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历史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深入浅出的说明,再现当时的情景,改变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灵动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地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中用心灵去体验知识和情感。教师有目的地把历史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学生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有效地去领会历史。
  2.角色扮演的规则
  角色扮演,主要步骤为:(1)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真实地表演。教师可以偶尔介入,以提醒学生他们的角色、根本问题以及与情形相关的问题。(2)讨论和评价。教师指导一次讨论,要求那些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发表个人的看法。有时候要讨论那些与表演活动所展现情节不同的地方。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对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筛选,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角色扮演。由于初中生年龄特点,有些时候学生可能会带有游戏的成分,但历史并不能“戏说“,也不是“神话”,比如在“三国鼎立”这一节课的角色扮演上,曾有学生将电视剧里演的曹操误认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真正的历史上的曹操,这样才能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在每一次的角色扮演中,我都要求学生遵从角色扮演的规则,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历史,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可能真实的了解历史。
  3.角色扮演的教学实例
  在九年级《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理解三角贸易的残酷性,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并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和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分析到三角贸易的过程时,我即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先分组合作,分配好角色,有的扮演奴隶,有的扮演殖民者,有的扮演奴隶主。像演戏一样,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再现当时的情景,把知识用生动的表演呈现出来,变呆板的知识为灵动的。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好的理解了三角贸易的过程,对后面给不同地区多带来的影响的分析中学生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在课件设计中我还截取了部分视频,从感官上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三角贸易的过程及其影响。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由于学生对角色扮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将角色尽可能贴近事实,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又充分发挥了主动探究和合作的精神,利用所掌握的资料和对本节课知识的初步理解,认真做好对相关角色的了解,在表演时,入木三分,再现当时三角贸易过程中奴隶所受的非人待遇,披露了殖民者的残酷,从而理解贩卖黑奴而积累的资金,是带着奴隶的血和汗,从而理解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整个历史课堂一片朝气,不再是死气沉沉,学生也在参与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殖民者的罪恶和黑奴的悲惨。这样学生就把原先僵硬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诠释和表演,用自己的方式记忆。整个课堂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变得灵动起来。
  四、启发思维,回味历史
  思维是理解的基石,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课堂上,如果能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必然能活跃课堂气氛、融入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则更感兴趣。”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在进行了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后,学生已经对三角贸易的相关过程有了一个较直观的了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趟航程下来,谁是最大的受害者,谁又是最大的获益者?而对所涉及的三大洲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前一环节的角色扮演中,站在当时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思考个分析,体会每个角色的不同感受,分析出这一趟三角贸易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启发学生思考的思维,更好的牢固的掌握知识点。
  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而创设历史课的最佳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角色扮演又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回味历史,感知历史。让僵硬的历史知识灵动起来,让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堂教学灵动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侯健飞,金波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域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3]《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林君,中学历史活动学习教学策略探究—以角色扮演为例[D]读与写杂志,20015.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古诗词鉴赏都是高考语文的经典题型之一,尽管分值不高,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么审题不清,要么表述不符合规范,有的甚至张冠李戴。根据多年来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我觉得要做好古诗词鉴赏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读  学生答题时往往对试题材料一扫而过,根本不认真读(当然是默读),恨不得马上就找到答案,到头来是牛头不对马嘴。那么该怎样去读呢?  1.读诗词题目。在很多诗词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沟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方式中教师发挥的是引领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环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作为文科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对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不是很好,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不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笔者就对高中地理课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教学建议  在新课改实施的大背景下,教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因此,就需要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质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历史教师和专家学者褒贬不一。平心而论,新课程实验在体现历史课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特长等方面已经或正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施新课程刚刚开始,还是新手,我认为,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以下六个矛盾: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规定模糊性;构建知识体
期刊
数学是学习理科的“敲门砖”,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数学对于考生和将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考数学复习面广量大, 使不少考生感到畏惧, 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颇有方法讲究,主要弄清楚学了什么知识、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复习是师生双边的重要活动,只有师生达成共识,心力一致,在上述三方面狠下功夫,效率自然不会很低。下面结合自己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讲究趣浓情深,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作基础,要想获得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很困难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人们则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一种全新的、全面化的信息化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是十分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推动教学改革进程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了单一而静止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将电子化的视听技术
期刊
摘 要:作文跟帖式评改是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一直尝试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本文尝试从提出背景、实施步骤和现存问题三个方面对应用作文跟帖式评改的得与失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作文;跟帖式评改;方法探究  笔者在近年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直尝
期刊
摘 要: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优异的人才。人的成长成才,要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实践来获得。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就具有很好的素质教育作用,但是要使用恰当的方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运用历史故事进行历史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从中受到更多做人、做事的启示。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更新也被提到日程上来,要求相关工作者必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依照学生日后的发展需要作为教学的目标,要使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成为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在努力地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可以用得到的知识,该文就是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设计策略做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