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数学 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作用。
集体备课弥补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独立思维,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保证了教学资源最广大的效用。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观念。在过去,教师面对一本独立的教本,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要有一本教参,教师就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大地制约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改变了依赖教参书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主动地去思考、交流、记录、内化,没有人文相轻,只有团结互助。
2、转变了教师被动的备课意识。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打开教参书,照抄照搬教参书,备课的目的就是单一的为了上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在集体备课的感染下,教师不再被动备课,而是主动地与标准、教材、学生和生活相联系,主动地寻求教教师和网络的帮助,确立课堂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探究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正确引导了教师备课的动机,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倡导了教师合作备课的风尚。独立备课,形同闭门造车,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能对问题进行最大的猜想,难以形成高效的教学设计,会给教学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教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从意识间的合作走向了行为上的合作,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教师间平等、互助、合作、共进步的良好风尚,为教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4、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水平。教师个人备课,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正是如此,集体备课充分保证了教师备课需要的时效,提供了教师交流的平台,集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既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较大地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水准。
5、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教师独立备课,花的时间多,任务重,问题难,压力大。集体备课与教师独立备课相比较,集体备课大大地缩短了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减轻了教师每天忙于备课的压力。保证了教师充分准备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创新课堂教学,保证了教师拥有充沛旺盛的课堂教学精力。
二、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策略
1、内容要丰富,做到“四突出”
①突出学期备课。
新教材对于我们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触,其体例结构、体系、重难点、教材的特点等,即使对于已接受培训过的老师,也是很陌生的。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必须在新学期开始之前,系统的备好全学期的教材,以便能够充分弄清楚新课标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安排好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突出课后备课。以往普遍的做法是注重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各人上课之后便一放了之。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即使是集体摸索出来的重难点或教法、学法等,也必须拿到课堂上去检验。这种到实践中去检验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的再提高、再完善。这就要求每个老师在上完该节课后立即进行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进行课后备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课型、知识、学生学习状况等有机结合,以便今后更完美的上好课。
③突出备学生。尽管以往也这样做了,但面对新教材,过去那种蜻蜓点水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便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和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专题性强,理论要求比较高。所以,集体备课对备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基础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细致地揣摩教材,重新组合教材结构,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④突出教法和学法指导。新教材强调一种创新,一种探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操作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等。这些都和过去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2、采取有效的模式
①“今日说法”型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由于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提倡教师上了课后,能在办公室里多交流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是我们之前的集体备课中没有备到的空白内容,不管是精彩的还是失败的,都能给下一个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没上的老师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备课。
今日说法型备课由于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很受老师的欢迎,也很有效。它每天所聚焦的都是当日的教学亮点、教学失败点,让教师能够更好得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填补了之前备课的空白,并能给下一个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无形中老师们又进行了一次备课,对教材、学生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②“走进幕后”型备课
走进幕后型备课由去年教过这一教材的教师把他的教案连同教后感借给今年执教这一教材的教师参考。教后感是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教师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是体现师生情感变化、思维交锋的动态画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这种备课更有利于今年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理解,能提醒他们注意本节课容易错的地方,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
教师们养成勤写勤记、勤思、的好习惯,长期以往,定会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大家的教学内容,为今后教研提供充足“能量”,不管是得还是失,都能给以后教的老师很好的启迪。
数学 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作用。
集体备课弥补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独立思维,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保证了教学资源最广大的效用。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观念。在过去,教师面对一本独立的教本,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要有一本教参,教师就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大地制约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改变了依赖教参书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主动地去思考、交流、记录、内化,没有人文相轻,只有团结互助。
2、转变了教师被动的备课意识。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打开教参书,照抄照搬教参书,备课的目的就是单一的为了上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在集体备课的感染下,教师不再被动备课,而是主动地与标准、教材、学生和生活相联系,主动地寻求教教师和网络的帮助,确立课堂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探究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正确引导了教师备课的动机,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倡导了教师合作备课的风尚。独立备课,形同闭门造车,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能对问题进行最大的猜想,难以形成高效的教学设计,会给教学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教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从意识间的合作走向了行为上的合作,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教师间平等、互助、合作、共进步的良好风尚,为教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4、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水平。教师个人备课,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正是如此,集体备课充分保证了教师备课需要的时效,提供了教师交流的平台,集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既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较大地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水准。
5、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教师独立备课,花的时间多,任务重,问题难,压力大。集体备课与教师独立备课相比较,集体备课大大地缩短了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减轻了教师每天忙于备课的压力。保证了教师充分准备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创新课堂教学,保证了教师拥有充沛旺盛的课堂教学精力。
二、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策略
1、内容要丰富,做到“四突出”
①突出学期备课。
新教材对于我们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触,其体例结构、体系、重难点、教材的特点等,即使对于已接受培训过的老师,也是很陌生的。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必须在新学期开始之前,系统的备好全学期的教材,以便能够充分弄清楚新课标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安排好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突出课后备课。以往普遍的做法是注重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各人上课之后便一放了之。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即使是集体摸索出来的重难点或教法、学法等,也必须拿到课堂上去检验。这种到实践中去检验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的再提高、再完善。这就要求每个老师在上完该节课后立即进行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进行课后备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课型、知识、学生学习状况等有机结合,以便今后更完美的上好课。
③突出备学生。尽管以往也这样做了,但面对新教材,过去那种蜻蜓点水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便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和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专题性强,理论要求比较高。所以,集体备课对备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基础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细致地揣摩教材,重新组合教材结构,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④突出教法和学法指导。新教材强调一种创新,一种探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操作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等。这些都和过去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2、采取有效的模式
①“今日说法”型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由于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提倡教师上了课后,能在办公室里多交流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是我们之前的集体备课中没有备到的空白内容,不管是精彩的还是失败的,都能给下一个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没上的老师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备课。
今日说法型备课由于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很受老师的欢迎,也很有效。它每天所聚焦的都是当日的教学亮点、教学失败点,让教师能够更好得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填补了之前备课的空白,并能给下一个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无形中老师们又进行了一次备课,对教材、学生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②“走进幕后”型备课
走进幕后型备课由去年教过这一教材的教师把他的教案连同教后感借给今年执教这一教材的教师参考。教后感是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教师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是体现师生情感变化、思维交锋的动态画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这种备课更有利于今年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理解,能提醒他们注意本节课容易错的地方,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
教师们养成勤写勤记、勤思、的好习惯,长期以往,定会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大家的教学内容,为今后教研提供充足“能量”,不管是得还是失,都能给以后教的老师很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