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交流、融合,又凸显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为世界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中国戏曲、古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之一的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成果,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现代的音乐、舞台艺术和传播媒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革新,这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冲击?我们的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如何?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到底对戏曲知识了解多少?我们艺术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
为了掌握这些信息,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对衡阳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培养基础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时间及实施人
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对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童星实验小学、常宁白沙镇阳加中学等中小学五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成章实验中学2010年10月、童星实验小学2010年5月、阳加中学2010年6月。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有关“戏曲”方面几个非常普遍的常识性问题。如中国的戏曲是什么?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会唱戏曲唱段吗?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等等。
三、调查结果
我们在三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答卷300份。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衡阳市区重点中小学以及常宁农村中学,被调查的生源结构较为合理,既有市区学生又有农村学生,既有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有七年级、八年级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与戏曲有关的几个简单问题;被调查的学生男生占54.7%,女生占45.3%。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青少年对中国戏曲知识的了解及喜爱程度不容乐观。
1.你知道中国的戏曲是什么吗?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对什么是我国传统戏曲知之甚少,近六成(58%)学生仅仅是“知道一点”,而“不知道”的占了近三成(29%)。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因以“戏”和“曲”为基本构成因素,所以称为“戏曲”。中国戏曲(ChinaOpera)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漫长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花鼓戏等。
2.你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
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仅仅能说出一二个剧种,而33.3%的学生一个都说不出来。
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种类。据统计,我国戏曲种类共有360多种,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仅湖南省就有长沙、衡阳、岳阳、邵阳、零陵、常德等地方花鼓戏、湘剧、祁剧、常德汉剧、巴陵戏、辰河戏、湘西花灯戏、阳戏、师道戏、苗剧、新晃侗族傩戏等等剧种。
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念、做、打兼。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
3.你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的学生只有7.3%,明确“不喜欢”的占了43%,从这个调查可以发现,我们的戏曲观众基础不容乐观。戏曲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4.会唱戏曲唱段或者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
调查结果表明,“会几句”或“不会”唱的占了97.3%;在音乐课上73.3%的学生愿意学唱“流行歌曲”,23.7%的学生愿意学唱“民歌”,只有3%的学生愿意学唱戏曲。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艺术工作者尤其是高校音乐院系及广大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者应该深思:学生缘何不会或不爱唱戏曲唱段?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又是否会唱?即使有个别教师会唱,又是否能唱出戏曲唱段的“韵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院系该如何突出戏曲教学?
5.你知道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
调查结果表明,91.3%的学生知道是“戏曲名旦”。但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了电影《梅兰芳》才知道的。
梅兰芳于1894年农历9月24日出生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基本观点与问题
出现如此不容乐观的结果,与近年来戏曲演出团体萎缩,戏曲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有关。究其根源,一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受到了各种新生艺术的冲击,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二是流行歌曲大量侵入人们的生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年轻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却是知之甚少,对戏曲缺乏兴趣和爱好;三是戏曲没有创作出更多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戏曲创作与时代脱节;四是中小学能教授戏曲的教师非常有限,使得戏曲传承出现断层现象,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戏曲失去了它赖以生存与传承的基础——观众。
要改变戏曲观众断层现象,首先就要改革艺术教育的体制。我们要发展、繁荣戏曲艺术,可以以汇集和融合了各地方剧的艺术精华、我国目前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性剧种“京剧”为突破口,结合各省市地方剧种,在中小学积极开展有关“戏曲”教学的课程与活动(戏曲鉴赏或兴趣小组等),从小培养学生的戏曲爱好,为发展、繁荣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坚实的观众基础,达到更好地展现我国戏曲独特而绚丽的艺术风采。
可喜的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教育部实施“京剧进校园”工程,并率先在全国十个省市的中小学学校开展“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目前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已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部分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发展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艺术的春天即将来临。虽然我们湖南并不是首批试点的省份之一,但发展传统戏曲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级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由“京剧进校园”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优秀的地方戏曲进校园,将对发展我们的国粹及各地传统戏曲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较低的问题。在音乐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戏曲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并喜欢上更多的传统艺术,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且能胜任戏曲教学的师资,如果师资关过不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就将大打折扣。目前,一些试点省份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就凸显了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中小学音乐教师难以掌握戏曲如京剧的韵味,音乐老师能讲解一些戏曲理论知识已属不易,能唱几段京剧或地方戏选段的就更少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难使学生对戏曲产生美感、产生兴趣。
由此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即中小学音乐戏曲教学的师资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如何有效对接?中小学的音乐戏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将在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得以解答。
参考资料
[1] 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http://q.sohu.com/forum/14/topic/46318139(2011-4-25).
[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856149.html(2011-3-15).
[4] http://www.mybetter.cn/renwu/c3b7c0bcb7bc.htm(2011-3-15).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现代的音乐、舞台艺术和传播媒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革新,这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冲击?我们的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如何?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到底对戏曲知识了解多少?我们艺术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
为了掌握这些信息,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对衡阳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培养基础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时间及实施人
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对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童星实验小学、常宁白沙镇阳加中学等中小学五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成章实验中学2010年10月、童星实验小学2010年5月、阳加中学2010年6月。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有关“戏曲”方面几个非常普遍的常识性问题。如中国的戏曲是什么?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会唱戏曲唱段吗?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等等。
三、调查结果
我们在三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答卷300份。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衡阳市区重点中小学以及常宁农村中学,被调查的生源结构较为合理,既有市区学生又有农村学生,既有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有七年级、八年级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与戏曲有关的几个简单问题;被调查的学生男生占54.7%,女生占45.3%。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青少年对中国戏曲知识的了解及喜爱程度不容乐观。
1.你知道中国的戏曲是什么吗?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对什么是我国传统戏曲知之甚少,近六成(58%)学生仅仅是“知道一点”,而“不知道”的占了近三成(29%)。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因以“戏”和“曲”为基本构成因素,所以称为“戏曲”。中国戏曲(ChinaOpera)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漫长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花鼓戏等。
2.你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
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仅仅能说出一二个剧种,而33.3%的学生一个都说不出来。
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种类。据统计,我国戏曲种类共有360多种,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仅湖南省就有长沙、衡阳、岳阳、邵阳、零陵、常德等地方花鼓戏、湘剧、祁剧、常德汉剧、巴陵戏、辰河戏、湘西花灯戏、阳戏、师道戏、苗剧、新晃侗族傩戏等等剧种。
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念、做、打兼。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
3.你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的学生只有7.3%,明确“不喜欢”的占了43%,从这个调查可以发现,我们的戏曲观众基础不容乐观。戏曲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4.会唱戏曲唱段或者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
调查结果表明,“会几句”或“不会”唱的占了97.3%;在音乐课上73.3%的学生愿意学唱“流行歌曲”,23.7%的学生愿意学唱“民歌”,只有3%的学生愿意学唱戏曲。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艺术工作者尤其是高校音乐院系及广大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者应该深思:学生缘何不会或不爱唱戏曲唱段?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又是否会唱?即使有个别教师会唱,又是否能唱出戏曲唱段的“韵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院系该如何突出戏曲教学?
5.你知道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
调查结果表明,91.3%的学生知道是“戏曲名旦”。但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了电影《梅兰芳》才知道的。
梅兰芳于1894年农历9月24日出生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基本观点与问题
出现如此不容乐观的结果,与近年来戏曲演出团体萎缩,戏曲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有关。究其根源,一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受到了各种新生艺术的冲击,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二是流行歌曲大量侵入人们的生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年轻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却是知之甚少,对戏曲缺乏兴趣和爱好;三是戏曲没有创作出更多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戏曲创作与时代脱节;四是中小学能教授戏曲的教师非常有限,使得戏曲传承出现断层现象,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戏曲失去了它赖以生存与传承的基础——观众。
要改变戏曲观众断层现象,首先就要改革艺术教育的体制。我们要发展、繁荣戏曲艺术,可以以汇集和融合了各地方剧的艺术精华、我国目前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性剧种“京剧”为突破口,结合各省市地方剧种,在中小学积极开展有关“戏曲”教学的课程与活动(戏曲鉴赏或兴趣小组等),从小培养学生的戏曲爱好,为发展、繁荣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坚实的观众基础,达到更好地展现我国戏曲独特而绚丽的艺术风采。
可喜的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教育部实施“京剧进校园”工程,并率先在全国十个省市的中小学学校开展“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目前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已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部分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发展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艺术的春天即将来临。虽然我们湖南并不是首批试点的省份之一,但发展传统戏曲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级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由“京剧进校园”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优秀的地方戏曲进校园,将对发展我们的国粹及各地传统戏曲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较低的问题。在音乐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戏曲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并喜欢上更多的传统艺术,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且能胜任戏曲教学的师资,如果师资关过不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就将大打折扣。目前,一些试点省份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就凸显了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中小学音乐教师难以掌握戏曲如京剧的韵味,音乐老师能讲解一些戏曲理论知识已属不易,能唱几段京剧或地方戏选段的就更少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难使学生对戏曲产生美感、产生兴趣。
由此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即中小学音乐戏曲教学的师资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如何有效对接?中小学的音乐戏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将在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得以解答。
参考资料
[1] 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http://q.sohu.com/forum/14/topic/46318139(2011-4-25).
[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856149.html(2011-3-15).
[4] http://www.mybetter.cn/renwu/c3b7c0bcb7bc.htm(2011-3-15).
(责任编辑 刘永庆)