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以1:1的模式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用药后宫缩强度、治疗前后各凝血指标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起效人数为43例(95.56%),对照组患者起效人数为36例(80.00%)
【机 构】
:
庆阳市西峰区妇幼保健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以1:1的模式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用药后宫缩强度、治疗前后各凝血指标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起效人数为43例(95.56%),对照组患者起效人数为36例(80.00%),故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9.33±2.18)min,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为(30.15±3.26)min,故研究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所用时长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2.h、12.h及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相应时段的出血量,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10.min、20.min、30.min的宫缩强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时段的宫缩强度,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D-D、FIB、PT、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的凝血指标(P0.05),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均自行恢复.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加强宫缩,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疗效安全显著,值得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治疗中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头颈部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头颈部放化疗患者92例,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经口摄食功能及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OIS、MDA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
近年来,生酮饮食作为一种饮食干预疗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其机制是模拟机体的饥饿状态,通过生酮作用诱导机体营养性酮症代谢状态,从而对疾病发挥治疗的作用.然而,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可能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诱导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生酮饮食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此外,本综述还探讨了生酮饮食在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可能的作用,为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生酮饮食对机体的长期影响及其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因此,生酮饮食的实际应用应在严格的医疗及营养
目的:探讨维生素D3联合碳酸钙D3在25羟维生素D[25-(OH)D]低水平合并低骨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5-(OH)D低水平合并低骨量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治疗,联合组给予维生素D3联合碳酸钙D3治疗,两组都持续治疗观察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呈每月上升的趋势,且联合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目的:观察并评价瑞巴派特片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及活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胃溃疡及活动性胃炎患者,均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临洮县人民医院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的为对照组,共计50例;实施瑞巴派特片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为观察组,共计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肝肾异常、排便增加、头痛晕眩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优于对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NEU)、白蛋白(ALB)比值(NAR)在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儿抽出52例作观察对象,统计其入院后第一天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指标,结合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80分的40例患儿纳入轻度组,将PCIS评分≤80分的12例患儿纳入严重组,后分析两组患儿间指标变化,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NAR对病情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结果:严重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